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为慢性或终身疾病。其由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控制I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至最佳水平可以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糖尿病的形成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够或作用不足导致,造成胰岛素无法控制高血糖的产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了解:1.自身免疫:自身免疫若发生在胰腺,导致胰岛β细胞受到伤害,便会发生糖尿病。2.生活习惯:有糖尿病家族史,又不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贪食、肥胖、运动不足、工作压力等诱因下,机体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及时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也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3.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因为体内内分泌变化,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增高,使胰岛素功能相对不足,导致糖尿病。4.继发性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导致的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异常伴发的糖尿病,这一类糖尿病成为继发性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比较少见,在我国约占糖尿病总患者数的0.7%。我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他们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成功与否的关键。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有个体化的综合调控目标,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来综合考虑。所以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长期的过程,需要糖尿病患者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1
用药选择
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糖尿病类型、患者体型、高血糖类型、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等来选药。
如: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2型糖尿病可用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等;妊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要先治疗原发病再加上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
用什么药还要看患者的体型,如果是肥胖型患者,可用二甲双胍;瘦型患者可用磺脲类降糖药。不同患者血糖高出现的时间不同,如果餐前不高、餐后高,可用糖苷酶抑制剂加其他口服降糖药;如果餐前高、餐后更高,则要用磺脲类、非磺脲类、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另外,还要根据患者年龄选药。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1型,可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老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等下降,常出现重复用药、遗漏用药和低血糖等问题,可用一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为了防低血糖,老人还要慎用作用太强的降糖药。2
按时服降糖药
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很有讲究,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药物要在餐前30分钟服,双胍药要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要在吃第一口钣时服,格列酮类在餐前、餐后均可服用。3
漏服药物要注意的问题
漏服药可引起血糖波动,或让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漏服药该如何补、什么时间补,都很有讲究。如果漏服的是磺脲类药物,且已接近下一顿饭,就不用补了;如果是双胍类药,想起来就要及时补;如果是糖苷酶抑制剂,饭中、饭后可以补上,饭后过很长时间就不用补了;如果是一天一次的药,中午想起来可以补,晚上才想起来就不用补了,要出门或运动前不用补。4
服降糖药遵医嘱还要看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有很详细的信息,如不良反应、禁忌证的介绍,有与其他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如何保存等内容,这些信息在吃药前都应该了解。5
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有些人认为,血糖低一些总比高一些好,其实,低血糖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危害,如记忆力减退、心理疾病、痴呆、血糖难以控制,甚至会因为血糖过低导致死亡。以下这些原因可以导致低血糖:在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分泌延迟,容易发生餐前低血糖;口服药或胰岛素用量不当;进餐不定时;运动量过大,进食量小;漏服药补药不正确等。6
基础降糖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主要出现在用药的最初一两周,如果餐中或餐后服用,会大大减轻不良反应,用一段时间可慢慢耐受。二甲双胍不经肝脏代谢,所以没有肝毒性,也不损伤肾脏。二甲双胍是临床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若无该药禁忌症,其能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1]。有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表示[2]二甲双胍可成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一线药物或是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二甲双胍除了具有降糖作用之外,还可以持续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心血管风险。7
新型降糖药沙格列汀
近些年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开始受到临床的广泛,其作为一种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在临床中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
沙格列汀属于一种高效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在用餐或服用葡萄糖后,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酶,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水平升高2-3倍,其在肠道内即时分泌,加快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并且通过对胰高血糖分泌予以抑制,阻滞胃排空,而实现减少餐后血糖和HbA1c水平的作用[3]。并且该药物对患者体质量影响小,不会发生低血糖风险。参考文献:[1]李锦华,王娜.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杂志社,,36(5):-.[2]陈光明,胡艳飞,楼学勇,等.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沙格列汀或格列美脲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31(19):-.[3]吕春凤,于珮,周赛君,等.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33(3):-.审稿委员会
作者:刘海霞——辽宁医院
编辑:药小师——合理用药科普
初审:陈娟——辽宁医院
终核:刘宪军——“药科普·益万家”合理用药科普评审委员会委员
本文为“药科普·益万家”合理用药科普优秀稿件
推荐阅读
正确对待高血压,走出用药误区
打虫药怎么吃才是对的?
二甲双胍,您适合吗?
钙,您补对了吗?
常用感冒药的组成分析与合理使用
合理用药科普“合理用药科普”由提供支持,与全医院药学部合作,以“合理用药、服务大众”为核心主题,旨在为大众提供方便、准确的合理用药知识,是百姓安全用药的好帮手!长按扫码药你知道,安全用药,避免吃错药
长按合理用药科普
点“阅读原文”,进行用药风险检测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