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病害类型识别危害及防治措施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一、病害的主要预测方法

作物病害的预测方法大多是根据观测数据加以统计分析,了解病害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病害发展进行动态预测或静态预测。

1.根据接种数量

一般是针对无再侵染或再侵染作用较弱的病害进行。对这类病害来说,初始菌量的大小是导致当年病害流行程度的最主要因素。该预测方法一般不考虑天气条件的影响。

2.根据天气条件

再侵染频繁的作物病害的流行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初侵染菌量往往占较次要的位置。利用气象条件进行预测主要是用于多循环病害。

3.根据接种体数量和气象条件

对于多循环病害,同时基于初始接种数量和有关气象条件进行预测,可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4.根据气象条件和寄主情况等

主要是采用系统模拟预测,把作物病害流行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首先对病害流行进行系统分析,将病害流行系统分为若干个子系统,然后对每个子系统的有关过程进行试验,并组建数学模型。

二、小麦常见病害的防治

a.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和轮换,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b.调节播种期。如在陇南、陇东、川北、关中、华北等广大冬麦地区,不宜过早播种。播种越早,秋苗条锈病发生越早、越重,为当地提供了越冬菌源。因此,在保墒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不要早播。

c.及时翻耕灭茬和中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

d.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e.合理、均匀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以防止贪青晚熟,加重锈病为害。尤其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增施这两种化肥,可以减轻锈病为害。

f.加强测报,及时喷药控病。

三、小麦常见病害

1.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是一种真菌病害,还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受害后千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病麦含有致呕毒素和类雌性激素述等毒素,食后可引起急性中毒。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还会导致怀孕母畜中毒后流产。

1.1多发地区

小麦赤霉病在中国南方冬麦区,如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川滇冬麦区、华南冬麦区等地经常流行为害;东北三江平原春麦区在多雨年份也可流行成灾。尤以多雨潮湿的温带发生严重。一般大流行年病穗率达50-%,产量损失10-20%,中等发生年病穗率30-50%,产量损失5-10%。

1.2表现症状: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会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还会引起小麦出现白穗。

苗腐: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易自腐烂处拉断,断口褐色,带有黏性的腐烂组织。

小麦苗腐

茎基腐: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

小麦茎叶腐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病斑也可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

小麦秆腐

穗腐:发生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密生小黑点,即子囊壳。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1]]

小麦穗腐

1.3传播途径

小麦赤霉病的传播主要有3种,(1)种子传播,感染过赤霉病的地块,不能再留种,病菌会在种子中生存,当带病的种子再次播种后,就会继续出现赤霉病。(2)田间患病的残株,比如该地块已感染赤霉病,在小麦收获后,一些病残体掉落在田间,病菌就会在这些病残体上越夏,等到下茬作物播种后,会提供腐生生活的场所,随后小麦再播种后,继续危害。(3)路边的杂草,杂草也是赤霉病病菌藏匿的场所,在杂草中越冬、越夏,等到来年小麦播种后,随着风雨进行传播。

病菌最先侵染部位主要是花药,其次为颖片内侧壁。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进而使其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结实。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小麦扬花期感染率最高,特别在齐穗后20d内最易感病。

1.4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2)在小麦扬花期的时候,要少浇一些水,浇水太多也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发生。

(3)药剂处理:比较有效的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最适合喷药的时期是小麦的齐穗期至盛花期。

(a)若在抽穗阶段出现病害症状可以按照g/m2的标准使用30%多·酮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理,能够提升病害防治效果。或28%井冈霉素·多菌灵悬浮剂ml/亩左右;每亩用水50-60kg。

(b)若发生在小麦扬花初期,则可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g/亩左右;多菌灵·福美双·硫磺可湿性粉剂g/亩左右;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g/亩左右;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g/亩左右。每亩用水50-60kg。

(c)对于发病较重或抗病性差的或喷后遇雨的麦田,可用25%戊唑醇乳油8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25%咪鲜胺乳油55ml/亩。亩用水量50-60kg。

2.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鞘、茎秆、穗部均会受到侵染。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2.1多发地区

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2.2危害症状

发病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初期叶面出现的1-2mm的白色霉点。随着病情加重病点逐渐发展为病斑,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发展至中期呈白灰色,霉层厚度可达2mm左右,并逐渐呈粉状,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上生针头大小黑色小颗粒,并产生闭囊壳。病情较轻时霉斑呈分散分布,随着病情加重霉斑也逐渐扩大成片,最终覆盖全叶;病斑下部及周围组织褪绿,病叶发黄、早枯,如发病累及茎及叶鞘,则会导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显著下降,最终影响小麦产量。[[2]]

