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清晨,微风习习,夏日清和,读书朗朗。伴随着六月的芬芳,我们迎来了初夏的硕果,德国FOM本硕连读国际班的孩子们第一学期国内硕士预备课程圆满结课了!
然莹莹之果,来之不易。学期初,疫情阴影笼罩全国,令人乱阵慌神,国际班师生们团结一心,突破重重困难,“云端”连线,“网心”相通。五月,“疫”样得控,学子盼归,为保障教学不降准、质量不打折,国际班的教师们及时调整授课方式,重构教学设计;同学们迅速切换学习模式,投入线下课堂。在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努力下,本学期共完成9门国内硕士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除2门先导课采用集中授课方式于学期初已然结课外,7门国内硕士专业课程于本月正式结课。
《基础德语》——每种不同的语言都是一种不同的生活视角
《基础德语》是FOM本硕连读班设计与创新管理专业的同学们必学的外语课程。关于语言有这样一种说法,“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便会增加一种新的生活视角”,学完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侯宇晶副教授的《基础德语》后给人的感觉亦是如此。德国人的严谨与纪律全球闻名遐迩,侯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习德语时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在侯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原本德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们,在一学期的训练下飞速提高。她鼓励同学们采用做汇报的方式深度挖掘德国的思想文化,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一个地区背景的了解。从美食、景点、建筑、旅游业等多方面深挖学习素材,更有利于对德语的掌握与应用。此外,她还布置了大量的作业练习,语言的学习需要下一番功夫。“严师出高徒”,同学们不仅仅学到了单词语法知识,还借此更好地了解了德国文化。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对于侯老师,同学们充满了尊敬。在老师加班加点为大家补课后,大家主动关心老师,深夜提出护送老师回家,暖暖师生情让人为之动容。
《科学方法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科学方法论》是一门关于研究科学方法的理论课程,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本门课程由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秦春蓉副教授担任授课教师。秦院长以商学院最新推优的毕业论文作为案例展开讨论,以群体决策游戏为探讨方式,让同学们自由组队进行激烈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
秦老师提到,专业学术论文作为硕士毕业生的必经之路,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最后一个教学模块也重点讲述如何从标题、摘要、关键词、序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科学开展论文写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行稳而致远。”只有重于讨论,重于实践,才能让同学们完美的理解《科学方法论》课程的精髓。
《商业计划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商业计划书》是一门实践要求非常高的课程,许多人认为商业计划就是理想创业之路,应当把关于创业所有的梦想、希望、对利润的预期都塞进了一份冗长的文件中。在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寇小玲副教授的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并非如此。“你只需要一张纸,在上面详细的列出能让你的生意继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即可。”《傻瓜的商业计划书》一书的作者芭芭拉·芬德·申克(BarbaraFindlaySchenck)如是说,这也代表了寇老师对整个课程的凝练与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国际班的同学们逐渐掌握了商业计划书的基本构造和潜在逻辑,并由此向外延伸到了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对企业的运转和商业模式有了系统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寇老师鼓励大家未来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对商业计划书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创新管理》——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创新管理》是一门以组织结构和体制上的创新,确保整个组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物质、新方法成为可能的课程,通过决策、计划、指挥、组织、激励、控制等管理职能活动和组合,为社会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带头人曾璐副教授结合创新管理的相关主题,通过独具特色的思维导图方式,指引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形成系统的思维逻辑,同时让同学们自由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发言阐述观点,以训练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曾老师提醒同学们一定要以创新的思维与角度透视事物本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下,《创新管理》最后一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课堂结束后,曾璐老师和同学们依依惜别,并合影留念。
《设计思维》——设计源于生活,细节成就品质
《设计思维》这门课程对于设计者来说意义非凡。在谈到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时,艺术学院副院长龚晓雪副教授表示,设计是创新思维,是人类智力活动的表现形式,设计又源于生活,注重细节才能成就品质;而思维是无法直接教授的,掌握方法才是学习设计思维的重点。
从前期的网课教学开始,龚晓雪老师就认真的备好每一堂课,注重每一处细节,同学们对于很多不熟悉的概念有了充分的了解,对于此专业同学们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龚晓雪老师结合设计和思维两个方面进一步展开教学,同学们掌握了如何使用设计思维来制定创新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以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它们。同学们表示非常喜欢龚老师的上课氛围,没有很强的紧张感,润物于无声,通过一点一滴的渗透,大家逐渐了解到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信息与知识管理》——生有涯,而知无涯
《信息与知识管理》讲述了信息与知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并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共性与关联的方法和工具合并加以介绍;着重阐述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工作过程,及如何使用科学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方法实施实际任务。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贵容副教授作为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案例启发同学们发散思维,课堂效率高,课堂内容丰富。在课堂中,她与同学们面对面的分享交流,在知识的熏陶下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最后一堂课,她与同学们依依惜别,对同学们日后的生活给予了很大的期望以及鼓励,提出了很多过来人的建议。在刘老师的课堂里,同学们受益匪浅,课堂中不仅了解到信息与管理有关的知识,还获取了很多的拓展延伸。在案例中领悟专业知识,从小米到盛大再到最后移通的四位一体和智能化管理,同学们深深的感悟到学习之路,任重而道远。
“停课不停学”,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师生们无惧在逆风中破茧,做到女娲补天的精细牢固,做到精卫填海的持之以恒,黑夜白昼,不停留。老师们努力备好每一次课,出色完成每一次课堂教学;同学们用心感悟,勤奋刻苦,不断提升自我。
寒来暑往,在求学的过程中,面对诸多困难,师生们或许会挫伤,会心痛,但依然奋勇去战斗。这是终点,更是起点!
最后,期末将至,祝愿同学们考试顺利,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稿件来源: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