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柄白马鞍菌
白马鞍菌、皱马鞍菌。
为马鞍菌科真菌皱柄白马鞍菌的子囊果(子实体)。
多生长在无污染的阔叶林中地上。野生。我国东北及华北、华东及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
采摘皱柄白马鞍菌的子囊果。
外生菌根真菌。群生或单生。肉质子囊果较小。菌盖初始马鞍形,后张开呈不规则瓣片状,2~4厘米,白色到淡黄色。子实层生菌盖表面。菌柄白色,圆柱形,有纵生深槽,形成纵棱,长5厘米,粗2厘米。子囊圆柱形。子囊孢子8个,单行排列,宽椭圆形,光滑至粗糙,无色,侧丝单生,顶端膨大,粗。
皱柄白马鞍菌味甘,性平。
食用部位为皱柄白马鞍菌的子囊果。每年春秋两季雨后可采摘子囊果,去杂冼净后,可炒食、煮食、炖食、蒸食、煲汤。
野生皱柄白马鞍菌整体外观皱柄白马鞍菌喜生长在无污染的阔叶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皱柄白马鞍菌子囊果幼体(右)外观菌盖初始马鞍形,后张开呈不规则瓣片状,白色到淡黄色。子实层生菌盖表面菌盖后期张开呈不规则瓣片状菌柄白色,圆柱形,有纵生深槽,形成纵棱菌柄表面上的纵棱细节外观春秋两季雨后是采摘皱柄白马鞍菌的最佳您吃过皱柄白马鞍菌这蘑菇美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