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

2.3传播途径

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条件适宜时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丝,侵入叶片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后生出菌丝丛,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该病菌可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3]]

2.4防治药剂:

(1)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中国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中国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4]]

(2)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3)选用抗白粉病冬小麦品种还有百农64,温麦4号,周麦9号,皖麦25、26,扬麦,川麦25,等。春小麦抗白粉病的品种有垦红13号、垦九5号、定丰3号等。

(4)可使用三唑酮、烯唑醇等单剂或复方制剂进行叶片喷雾,其中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用量每亩10-15kg,12.5%烯唑醇乳油的用量每亩20-30ml。上述药物如采用手动喷雾,则兑水50-60L;如采用机动喷雾,则兑水20L。[[5]]

(5)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5%,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g,兑水40-50kg喷雾。[[6]]

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在发病初期用药较好,之后再用,效果不太好。

3.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分别是由秆锈病菌、叶锈病菌和条锈病菌引起的病害。是一种气传病害。其中叶锈病的发生范围、发生率以及为害性在三种病害中最高。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小麦发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不能抽穗。一般减产5-15%,严重者达50%以上。

3.1多发地区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一类古老、分布广泛和危害严重的病害,属于真菌类型的病害,全世界凡是有小麦种植的地方,均有一种或者几种小麦锈病的发生,它危害性强、影响范围广,一旦感染,将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进而降低小麦的产量。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黄淮海平原的冬小麦产区和西北春麦区,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内蒙、西北春麦区。叶锈病在小麦产区均有发生。

3.2症状表现

(1)秆锈病对叶鞘以及茎秆的危害最大,夏孢子的聚集方式为大型规模,呈深褐色、椭圆形,病斑较大,分布散乱,病斑周围以翻卷破裂为主。

(2)叶锈病和条锈病对小麦叶片的为害最大,叶锈病的夏孢子的聚集方式为中等规模,呈现出黄褐色、圆形、少许的叶片表皮破裂,在叶片上不规则分布;

(3)条锈病的夏孢子的聚集方式为小型规模,呈现鲜黄色、椭圆形、少许的叶片表皮破裂,在叶片上的排列方式为虚线状。

但这三种病害均会导致小麦的叶秆、叶鞘、叶片等处在早期出现大片黄斑,连接成片,形成铁锈色的粉疮,也就是夏孢子聚集的表现,当病害进入后期会在这些位置出现黑色的斑疮,这是冬孢子聚集的表现。

(1)条锈病

条锈病的病菌喜寒不喜热,中国西北地区以及西南高海拔地区在越夏时是条锈病的高发期。这些地区的条锈病夏孢子会在风的影响下进入小麦的种植区,当小麦感染这种病害以后会在越冬之后再次产生夏孢子,再次随风扩散并感染新的麦苗。一般条锈病的感染条件有以下4个方面:①有容易感染这种病害小麦品种;②存在越冬的小麦感染条锈病病菌;③3月和4月的降水量较大;④入春气温快速回升。

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

(2)叶锈病

叶锈病在中国大部分小麦种植区都可存在,而且会在越夏之后成为主要感染源。小麦感染这种病害以后,会随着越冬之后气温的逐渐提升而产生夏孢子,夏孢子会随风扩散而感染更多麦苗,如果处在15-20℃的适宜条件下,叶锈病将出现大范围流行。叶锈病的起因有以下4点:①越冬的叶锈病病菌量过多;②入春之后气温回升快;③降水量多;④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比较低。

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病

(3)秆锈病

夏孢子是导致小麦秆锈病的主要原因,当温度在3-31℃时小麦可感染秆锈病,当温度在18-22℃时小麦感染秆锈病的概率最高。小麦秆锈病在中国可在南方主要越冬区不间断发生,然后在风的影响下由南方的冬麦区向北方扩散,对北方的小麦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小麦秆锈病的病菌都来自其他地区,除此以外,种植对秆锈病抵抗力低的小麦品种、气温高、降水量多也是小麦秆锈病的诱因。

小麦秆锈病小麦秆锈病

3.3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以使秋苗发病。开春后,越冬病菌(夏孢子)直接侵害小麦,或者靠气流从远方传来病菌,使该地区小麦发病。以后,病菌在病麦上不断繁殖,多次侵害小麦。

3.4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7]]

