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没有见过的肺部感染二

分类

根据治病的病原学,真菌主要分两类

即感染健康个体的真菌和机会致病菌

感染健康个体的真菌:

1、荚膜组织胞浆菌—组织胞浆菌病

2、粗球孢子菌—球孢子菌病

3、新型隐球酵母菌—隐球酵母菌病

机会致病菌:

1、曲霉菌—曲霉菌病

2、毛霉菌—毛霉菌病

3、念珠菌—念珠菌病

肺真菌感染(二)

机会致病菌

曲霉菌

曲霉菌

概述:

曲霉菌具有强烈的抗原性,土壤中无处不在,常位于正常人的唾液内,通过侵袭动脉和静脉而形成血源性播散。以往存在的肺部疾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免疫系统受损为易患因素。

表现形式

曲霉病有三种表现形式,每种都有明显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

①腐生菌侵袭:真菌定殖于气管、空洞或坏死组织;

②变态反应性疾病: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和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③肺侵袭性疾病:通常急性发作,迅速致死。

分类

曲霉菌感染的致病性随吸入病原体的性质和毒力以及宿主的防御系统状态不同而变化

①高敏状态—过敏性曲菌病

②正常一腐蚀性曲菌病

③轻度免疫受损—慢性坏死性曲菌病

④严重免疫受损一侵袭性肺曲菌病

(一)、非侵袭性霉菌病(腐蚀性曲霉菌病)

主要病理学表现

免疫正常的患者,曲菌非侵袭性寄生于以往存在的空洞/囊肿中形成真菌球(即在肺空洞或在扩张的支气管内聚集的真菌菌丝混合有黏液和细胞碎片的肿块),其中最常见的潜在病因是结核,其次是结节病。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和咳痰,50%-95%患者伴咯血。

影像学表现

在以往存在的肺部薄壁空洞内形成实性、圆形、与重力相关的软组织肿块——曲菌球(Monad征)及空气新月征(由于真菌球距离空洞壁有一定空间),当患者体位改变时,空洞中真菌球也会发生移动,空洞壁增厚是曲霉菌感染的早期征象。真菌球也可表现为散在的/环形钙化。

曲霉菌病

仰卧位(上图)及俯卧位(下图)显示右肺下叶空洞内的实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曲菌球),其位置随患者体位改变发生移动。

(二)、半侵袭性曲霉菌病(慢性坏死性曲霉菌病)

主要病理学表现

宿主免疫轻度损害,发生于以往存在肺部损害者(COPD,放疗等)、轻度免疫受损者或虚弱患者(酗酒,糖尿病等),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上叶病变并累及邻近的结构。病理检查示局限性肺组织侵袭。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症状与肺结核相似

影像学表现

主要显示病灶分布于上叶,表现为实变.空洞、结节或肿块,并常伴有胸膜增厚。

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

CT平扫示右肺上叶干酪性实变影内无壁空洞,洞内可见曲菌球。

(三)、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主要病理学表现

见于严重免疫受损患者,常致命,绝对中性粒细胞量。

特征是广泛的曲霉菌侵入活体组织,通常有组织破坏。常见于长时间的粒细胞减少或器官移植术后的淋巴瘤/白血病患者。

主要病理学表现

①支气管内真菌增值,继而穿透支气管,侵袭肺部血管,最终导致广泛出血+小动脉内血栓形成+缺血性组织坏死+全身播散;

②出现真菌球。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持续发热,胸膜性胸痛(类似栓塞),呼吸困难,干咳。

影像学表现

1、病变早期影像学征象包括

①单发/多发的边界不清的外围性阴影

②CT:“晕环征”即单发/多发的1~3cm的外围性结节影(肺组织坏死),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密度的晕影(出血性水肿)

③斑片状局限性支气管肺炎。

2、进展期征象包括

①肺部结节灶增大,进展为弥漫性双肺实变

②发展为大片的楔形,以胸膜为基底的病灶

③“空气新月征",粒细胞恢复1~3周后,结节灶内形成空洞(恢复期改变)。

粒细胞缺乏合并曲霉菌感染

CT肺窗示两肺散在多发的边界不清的结节状阴影,右肺上叶结节周围少许渗出

支气管囊肿合并曲霉菌感染

胸片示右上肺淡薄高密度影,边缘不清

CT示右上肺病变呈孤立性结节,周围可见膜玻璃渗出影(晕征),结节前缘隐约可见空气新月征

(四)、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定义

变态反应性曲霉菌病是机体超敏反应的结果,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常见于应用类固醇治疗的哮喘患者。

病原体

继发于曲霉菌抗原与IgG抗体反应的支气管损害,继而引起组织损害。

主要病理学表现

哮喘者吸人孢子后进入肺段支气管,并发育形成菌丝,免疫反应引起肺部浸润和组织破坏及中心性支气管扩张。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类似流感的症状:发热,头痛,不适,体重减轻,短暂的胸痛。

影像学表现

平片常见有上叶支气管分布区手指样软组织密度影

CT示累及段和亚段的黏液嵌塞或者支气行扩张。

曲霉菌感染

CT增强轴位右肺下叶段支气管扩张呈圆形结节影,不强化,肺动脉紧贴结节一侧

 矢状位重建图像示支气管璧密度较内部密度高,呈现“指套征”

(五)、胸膜曲霉菌病

定义

肺结核、细菌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而继发的曲菌性脓胸。

影像学表现

表现为胸膜增厚。

主要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肿瘤等病相鉴别.

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

 A.CT轴位示左上肺空洞性病变,内部不光,可见多个突起,右侧胸腔积液;

 B.冠状位重建示左上肺空洞,左下叶片状渗出实变影及相邻侧胸膜、斜裂胸膜局限性肥厚

毛霉菌病

病原菌

毛霉菌病又称藻菌病、接合菌病

主要病理学表现

毛霉菌为条件致病菌,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侵入支气管和肺,产生急性炎症,毛霉菌性肺炎起病急骤,病程短,病死率高。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症状、体征及起病方式多种多样,无特异性,肺型一般呈暴发性,开始为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大多在3~30d死亡。突然发病时,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脓性痰、痰中带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和胸痛等。

确诊依赖于病原学及组织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X线或CT表现和肺曲菌病十分相似,为肺部斑片状渗出影,较多见大小不一的致密实变影,边界清晰,大多呈迅速进展的大片肺实变阴影,可形成空洞(新月征)或为肺梗死阴影。少数呈小结节状阴影,也可以胸片无任何表现。

左肺毛霉菌感染

  肺窗左肺上叶斑片状致密实变影,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

主要鉴别诊断

  毛霉菌需要与暴发性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肿瘤及其他真菌感染鉴别。

念珠菌病

病原体

病原为无处不在的人寄生菌(白色念珠菌最常见),特点是混合菌丝/假菌丝的干酵母。

危险因素

患有淋巴网状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者。

感染方式

吸入感染,从胃肠道/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血源性播散。

主要临床表现与症状

尽管应用了广谱抗生素,依然有长时间发热。咳嗽,咯血。

影像学表现

下叶区域的斑片状气腔实变影,间质性改变,弥漫性微结节/大结节病灶,胸腔积液。

念珠菌病

A:CT肺窗示双下肺斑片状密度增环影,以右下肺为著

B:纵隔窗显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下肺密实影

C、D:增强扫描示右下肺密实影系实变、萎陷的肺组织

声明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
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s/8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