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M病的临床表现

NTM病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表现与结核病相似,主要侵犯肺脏,在无菌种鉴定结果的情况下,可长期被误诊为结核病。NTM病冈感染菌种和受累组织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1.NTM肺病:NTM肺病最为常见,近年来引起肺部病变的NTM菌种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菌种有MAC、脓肿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次要菌种有堪萨斯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戈尔登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猿猴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和嗜血分枝杆菌等。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人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为常见。大多数患者肺部已有基础疾病,如COPD、支气管扩张症、囊性纤维化、尘肺病、肺结核和肺泡蛋白沉着症等,部分患者原有脊柱侧弯、漏斗胸和二尖瓣脱垂等。NTM肺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极为相似,全身中毒症状等较肺结核轻。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有的人没有明显症状,由体检发现;有的人已进展到肺空洞,病情严重;多数人发病缓慢,常表现为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也可有急性发病;可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气急、盗汗、低热、乏力、消瘦和萎靡不振等症状。

X线胸片显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的薄壁空洞,而纤维硬结灶、球形病变及胸膜渗出相对少见。病变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胸部CT,尤其是高分辨CT可清楚显示NTM肺病的肺部病灶,可有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空洞(尤其是薄壁空洞)影、支气管扩张、树芽征、磨玻璃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表现,且通常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由于NTM病程较长、肺组织破坏较重及并发症的存在,一般NTM肺病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减退较肺结核更为明显。

2.NTM淋巴结病:NTM淋巴结病多见于儿童,是儿童中最常见的NTM病。近年来,NTM淋巴结病呈增多趋势,其发生率已远远超过结核性淋巴结炎。近50年来,引起NTM淋巴结病的菌种发生很大的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以瘰疬分枝杆菌最为常见,随后被MAC所取代。近年来嗜血分枝杆菌引起的NTM淋巴结病快速增加,主要菌种为MAC、嗜血分枝杆菌,次要菌种为瘰疬分枝杆菌、猿猴分枝杆菌、戈尔登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玛尔摩分枝杆菌。儿童NTM淋巴结病以1-5岁最多见,10岁以上儿童少见,男:女之比为1:1.3~2.0。累及部位最多的是上颈部和下颌下淋巴结,耳部、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也可受累,单侧多见,双侧少见。大多数患者无全身症状和体征,仅有局部淋巴结受累的表现,无或有轻度压痛,可迅速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分枝杆菌抗原皮肤试验对儿童淋巴结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多数NTM淋巴结病患儿的PPD试验结果呈弱阳性,而NTM抗原试验为强阳性。颈部增强CT显示,非对称性肿大的淋巴结中央密度减低,边缘强化,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较轻。

3.NTM皮肤病:NTM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病变。引起皮肤病变的主要菌种有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次要菌种有嗜血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MAC、土地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等。太平洋萨塔万岛10%的人口均患有一种慢性皮肤病,在年证实为海分枝杆菌皮肤病。局部脓肿多由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引起,多发生在针刺伤口、开放性伤口或骨折处,往往迁延不愈。医院内发生的皮肤软组织NTM病也常由这3种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引起。溃疡分枝杆菌可引起皮肤感染(Bumli溃疡)。海分枝杆菌可引起游泳池肉芽肿和类孢子丝菌病,堪萨斯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和嗜血分枝杆菌可引起皮肤播散性和多中心结节病灶。

4.播散性NTM病:播散性NTM病主要见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最多见于HIV感染的个体。引起播散性病变的主要菌种有MAC、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次要菌种有偶发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猿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隐藏分枝杆菌和日内瓦分枝杆菌等。在血CD4+T细胞10×/L的HIV感染者中约40%可发生播散性NTM病。HIV感染合并播散性NTM病的患者平均CD4+T细胞25×/L。播散性NTM病也可见于肾脏或心脏移植、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和白血病等免疫功能受损者,其NTM病主要由脓肿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引起,其次为MAC、堪萨斯分枝杆菌和嗜血分枝杆菌等。播散性NTM病也可累及免疫功能正常者。播散性NTM病可有淋巴结病、骨病、肝病、胃肠道疾病、心内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等,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其他感染不易区别。最常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多有进行性的体重减轻、夜间盗汗;胃肠道症状有轻度腹痛甚至持续性腹痛、不易缓解的腹泻和消化不良等;不少患者可有腹部压痛及肝脾肿大等体征,部分患者可有皮下多发性结节或脓肿。实验室检杏显示全血细胞减少,CD4+T细胞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升高,可有肝功能异常,血液、体液、粪便、骨髓、淋巴结穿刺活检物和上消化道内窥镜抽吸液涂片或培养的抗酸染色多为阳性。

5.其他NTM病:NTM可引起滑膜、滑囊、腱鞘、关节、手深部、骨和骨髓病变,以海分枝杆菌和MAC引起的为多.其次为脓肿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土分枝杆菌可引起手或腕部的滑膜慢性病变;次要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riviale)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病;偶发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可引起牙龈病变;MAC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偶发分枝杆菌可引起眼病;林达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linda)可引起胃肠道疾病。

资料来源: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8月第35卷第8期。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by/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