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总结了一些关于农药种类的基本内容,分别介绍了农药的类别、品种、作用机理、特点以及防治对象供大家参考。
一、酰胺类
1、氟吗啉:防治卵菌纲病原菌产生的病害,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高活性。(霜、疫霉病特效药剂)
2、烯酰吗啉: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内吸性。(霜、疫霉病特效药) 3、叶枯酞:抑制细菌在水稻中的繁殖,阻碍转移,内吸性。(水稻白叶枯病特效药) 4、磺菌胺:抑制孢子萌发,土壤杀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特效,可防治根肿、根腐、猝倒病) 5、甲磺菌胺:土壤杀菌剂。 6、噻氟菌胺:强内吸传导。(对担子菌特效,可防治立枯、黑粉、锈病) 7、环氟菌胺:抑制白粉菌吸器、菌丝和附着孢的形成,内吸活性差。(白粉病特效) 8、硅噻菌胺:能量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保护活性,长残效,种子处理。(小麦全蚀病) 9、吡噻菌胺:机理独特,高活性、广谱、无交互抗性。(防治粉锈、霜霉、菌核病) 10、环酰菌胺:机理独特,灰霉特效。(防治灰霉、黑斑、菌核病) 11、苯酰菌胺:杀卵菌机理独特,抑制菌核分裂,无交抗,保护剂。(防治晚疫、霜霉病) 12、环丙酰菌胺:内吸保护,抑制黑色素合成,感病后加速抗菌素产生。(防治稻瘟病) 13、噻酰菌胺:阻止侵入,诱导抗性,内吸传导,持效期长,环境影响小。(防治白粉、霜霉、稻瘟病) 14、氰菌胺:内吸和残留活性好,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防治稻瘟病) 15、双氯氰菌胺: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防治稻瘟病) 16、高效甲霜灵:核糖体RNAⅠ合成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运转。(防治霜、疫、腐霉病) 17、高效苯霜灵:防治卵菌病害。 18、萎锈灵:选择性内吸杀菌,萌芽种子除菌。(防治黑穗、锈病) 19、呋吡酰胺:强烈抑制琥珀基质电子传递,内吸传导,长残效。(防治水稻纹枯病) 20、甲呋酰胺:内吸,种子处理。[防治黑穗病(玉米除外)、麦类黑穗病]。 21、氟酰胺: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保护、治疗、内吸。(稻纹枯特效,防治立枯、纹枯、雪腐病)
二、甲丙烯和咪唑类
1、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新型、高效、广谱,保、治、铲、吸、渗。(对所有真菌病害都有作用效果) 2、肟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无交抗,广谱、渗透、内吸、保护。(防治白粉、叶斑病) 3、啶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熏蒸、耐雨水冲刷。(防治麦类病害) 4、唑菌胺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转移、混用。(对所有真菌病害) 5、氟嘧菌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内吸、长效、速效。(对所有真菌病害) 6、烯肟菌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对所有真菌病害) 7、苯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治、铲、吸、渗。(水稻稻瘟病) 8、烯肟菌胺: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起到抑制或杀死真菌的作用,谱广、活性高、预防、治疗。(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9、嘧菌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广谱、保、治、铲、吸、渗。(白粉、霜霉、纹枯) 10、肟嘧菌胺:防治水稻病害。 11、噻菌灵:抑制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繁殖,有交抗,对卵菌无效。(防治青霉、脐腐、菌核) 12、氟菌唑: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保、治、铲、吸。(防治白粉、锈病、黑穗) 13、高效抑霉唑:广谱,保护、治疗,优、广于抑霉唑。(防治锈病、灰霉、稻瘟) 14、咪唑菌酮: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辅酶Q-细胞色素C),常混用。(防治霜、疫、黑斑病) 15、氰霜唑: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保护、长效、耐雨,卵菌特效。(防治霜霉、疫病) 16、抑霉唑:破坏霉菌细胞膜,常混用,多做保鲜剂。(防治青霉、绿霉、白粉) 17、咪鲜胺: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广谱、非内吸、传导。(防治褐斑、白粉、叶枯) 18、恶咪唑:甾醇和几丁质生物合成抑制剂,灰霉特效。(防治果树灰霉、褐腐、白粉) 19、麦穗宁:通过与β-微观蛋白结合抑制有丝分裂,内吸传导。(防治黑穗、条纹病)
三、三唑类
