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
幼苗:幼苗发病时多在叶尖发生,由叶缘向内“V”字形扩展,水渍状腐烂,引起叶片发黄枯死,可扩展至幼茎,并腐烂缢缩,表面生少量灰霉。重发田块的幼苗成片死亡,严重时造成毁棚(下图所示)。叶片:叶片发病产生“V”字形病斑,多由病菌从边缘侵入形成。另一种为从叶片内部发生的近圆形病斑,有明显轮纹,后期病斑易破裂,病部易破裂、腐烂,长出灰色霉状物(下图所示)。
茎秆:初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后呈淡褐色、腐烂,病斑绕茎、枝条扩展一周,上端枝叶萎蔫枯死,病部生灰白色霉状物(下图所示)。
花器:先产生褐色小斑点,致花瓣呈褐色腐烂,花丝、柱头随之变褐,后花梗与茎相连处沿茎扩展蔓延产生灰色病变。上密生灰色霉层,花瓣易脱落(下图所示)。果实:以门椒和对椒为甚,在幼果顶部或蒂部形成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凹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状灰色霉层。果实染病后有时还出现花脸型病斑,病斑初期为圆形,直径1~2mm,外缘白色,有晕圈,中间有黑色小点,病斑中央凹陷,后病斑融合凹陷,果面呈干腐状。
发病规律
辣椒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越冬后遇适宜条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借气流、露滴传播。
病菌在2℃~31℃范围内均可发育,发育适温为20℃左右,90%以上的相对湿度,并喜弱光,所以棚室冬春季栽培容易发病。
因为灰霉病为弱寄生菌,植株长势弱容易发病,病势较重。过于密植,氮肥施用多或不足,灌水量大,管理粗放,通风排湿不及时,均能使病害加重。防治方法
实行2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控制温湿度,防止病害发生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
初见发病,要趁病部尚未长出灰霉之前,摘除病叶病果运出室外深埋。
选择等具有内吸功能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恒盾(40%嘧霉·多菌灵悬浮剂)是一款用于灰霉病专项防治的产品,其主要成分嘧霉胺、多菌灵有以下特点:嘧霉胺:对灰霉病原具有高活性,作用机理为抑制真菌生长必需的蛋氨酸生物合成。与常见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能在植物体内迅速传导分布,施药后2小时即可杀灭侵入作物体内的菌丝。
多菌灵:具有优异的内吸保护性能,干扰病菌细胞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能深入植物内部追杀病菌。
工艺:两者按1:3的黄金组合复配,防效高、安全性高,喷施后能迅速穿透作物叶片,对蜡质层较厚的作物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对灰霉病具有高活性、强内吸、强保护的特点。恒盾采用山东恒利达公司第三代悬浮剂生产工艺,三重研磨,纳米级粒径,能更全面细致展布,有效提高防效。
使用方法:恒盾20克(一小瓶)兑水30-40斤均匀喷雾。
使用作物:辣椒、黄瓜、番茄、莴苣、草莓、韭菜、菊花、葡萄、柑橘、西瓜、油菜等。
温馨提示:豆角、茄子、苦瓜、桃树、樱桃不推荐使用。其他作物应小范围试验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