(2)包衣和拌种:以种子的0.2%为使用量,用浓度为20%的粉锈宁拌种,在拌种结束后6-8小时开始。

(3)药剂防治:可使用ml左右25%丙环唑乳油兑水kg喷洒,也可使用g浓度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一定量水混合进行喷洒。如果病害严重的话,可在第一次喷洒后的13d左右进行第二次喷洒。[[8]]

4.小麦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是由小麦叶枯病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和黑麦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叶鞘、茎秆及穗部。多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生。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受害小麦,籽粒皱缩,出粉率低,一般减产1-7%,严重者可达31-51%。

4.1多发地区

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小麦病害,在世界各小麦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南亚地区是影响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病害;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均有发生[[9]]。在中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农田环境条件的改变,以及矮秆小麦的推广,小麦叶枯病发生渐趋频繁,发生范围已从东北、西北麦区等病害常发区域蔓延到黄淮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华南麦区等;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广东等地区。[[10]]

4.2症状表现

最初叶片叶脉间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纺锤形病斑,后呈不规则淡褐色大斑块,上面散生黑色小点,有时病斑呈黄色并连成条纹状,叶脉为黄绿色,严重时黄叶部分呈水渍状长条,并左右扩展,使叶片变成枯白色,上生小黑点。病叶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向上发展,病斑从叶鞘向茎秆部扩展,并侵染穗部颖壳使其变为枯白色。病叶有时很快变黄、变薄、下垂,但不很快枯死。有的病叶病斑不大,但叶尖全部干枯,而后逐渐扩展。

小麦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

4.3传播途径

菌源:小麦病残体和种子带菌是病害重要的初次侵染来源,其上菌源的有无和多少是影响病害流行程度的主要因素。

气候:小麦叶枯病菌喜低温、高湿气候。病客在低温、多雨的条件下容易发生。温、湿度条件既影响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和病害的潜育期,也影响病害的传播。如在夜间温度低于7℃,气候干燥等条件下,病害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速度均较慢。相反地,当夜间温度上升到8-10℃以上和有降雨时,传播较快。

栽培:措施病田连作、田间病桩残体残留较多和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病害初染源增多,病害发生重;土壤结构差、土质窘薄的麦田,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差,病害发生重;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植株倒伏和小麦群体密度过大,使叶片重叠,通风透光不良,均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冬麦早播,成熟期提前,病害发生加重;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而减轻发病。

品种:小麦品种间对叶枯病的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一般高秆、晚熟品种较矮秆、早熟品种抗病,春性小麦品种较冬性小麦品种发病重。[[11]]

4.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在发病较重地块实行2年轮作;

(2)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禁忌大水漫灌雨后还要及时排水。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

(3)种子处理,用福美双或三唑酮·多菌灵双进行拌种,预防病害。

(4)小麦分蘖前期,每亩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g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g(均加水50-75L),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1:1:波尔多液进行喷药保护,每隔7-10d喷洒1次,共喷2-3次。

5.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是由喙角担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一种病害。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及茎杆上。

5.1多发地区

小麦纹枯病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地区。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均有发生,其中华北冬麦区发生严重。

5.2症状表现

叶鞘:初期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黄褐色梭形或眼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延及茎杆,致病株的基部茎节腐烂,幼苗猝倒、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常相互连结,形成云纹状花纹,中间呈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旗叶。

茎杆:当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引起烂茎,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病株中部或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颜色由淡黄色变为黄褐色,后形成散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颗粒状物,大小为1-2mm,较易脱落。受害幼苗根部呈褐色。重病苗逐渐死亡。病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小面挺直,暗灰蓝色。

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

5.3传播途径

(1)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日均温度超过15℃,病情加重;20-25℃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当气温达30℃左右时,病害发展基本停止。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发展。

(2)冬麦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麦苗生长过旺,或常年连作、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或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有利于发病。

5.4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排灌水系统的建设,勤除草,降低田间湿度;

(2)麦苗返青期选用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倍液重点喷施发病部位。

(3)用种子重量0.2%的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的25%三唑醇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

6.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是由裸黑粉菌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该病以为害穗部为主,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尖端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病穗上的小穗几乎全部被毁,一株发病,主茎和所有分蘖都出现病穗。主要有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穗(粉)病。

6.1多发地区

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在全国各个麦区均有发生,小麦秆黑穗病在我国普遍发生于黄淮海冬麦区,以河南、山东等省发生较为严重。

6.2症状表现

(1)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在孕穗前不表现症状,感病植株较健株矮,病穗比健穗较早抽出。发病初期,穗外有一层灰色薄膜,里边充满黑粉。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麦轴。

