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医生关于儿童龋病高发的若干观点

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临床中,经常有家长带着小孩到口腔科问医生:“我的孩子刚出牙不久就有洞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对此,连平康华综合门诊部口腔科钟医生说,在胎儿的牙胚发育期,孕妇的营养缺乏可直接影响到胎儿乳牙的钙化,并降低其日后的抗龋能力,因此,预防龋齿,应从胎儿期开始。

门诊负责人赖志芳医生儿童龋病高发据钟医生介绍,龋齿是指牙齿在细菌感染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其硬组织出现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破坏,而形成龋洞的状态。目前临床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0%-80%。医院所做的调查显示,能在孩子一岁前就为其进行口腔清洁的父母不到20%,而能在孩子成长发育期定期带孩子到口腔科检查的父母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公认的龋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

(一)细菌

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这已从以下几点得到证实:

1.无菌饲养的动物不发生龋齿。

2.在动物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可以降低龋齿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3.未萌出的牙齿不发生龋病,只有牙齿萌出后,感染了细菌,才会发生龋病。

4.口腔内的细菌可以在离体的情况下使牙釉质和牙本质脱矿,引起龋样损害。

目前公认的致龋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此外还有放线菌和乳酸杆菌等。这些细菌尤其是变形链球菌不仅可、以粘附于牙面上,而且还具有代谢糖类产酸的能力和耐酸能力。但是由于口腔中存在缓冲系统,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酸不会造成牙釉质脱矿,只有在牙菌斑存在的条件下,才能使牙面局部的pH值达到临界值,造成牙齿脱矿。牙菌斑是牙面上的一种稠密的、没有固定形状的和没有被钙化的团块,最容易在牙齿的咬合面的沟窝、牙颈部和牙齿的邻面等不易清洁的地方出现。牙菌斑为细菌长期附着于牙面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细菌在牙菌斑内的代谢活动会产生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对牙齿的危害很大,可造成牙齿脱矿,形成龋洞。因此,牙菌斑在龋病的发生中起决定作用,可以说没有牙菌斑就不会产生龋病。

(二)食物

食物也是龋病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没有食物参与,龋病也不会发生。

研究证实:糖,尤其是蔗糖与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摄人蔗糖量增加,龋病的发病率也增加。糖为细菌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也可以被细菌利用产生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长期作用于牙齿,就会造成牙齿脱矿,产生龋齿。在一定时间内,摄人的糖愈多,龋齿愈多。糖在口腔中滞留的时间愈,龋齿发生的机会愈大。

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与龋病的发生及预防有关。氟可以增加牙釉质的抗酸能力,减少龋病的发生。钒、锶、钼等元素也具有抗龋性。但硒可降低牙齿抗酸能力,促进龋病的发生。

(三)宿主

宿主主要包括牙齿、唾液和全身因素。

1.牙齿:牙齿和牙弓形态与龋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后牙咬合面上的窝沟点隙易嵌入食物碎屑和细菌而又不易清除,所以是龋病的好发部位。邻面也是龋病的好发部位,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牙龈乳头逐渐萎缩,容易嵌塞食物,且不易清洁,有助于龋病的发生。

牙弓形态不规则,牙齿拥挤或重叠等均有助于牙菌斑堆积,导致龋病的发生。

2.唾液:因为牙齿长期浸泡在唾液中,是牙齿的外环境,所以唾液对牙齿的代谢有重要影响。唾液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影响龋病的发生、发展。

(1)机械清洗作用:唾液分泌量很大,每天可达-毫升,唾液在口腔中流动,对牙面有机械清洗作用,可以减少细菌的积聚,清除牙菌斑中细菌的代谢产物。唾液多、稀薄,清洗作用强,反之唾液少、粘稠,则清洗作用差,有利于龋病的发生。

(2)缓冲作用:唾液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可以中和细菌产生的酸,保持口腔中的pH值接近中性,防止龋病的发生。

(3)抗菌作用:唾液中含有很多种抗菌因子,如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可以杀灭或抑制口腔内的细菌。

(4)抗溶作用:牙齿硬组织中的矿物质在口腔中不断地溶解和沉积,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唾液影响牙齿硬组织的溶解和沉积。唾液中的钙、磷、氟离子可促进牙齿矿化,抵抗牙齿硬组织溶解。

3.全身性因素:牙齿的生长、发育在很人程度上取决丁牙齿发育过程中机体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某些全身性疾病患者,龋病发生的机会也较正常人多。

(四)时间

龋病发生的每个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能从时间上对龋病发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干预,则有助于预防龋病,降低患龋率。

口腔科钟素娴医生

先天不足是根儿童龋病为何高发?钟医生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先天不足。有的孩子在胎儿期(出生前6个月至8个月),由于母亲的食物中缺少一些形成牙齿所需元素,如蛋白质,钙、磷,氟化物以及维生素A、C、D等,使牙齿营养结构有所缺陷。值得注意的是,营养不良对牙齿生长发育的影响,往往要到牙齿萌出后才被发现,但那时即使再补充各种营养,已不能改变牙齿的损害。二是后天因素。儿童龋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附着于牙齿,并通过牙齿上的牙菌斑转化为葡聚糖,而后者使细菌易于粘附于牙面,产生更多牙菌斑,造成牙齿脱钙,慢慢形成龋病。防龋从孕期始钟医生说,乳牙的牙胚发育和钙化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乳牙的抗龋能力。因此,预防龋齿应在妊娠期间就充分重视营养的供给。除保证营养均衡外,还可以多吃些抗龋食物,如含钙、磷、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另外,肉类、核桃、果仁、蔬菜及具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也有明显的抗龋能力。婴儿出生后,在长出第一颗牙时,家长就应注意为孩子清洁口腔。最好在每次哺乳后或每天晚上由妈妈用手指缠上纱布或使用指套牙刷,蘸清水轻轻擦洗乳牙的牙面,清除食物残渣及菌斑。切忌让孩子含奶瓶睡觉。待孩子3岁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后,家长就应教孩子刷牙,养成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的卫生习惯。

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s/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