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深海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232/

文章亮点

作者从深海的放线菌(Streptomyces)中分离得到的新双吲哚生物碱-SpiroindimicinsA-D。SpiroindimicinsA-D存在独特的[5,6]或[5,5]螺环骨架,这表明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合成途径。本文对新化合物进行了平面结构解析,确定其立体构型,推测其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促血管生成生物活性检测。

平面结构解析

作者对于四个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分别进行了确定:

1.首先对于化合物1,根据化合物的HRESIMS数据发现,推测分子中存在两个Cl原子,然后作者根据化合物的13CNMR和1HNMR数据,发现,化合物中存在两个活泼氢,存在两个可交换的质子,两个甲氧基,19个烯烃和/或芳族碳(其中七个碳被质子化),还有两个酯羰基碳和一个未质子化的sp3杂化的碳。所有这些1H和13CNMR共振数据表明化合物中存在12度不饱和度。这样剩余的6个度不饱和度表明化合物1是一种六环化合物。

2.化合物1的1HNMR和COZY相关光谱显示H-8′/H-7′/H-5′的特征ABX自旋体系(表S3,图S6,支持信息),这表明化合物中存在典型的1,2,4-三取代苯环,这之后作者观察到H-5′与C-7′/C-9′相关,H-7′与C-5′/C-6′/C-9′相关以及H-8′C-4′/C-6′/C-9′相关,进一步证明了作者以上的观点。sp2杂化的次甲基的低场化学位移(δH8.04,δC.2,C-20)表明该次甲基碳与氮原子连接形成内在双键。从次甲基质子H-2′与C-4′和C-3′的HMBC相关性表明,后者的C=N是通过C-3′季碳与C-4′处的苯基连接。H-5′与C-3′之间的HMBC相关性证实了这一点。通过C-9′在δC.5的低场13CNMR化学位移推论出C-9′处氮原子与苯基的键合。根据化合物5和化合物6的结构,推测氯位于sp2杂化的季碳(δC.5,C-6′)处。因此,部分1a部分得以确立。化合物1的吲哚环(1b部分)的存在是通过,H-7′′/H-8′′和H-2′′/NH-1′′的1H1HCOZY相关,而推断得到的。这表示苯环中存在一对相互耦合的质子(J=8.5Hz)。后者提出了“=CH-NH-”片段。H-7′′到C-5′′/C-9′′相关,H-8′′到C-4′′/C-6′′相关,NH-1′′与C-2′′/C-3′′/C-4′′/C-9′′,以及H-2′′至C-4′′/C-9′′的HMBC相关性进一步确定了1b部分。作者之后还是根据化合物5和化合物6的结构,推导了氯原子位于sp2杂化的季碳(C-6′′)处,从而构建了1b的亚结构。然后作者通过比较1和化合物LymyycinD的NMR数据推导出1c部分。之后,从甲氧基质子到羰基碳(H-7/C-6,H-9/C-8)的HMBC相关性推断出两个甲酰基。根据活泼质子(δH12.20,brs,NH-1)与C-3和C-4之间的关键性的hmbc关联,将剩余的C4HN原子分配给四取代吡咯环结构,从而建立了1c片段中2,5-二甲酰基-3,4-二取代吡咯部分。以上推断的三个片段1a,1b和1c构成了五环结构,这表明应该通过连接这三个部分来形成一个另外的环,以满足推论得出的化合物1存在的六环系统。H-2′′到C-3的关键HMBC相关性推断出片段1c。此外,化合物1具有两个sp2杂化的季碳[δC.7(s,C-5′′),12′.1(s,C-4)]和一个sp3杂化的季碳[δC61.2(s,C-3′)]。因此,推测是通过将C-3′与C-4和C-5′′连接而形成六环。作者之后使用X单晶衍射的方法,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1的连接方式。至此确定了化合物1的平面结构。

