风险提示!!!
近期雨水较多,气候适宜野生菌生长。因食用野生菌而导致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高。6月,我县已监测到十几例因自采或购买野生菌加工食用后发病的病例,所食野生菌多为群众自认为安全的“乔巴菌”。在此特别提醒广大群众:不采、不卖、不买、不食野生菌!
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很少。一些有毒野生菌与无毒野生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一些无毒野生菌变异而产生毒素,群众常常因误采误食引起中毒。有毒野生菌经过烹调加工或者把有毒野生菌晒干都不能把毒素去掉。
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或未去除腐败部分,群众食用后也可能引发疾病。
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环境发生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物质,群众误食此种地方生长的菌类也有发病风险。
靠一些民间土办法来辨识是错误的。例如:颜色鲜艳的蘑菇就是有毒的、颜色普通的蘑菇就没毒;野生菌同大蒜、大米等一起炒、煮,变黑就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生蛆、生虫的野生菌没有毒;有分泌物或者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毒蘑菇只要炒熟就不会中毒等“土方法”都是错误的。
广大朋友们,为了您和家人朋友的健康,万勿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万勿心怀侥幸而食用野生菌。对于野生菌,唯一安全的办法是不采摘,不售卖,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菌!
万一食用了野生菌,数分钟至72小时内,如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
(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救治。特别注意:在野生菌食源性疾病初期1~2日轻度的胃肠炎表现之后,患者有一“假愈期”,其间除呕吐和稍微乏力外,似乎已病愈,而实际上毒肽已进入内脏,正在发生肝、肾功能损害。
(二)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三)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
(四)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