1、氧环唑: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内吸、传导。(木材防腐) 2、氟环唑:广谱、保、治、铲、吸。(立枯、白粉、眼纹) 3、氟喹唑:保、治、吸。(白粉、锈病、菌核) 4、苯醚甲环唑:广谱、保、治、吸。(白粉、锈病、叶枯) 5、四氟醚唑:广谱、保、治、吸、长效。(白粉、锈病、黑穗) 6、戊唑醇:杀菌、壮苗,可混用。(白粉、锈病、黑穗) 7、氟硅唑:保护、治疗、内吸。(白粉、锈病、叶斑) 8、硅氟唑:保护、治疗、内吸。(白粉、锈病、叶斑) 9、三唑醇:抑制赤霉素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保、治、铲、吸。(白粉、锈病、叶斑) 10、联苯三唑醇: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保、治、铲、吸。(白粉、锈病、黑斑) 11、环丙唑醇:保、治、吸。(白粉、锈病、黑穗) 12、高效烯唑醇:保、治、铲、吸,活性高于烯唑醇。 13、烯唑醇:保、治、铲、吸,子囊菌和担子菌特效。(白粉、锈病、黑穗) 14、粉唑醇:保、治、铲、吸、熏,可铲除麦类白粉。(白粉、锈病、黑穗) 15、己唑醇:保、治、吸,铲除子囊菌和担子菌病害。(白粉、锈病、褐斑) 16、丙硫菌唑:保、治、铲、吸,更广谱。(白粉、锈病、菌核) 17、灭菌唑:种子处理,种传病害特效,持效4~6周。(锈病、黑穗) 18、戊菌唑:内吸性好。(白粉、黑星) 19、腈菌唑:长效,子囊菌和担子菌病害,刺激生长。(白粉、锈病、黑穗) 20、腈苯唑:保、治、吸。(多种作物病害) 21、亚胺唑:广谱,保、治、吸、耐雨。(子囊、担子、半知菌) 22、糖菌唑:保、治、吸,枯萎、叶枯、白粉、黑星特效。(枯萎、叶枯、白粉) 23、种菌唑:水稻种子处理恶苗、麻斑、稻瘟。 24、叶菌唑:超广谱,高活性,持效5~6周,内吸。(麦类病害特效)
四、二羧酰亚胺类
1、乙菌利: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作用于细胞膜,保、治。(黑穗、菌核、白粉) 2、异菌脲:抑制蛋白激酶,病菌个阶段均有效,内吸、治疗、广谱。(灰霉、菌核、落叶) 3、腐霉利: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内吸传导、长效、耐雨水。(灰霉、菌核、蔓枯)
五、噁唑类 1、噁唑菌酮: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保、治、渗、吸,高效、广谱。(白粉、锈病、霜霉) 2、啶菌噁唑:极强杀菌,灰霉、白粉特效。(灰霉、白粉) 3、噁霜灵:内吸传导、长效、高效、保、治,多混用。(对霜霉目病原菌具有很高的防效,持效期长。可防治霜霉、疫病、褐斑) 4、噁霉灵:土壤消毒剂,结合Fe,Al,抑制孢子萌发,吸、促长,对腐霉病、镰刀菌等引起的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立枯、枯萎、菌核、猝倒、腐霉)
六、噻唑类 1、噻唑菌胺:高效抑制疫霉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保、治、吸。(霜霉、疫病) 2、苯噻硫氰:广谱种子保护剂,防治土传、种传病害。(立枯、叶枯、溃疡) 3、辛噻酮:杀真菌、细菌和伤口保护剂,用于防腐。 4、土菌灵:保护、治疗,触杀性杀菌剂,种子、土壤处理。(腐、疫、丝核、镰)
《土壤重茬这次终于讲透了!高效防治不求人》
重茬也叫连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不少作物如豆科植物、瓜类、蔬菜、草莓及某些中草药等,都因重茬造成植物根部病菌,导致植物枯萎病,叶枯病,病毒病等危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单一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分布不均衡。
某一蔬菜作物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具有偏爱性,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对这种蔬菜喜好的养分连年吸收,必然导致某些养分的缺乏,而不需要或需要较少的元素相对就会积累过多,土壤内养分分布平衡必然失调。再者,不同蔬菜根系分布深浅不同,长期单一连作,同一深层的根系吸收范围固定,从而造成一定土层营养成分的缺乏。
二、二氧化氮和氨过剩中毒
农民在保护地施肥时往往偏施氮肥,以为氮肥见效快,易增产,但却忽略了氮肥过多的情况下,铵态氮易转化为亚硝酸二氧化氮气化,当二氧化氮浓度达到2×10-6时,就会毒害作物叶片,叶背产生白斑和黄色小斑点等肥害状,同时植株内游离氨过多,植物免疫力会大幅下降,蔓枯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虫害易严重发生。
三,单一连作使得土壤有害菌增多且顽固。
由于长期连作栽培,土壤中的蔬菜根系分泌物及根系残茬腐解物为有害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寄主。在长期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有害菌数量不断增加,一旦新的根系重新出现便会迅速侵染,从而造成危害。
重茬引起的病害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有害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放线菌的含量减少。土壤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削弱,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土传病虫害是引起连作障碍最主要的因子。引起蔬菜连作障碍70%左右的地块是由土壤传染性病虫害引起的。
四,土壤微生物群体异化,产生一些生物毒性物质
同种作物根系分泌物相同,导致某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衍,某些土壤微生物被抑制,这样微生物群体就会异化,从而不利于土壤的熟化和肥料营养的分解转化,易造成土壤性能恶化。另外,连作土壤中微生物群体发生变化可使病残体逐年积累,土壤病原真菌数量迅速增加,拮抗性细菌和放线菌受到抑制,会造成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的严重发生。
五,连作施肥引发的土壤盐渍化和理化性状改变。
蔬菜栽培用肥量大,并且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肥料的使用也不会多样化。长期大量使用相同类型的肥料,会使得土壤养分变得不平衡,被蔬菜吸收走的中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而大量元素却在土壤中积累严重,就会导致大棚土壤发生盐渍化,最终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得土壤出现酸化、盐害。
重茬引起的病害
土壤重茬怎么办?