3.作者之后对化合物2的平面结构进行确定,作者对2的13CNMR,1HNMR,HSQC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两个活泼氢,一个N-甲基[δH2.88(1H,s)],一个甲氧基[δH3.61(3H,s)],一个亚甲基,18个烯烃和/或芳族碳(其中七个被质子化),一个未质子化的sp3杂化的碳和一个酯羰基。作者之后比较化合物1和化合物2的NMR数据,发现化合物2与化合物1具有相同的部分结构特征。两个ABX自旋系统(H-7′H-8′/H-5′;H-7′′/H-8′′/H-5′′)相似。在化合物1的1HNMR和COZY相关光谱中观察到了片段1a的图谱,表明在2中存在两个1,2,4-三取代的苯环,它们分别为片段2a和片段2b,作者之后并通过关键的HMBC相关性得到证实。此外,从N-甲基质子(H-1′′)到C-2′和C-9′的HMBC相关性发现位于2a中N-1′处的N-甲基。2c部分从H-2到C-3/C-4/C-5的关键的HMBC相关性被证明,并与从1H-1HCOSY相关性观察到的一个质子自旋系统H-2/NH-1耦合。单酯基通过HMBC相关性从H-2到C-3′′位于C-5。作者通过将C-3′与C-2′′连接起来,发现与化合物2的中的[5,6]螺旋环系统与化合物1不同。至此作者确定了化合物2的平面结构。

4.作者最后对化合物3和4的平面结构进行确定,作者将3的1H和13CNMR光谱与化合物2的1H和13CNMR光谱的比较,发现化合物3与化合物2的区别仅在于丢失了N-10甲基。然后作者对比化合物4与化合物2的1H和13CNMR光谱数据,发现化合物4与化合物2的不同之处在于化合物4具有一个额外的甲酯部分。化合物2中的sp2杂化次甲基[δH6.91(d,J=3.0Hz,H-2),δC.3(d,C-2)]替换为4中的sp2季碳[δC.5(s,C-2)],然后其他甲酯部分确定在C-2处。至此,作者确定了化合物3和4的平面结构。

立体构型的确定

作者使用计算ECD的方法,对化合物的立体构型进行确定,最后确定在化合物1中C-3′为S构型,在化合物2-4中,C-3′为R构型。

生合成途径推测

SpiroindimicinsA-D(1-4)是一种新的具有前所未有骨架的双吲哚生物碱,具有[5,6](1)或[5,5](2-4)螺环骨架。在新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通过一个关键的吲哚阳离子自由基中间体催化色吡咯酸的C-2′和C-2′′的芳基-芳基偶联反应,形成吲哚卡唑平面骨架。与此自由基机理类似,SpiroindimicinsA(1)中的[5,6]螺旋环被认为是通过C-3′和C-5′′的芳基-芳基偶联从lynamicinD(6)中衍生而来,而lynamicinA(5)中的C-3′和C-2′′的芳基-芳基偶联将导致螺旋二霉素C(3)中的[5,5]螺旋环,进一步修改后产生新化合物2。

生物活性

作者通过MTT测定法评估了化合物1至6对5种癌细胞系的体外细胞毒性,其中包括MCF-7,HepG2,B16,H和CCRF-CEM。SpiroindimicinB(2)对CCRF-CEM,B16和H表现出中等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4、5和12μg/mL,与50-hydroxy-staurosporine相当。SpiroindimicinC(3)抑制HepG2和H的生长,IC50值为6和15μg/mL。SpiroindimicinD(4)对HepG2,B16和H表现出中等抑制作用。相比之下,化合物1,5和6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总结

作者从深海的放线菌(Streptomyces)中分离得到的新双吲哚生物碱-SpiroindimicinsA-D。SpiroindimicinsA-D存在独特的[5,6]或[5,5]螺环骨架,这表明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合成途径。作者通过波谱分析确定了其平面结构,并通过ECD计算确定了其绝对构型。作者在平面结构解析过程中,观察1H-1HCOSY谱图特征,巧妙的从两部分进行解析,提供了很好的化合物结构解析的思路。并且作者还对这种新化合物的生源关系,做了一定的推导,这对于以后的天然产物的生合成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文于年06月15日在线发表于ACS旗下期刊OrganicLetters

张文君为第一作者,张长生教授为其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为通讯单位。

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s/9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