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发表于《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科学家指出,微塑料是陆地上病原体进入海洋的载体,可能会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生存造成影响。这项新研究首次将海洋中的微塑料与陆上病原体联系起来,研究发现,微塑料可以使致病病原体更容易集中在塑料污染的海洋区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的病原体包括弓形虫、隐孢子虫和贾第虫,它们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们因为食用贝类导致疾病的程度被低估,而且其他海产品也会导致疾病。
一般来说,海洋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大部分很难在人类体内存活,很难造成人体感染,因此很多人乐于生吃某些海鲜。但这项研究让人们对源自海洋动物的疾病增加了新的理解,因为,海洋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有可能来自于陆地。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学院传染病专家卡伦·夏皮罗(KarenShapiro)说:“人们很容易将海洋塑料污染问题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我不是海里的海龟;我不会被这东西噎住。’但一旦你开始谈论疾病和健康,就有更多的力量来实施改变。微塑料实际上可以携带细菌,这些细菌最终会进入我们的水和食物中。”
人类和动物的问题
微塑料是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颗粒,大小不超过一粒大米,它们已经污染了南极洲海域这样遥远的地方。这项研究的发现表明,通过搭微塑料的便车,病原体可以在整个海洋中传播,到达此前通常不会发现陆地寄生虫的地方。
弓形虫是一种仅在猫粪便中发现的寄生虫,它已使许多海洋物种感染弓形虫病。研究人员在将这些寄生虫与海獭死亡联系起来的研究方面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杀死了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包括赫克托海豚和夏威夷僧海豹。在人类中,弓形虫病可导致终身疾病,以及发育和生殖障碍。隐球菌和贾第虫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如今这些病原体已经进入海洋,并影响海洋动物的生存。
微珠和微纤维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进行了实验室实验,以测试选定的病原体是否与海水中的塑料有关。他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微塑料:聚乙烯微珠和聚酯微纤维。微珠通常存在于化妆品中,如去角质剂和清洁剂,而微纤维则存在于服装和渔网中。
科学家发现,附着在微纤维上的寄生虫比附着在微珠上的寄生虫多,尽管这两种塑料都能携带陆生病原体。这种纤细的超细纤维颗粒在世界上各大海域很常见,在贝类中也有发现。
塑料使病原体更容易通过几种方式到达海洋生物,这取决于塑料颗粒是下沉还是漂浮。漂浮在海洋表面的微塑料可以长距离传播,从而将病原体传播到远离陆地的地方。下沉的塑料可能会将病原体集中在海底附近的底栖生物环境中。那里生活着浮游动物、蛤蜊、贻贝、牡蛎、鲍鱼和其他贝类等滤食性动物,增加了它们摄入塑料和病原体的可能性。
研究论文的合著者切尔西·罗克曼(ChelseaRochman)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位塑料污染专家和生态学助理教授,她说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人类减少微塑料对海洋的影响。她指出,超细纤维通常被丢弃在洗衣机中,可以通过废水系统到达水道。
“这项工作证明了防止微塑料进入海洋的重要性,”罗克曼说。“缓解策略包括洗衣机过滤器、干燥器过滤器、生物滞留池或其他雨水处理技术,以及防止塑料行业和建筑工地释放微塑料的最佳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