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卡片
什么是人畜共患疾病?
人畜共患疾病是指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共同患有的、互相传播的或自然传播的疾病。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猫共患疾病的媒介有哪些?
人类通过与受感染的猫直接接触、直接接触猫的粪便(肠内人畜共患病)、呼吸道分泌物、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或其感染处的皮肤和分泌物,以及被其咬伤和抓伤,都可导致人类的感染。
01
肠道人猫共患病
猫和人之间有多种共同的胃肠道病源。
日常生活中避免喂食生肉。
生肉中可能含有弯曲杆菌、产毒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冷冻肉并不总是能杀死所有的细菌,给宠物喂生肉会导致动物粪便中潜在致病细菌增加。
肠道动物源性病原体(如弯曲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杆菌属)在粪便中传播时具有传染性,因此与受感染的猫直接接触可导致人类的直接感染和发病。
其他传染病原,如钩虫、猫弓首蛔虫和刚地弓形虫,在感染前需要离开宿主一段时间。因此,许多肠内人畜共患病是由于患者摄入了受污染的食物、水或其他环境来源中的感染源,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抚摸)自己的猫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研究将养猫作为感染弓形虫病的风险因素,但结果显示,养猫与感染弓形虫病的关联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在一项研究中还发现,经常与猫打交道的兽医人员的血清感染率会较低,这表明与猫接触不会增加他们感染弓形虫的风险。
02
抓伤、咬伤或渗出液引起的
接触性人猫共患病
大约28-80%的猫咬伤会引起患者的感染,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包括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败血性休克。
与咬伤或抓伤伤口相关的大多数需氧和厌氧细菌(例如巴斯德氏菌属,葡萄球菌属)。
存在于猫口腔、皮肤和爪子上的巴尔通氏体属(尤其是巴尔通体)是导致猫抓病、肝紫斑病、杆菌性性血管瘤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其他一些人类炎症性综合征(如多关节炎)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猫科动物疫病的原因。
在许多可以同时感染人和动物的真菌病原体中,孢子丝菌属和皮肤癣菌似乎是最常见的直接感染人类的病原体。
狂犬病在猫中并不常见,但直接与咬伤有关。
03
眼或呼吸道部位的人猫共患病
研究认为猫衣原体可能与人结膜炎有关。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猫衣原体会引起猫的轻度呼吸道疾病。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会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禽流感病毒偶尔会感染猫。但是感染流感病毒的猫很少与人类的临床疾病有关。
04
泌尿生殖道人猫共患病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对猫进行的一项小型研究中发现,当人与受贝氏柯克斯体感染的猫的气溶胶密切接触后就会感染疾病,并且在接触后4-30天会出现临床症状。人类通常会出现类似于与其他立克次氏病相关的急性临床体征,包括发烧,全身乏力,头痛,肺炎,肌痛和关节痛。
与尿液有关的主要病原体可能是猫科动物相关的人畜共患病-钩端螺旋体病。这些螺旋体可以在尿液中传播给人类并导致临床疾病。
05
经媒介传播的人猫共患病
目前有多种传染源可以通过跳蚤、虱子、蜱从猫传染给人类。
蜱类: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伯氏疏螺旋体、埃立克体、巴尔通体
蚤类:巴尔通体、猫立克次体
蚊类:犬恶丝虫
有了这些媒介,猫就有可能把病菌带到人类环境中,导致人暴露在这些病原体中。
宠主需知
1、所有有临床疾病的猫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或两次的体格检查和粪便检查。
2、在家庭环境中产生的粪便应每天清除,避免直接接触粪便,减少接触感染的可能性。
3、喂食肉类,特别是家禽类应煮熟至8成以上。
4、接触猫后,尤其是非自养的猫咪,要用肥皂水洗手后,再抚摸自家猫咪。
5、定时驱虫,定时除螨、除虱、除蚤;
6、避免猫咪共用饮食用具。
蔡博士
caiboshi
_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