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业,振兴乡村,我们每天给大家带来免费的乡村信息,农业技术知识,培训新型农民,打造现代化农业,让农村更加美好。
有时候柑桔上常见有灰色膏药病和褐色膏药病。这种病主要危害柑桔枝干,引起枝条枯死、树势衰弱。
危害症状
被害枝干紧贴着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或褐色的绒状菌丝膜,如贴上膏药状。后期绒状菌丝膜龟裂,易于剥离。危害枝干致使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枯死,危害果蒂降低产量和品质。
发病规律
1.两种膏药菌均可以蚧壳虫分泌的蜜露为养料,并借蚧壳虫传带。因此,凡蚧壳虫严重发生的柑桔园,膏药病也较多。
2.过分荫蔽潮湿的柑桔园和管理粗放的老柑桔,均有利于这种病害的发生。
3.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枝上越冬,次年春夏间,当温湿度达到发病的适宜条件时,菌丝会继续生长形成子实层。担孢子借气流和蚧壳虫传播,使病害蔓延扩大。
防治方法
1.除虫防病:在蚧壳虫幼蚧孵化盛期和末期及时喷射氧化乐果、水胺硫磷、杀扑磷等化学农药。
2.合理修剪:通过修剪,去除过密的荫蔽枝,使果树的枝干间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同时也要清除部分病枝,减少菌源。
3.病树治疗:病部涂10%波尔多浆或波美1度石硫合剂或1:20石灰乳。最好在4、5月间和9、10月间雨前或雨后涂刷1~2次。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柑橘轻松甩掉“狗皮膏药”了!对此,关于柑橘的膏药病,朋友们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