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
草莓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属于高经济价值的反季节水果,种植收益高,近年来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年全国草莓面积已超万亩,产量超万吨,其中山东(潍坊、烟台)、辽宁(丹东)、安徽(长丰)、江苏(句容、奉化)、四川(双流)、浙江(建德)等是草莓生产大省(地区),草莓可以说是“小水果、大产业”。但草莓产业存在着上市时间偏晚、品种比较单一、连作障碍、病害严重等难题,尤其是灰霉病、炭疽病和红中柱根腐病等发生逐年严重,通过专业统计数据表明,草莓农药市场近几年成长迅速,杀菌剂约占60%,年至年,年复合成长率达到16%以上,杀菌剂达到了30%的成长率。
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一旦发生容易导致草莓减产。灰霉病因其生存能力强、致病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令种植户头痛不已,灰霉病病菌用不到10天的时间,就会将一颗鲜活的草莓变成了一团带毛的烂泥。传播途径
灰霉病主要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以及虫害等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相互接触引起再侵染。症状表现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器、果实。叶片:初始阶段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大,呈现不规则形状;如果湿度大时,病部叶片背面有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死亡。
花器:花瓣和萼片染病后变褐,后扩展为不规则病斑,严重时枯死;还有一种情况,在大棚草莓中发生较多,萼片染病后呈暗红色但不出现霉层,可使幼果停止发育,形成僵果。果实:幼果至成熟果实皆可染病,湿度大时腐烂变软,遍覆霉层;干燥时,呈干腐状僵果,提早脱落。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灰葡萄孢为主
侵染过程:草莓灰霉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可借风、雨水、灌溉水等在植株上进行传播,由于该菌偏好“甜、嫩”,所以草莓花果期是发病高峰期。
适宜发病条件:连阴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气,温室内空气湿度长时间处于90%以上,田间积水,栽培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等,往往草莓灰霉病发生较重。
用通风的办法使空气湿度保持60%以下,但要注意减小湿度应先以保温为原则,叶片吐水说明湿度较大,可以通风及时控制湿度。草莓进入花期后,白天棚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5°C以上,夜间控制在12°C以上。
防治措施
为了解决灰霉病的防治问题,山东恒利达经过不断的助剂筛选推出一款可以安全高效防治灰霉病的产品——恒盾(全国唯一登记证件)。
恒盾(40%嘧霉·多菌灵悬浮剂)是一款用于灰霉病专项防治的产品。嘧霉胺:对灰霉病原具有高活性,作用机理为抑制真菌生长必需的蛋氨酸生物合成。与常见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在植物体内迅速传导分布。多菌灵:具有优异的内吸保护性能,干扰病菌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杀灭病菌,阻断传染。
两者按1:3的黄金组合复配,防效高、安全性高,喷施后能迅速穿透作物叶片,对蜡质层较厚的作物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对灰霉病具有高活性、强内吸、强保护的特点。恒盾采用山东恒利达公司第三代悬浮剂生产工艺,三重研磨,纳米级粒径,能更全面细致展布,有效提高防效。
恒盾经过市场检验,对草莓灰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双效内吸,快速除霉,花期亦能使用,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
使用方法
在病害初发期使用本品20克/桶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