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

(2)小麦腥黑穗病

主要在穗部表现症状。一般病株较矮,通常仅有健康植株的1/2,分蘖较多,病穗稍短且直,呈暗绿色,后变为黄绿色。颖壳麦芒外张,露出部分病粒,病粒外表有灰白色外膜,碾碎后可以发现其内部充满黑色粉末。可闻到浓烈的鱼腥味。

该病害的病原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小麦网腥黑穗菌,另一种是小麦光腥黑粉菌,感染小麦网腥黑穗菌的病穗麦粒外表有网状花纹,而小麦光腥黑粉菌病粒表面光滑无网状花纹。

小麦腥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

(3)小麦秆黑穗病

主要危害麦秆、叶和叶鞘。病斑初期呈现淡灰色条纹,后逐渐隆起,变为深灰色,最后寄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病株矮小,分蘖增多,病叶卷曲,病穗难以抽出,多不结实,甚至全部枯死。

小麦秆黑穗病小麦秆黑穗病

6.3传播途径

小麦扬花期微风天气、空气湿度大或多雾、连续阴雨天气多,利于病原孢子传播、萌发和侵入,形成较多的带菌种子,翌年发病重;反之,气候干燥,种子带菌率低,翌年发病就轻。大雨易将病原孢子冲淋入土中,失去侵染机会,故扬花期大雨可使翌年发病减轻。

6.4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2%拌种、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按种子质量的0.03-0.05%拌种。

(2)每亩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3k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1.5kg兑细干土45-50kg,搅拌均匀后制成药土,在犁地后均匀撒在地面,再耙地,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然后播种。

7.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由于小麦受害时期、部位的症状差异,因此有斑点病、黑胚病、青死病等名称。该病症状因气候条件而不同。

7.1多发地区

各小麦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是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更重。东北春麦区以苗腐、叶枯和穗腐为主。西北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根腐和茎基腐。冬麦区多发生叶枯和穗腐。

7.2表现症状

(1)幼芽腐烂不能出土,种子根变褐色。出土幼苗近地面叶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鞘上生褐色条斑。

(2)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

(3)叶上初生许多黑色小点,后扩大呈梭形,中部枯黄色,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两面出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相连时,叶片枯死。

(4)穗部的颖壳基部变褐色,上黑色霉层,穗轴常变褐色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

(5)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生梭形或不规则形褐斑。

小麦根腐病小麦根腐病

7.3传播途径

小麦播种后,种子上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菌直接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腐和苗枯。病菌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侵染叶片、穗部和种子,造成叶枯、穗腐和黑胚粒。一般在小麦生育后期高温多雨,病害发生流行。

7.4防治措施

(1)忌连作,可与亚麻、马铃薯、油菜及豆科植物等作物轮作换茬。

(2)用种子重量0.2%-0.3%的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

(3)喷药防治在小麦扬花期喷洒丙环唑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在小麦灌浆期至乳熟初期喷洒福美双,间隔15d。或者用三唑酮。

8.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由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地下部分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

8.1多发地区

小麦全蚀病在中国西北、华北春麦区发生普遍,北方冬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

8.2表现症状

(1)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基部叶发黄。苗期初生根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

(2)抽穗灌浆期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形成“白穗”。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

(3)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12]]

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

8.3侵染途径

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

8.4防治措施

(1)用75%的乳油ml,加20%三唑酮乳油20ml,兑水2-3kg,拌麦种50kg[[13]]

(2)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亩用50g,对水20-30L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d一次,连续喷2-3次。

参考文献:

[[1]]黄新动,赵云柱,韦加贵主编,农业绿色防控技术与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综述,宁夏人民出版社,,(12),-.

[[2]]王迪轩.小麦白粉病识别与防治[J].农村实用技术,,(第1期).

[[3]]邵振润,刘万才.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第6期).

[[4]]Very-long-chainaldehydesinduceappressoriumformationinascosporesofthewheatpowderymildewfungusBlumeriagraminis.

[[5]]吴业林.小麦白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13):84.

[[6]]张玉华著;陈淑芹编.小麦病虫害原色图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3-15.

[[7]]刘少丽.景谷冬小麦锈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云南农业,,(9):82-83.

[[8]]唐继成.小麦锈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剖析[J].南方农业,,第13卷(15):29,31.

[[9]]周玉琴,宋晓,金建猛等.小麦叶枯病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8):-.

[[10]]毕云青.云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74-7.

[[1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编.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2:-.

[[12]]安徽农学院编,植保手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07,99-99.

[[13]]韩方胜,徐军编著,粮油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09,87-90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hl/1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