一、合理施肥
提高优质有机肥的用量。有机质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主要物质,保持土壤中团粒结构不减少可让土壤有持续的供肥能力。
注重生物菌肥等的使用。土壤处理以后要及时补充有益微生物。翻地时,可普施生物菌肥,全面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定植时,可穴施生物菌剂等,养护根系,提高抗病性。
要根据所种作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不同,调整底肥施用比例。先进行土壤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种作物的需要,合理搭配底肥和追肥。追肥中,最好选择全营养的水溶性肥料。
重茬引起的病害
二、合理间作、轮作倒茬
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对养分需求和病虫害抗性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也可以减轻土壤障害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轮作:在瓜果生产过程中,提倡插入一茬葱蒜类或豆科作物。葱蒜类作物在土壤中残留的大蒜素,对一些土传病害可以达到抑制或杀灭的作用。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培肥土壤。
间作:茄子间种大葱韭菜防治蚂蚁;大棚辣椒与黄瓜间作,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莴苣间作驱避菜青虫;大蒜与油菜间作驱避菜蚜;大蒜与棉花间作驱避棉蚜;番茄与甘蓝间作驱避甘蓝害虫;洋葱与豌豆间作防治豌豆黑斑病;韭菜与大白菜间作防治大白菜软腐病。
三、土壤洗盐深耕
对土壤中某种盐分含量超过0.2%的菜地,可进行大水漫灌,冲洗盐分。盐害严重时,可停种一年蔬菜,改种一茬吸盐植物,进行生物脱盐。对土壤深翻35-40厘米,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层,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消除土壤连作障害。结合深翻整地用棉隆颗粒剂进行化学消毒,也可有效减轻连作障害的发生。
重茬引起的病害
四、调节土壤pH值
蔬菜连作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种普遍现象,每年对棚内土壤要作一次pH值检测,当pH≤5.5时,翻地时每亩可施用石灰50-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匀,这样不但可提高pH值,还对土壤病菌也有一定得杀灭作用。
五、土壤消毒
大水浸泡: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闲的季节,进行20天左右的土壤浸泡,能显著地消灭土壤中有害杂菌与病虫。
夏季高温闷棚技术:温室大棚在高温季节晴天的上午,地面喷施杀虫杀菌剂,每30斤药液加毫升酒精,及时覆盖上地膜,密闭棚膜,使棚内温度高达70℃以上,以杀死棚内和土壤中部分病菌和虫卵。闷棚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天,1个月更好。
湿热杀菌法:可以有效的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线虫、有害真菌和细菌,解决重茬死苗的难题。具体方法:在冬春茬蔬菜拉秧后进行,每亩撒施70千克生石灰粉,10-15立方米生鸡粪或其他畜禽粪便,植物秸秆千克,微生物发酵菌种8千克。用旋耕梨旋耕一遍,使桔秆、畜禽粪便、菌种搅拌均匀,然后深翻土地35厘米,浇透水,盖上地膜,扣严棚膜,保持一个月左右,去掉地膜,耕地一遍,裸地晾晒一周,即可达到杀灭病菌、活化土壤的效果。该法对重茬导致的土传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对危害黄瓜最严重的嫁接黄瓜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防效最好。对于嫁接口细菌性腐烂病也有明显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