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图说话10窝状角质松解症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看图

图1:男,19岁。双足跖部多发圆形或不规则形表皮剥脱,呈窝状凹陷,外观浸渍发白,以跖前部承重部位为主,部分趾腹受累,无压痛,伴双足底多汗,臭味明显,诉有多位同事有类似皮损。(右足照片,由患者本人提供)

图2:随运动、训练增多、出汗增加,足底多发小的角质层内小的火山口状或窝状凹陷融合成大片,累及范围明显增大。(右足照片,由患者本人提供)

图3:训练减少、天气转冷、出汗减少,未经特殊处理和药物治疗,双足底窝状凹陷明显变浅,浸渍性角化消失,可见轻度角化过度及脱屑。

说话

窝状角质松解症又称沟状跖部角质松解症,为好于跖部及趾下部的特征性角质层局灶性剥蚀,尤以跖趾垫、足跟和足趾部等受压部位为著。是一种非炎症性细菌感染,偶见于手掌。其临床皮损表现为角质层发生多数散在直径1~7mm大小的环状及点状浅表剥蚀,呈火山口状或窝状凹陷,边缘似凿孔状。皮损颜色为正常肤色、浸渍状或棕色。

本病在常高强度训练的人群中并不少见。易感因素包括局部多汗、长时间密闭和皮肤表面pH值升高,常见致病菌为不动盖球菌,少见致病菌为刚果嗜皮菌、棒状杆菌和放线菌属。这些细菌可分泌多种水解酶破坏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并产生硫化合物而出现特征性臭味。

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制剂对窝状角质松解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减少出汗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减少运动或用肉毒毒素局封于患者足底部阻断汗液分泌)。

免责声明:本栏目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s/1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