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

白癜风用什么治 http://m.39.net/pf/a_4929171.html

玉米丝黑穗病又叫乌米、哑玉米、灰包等,是一个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种植区普遍发生,尤以北方春播区,西南丘陵山区和西北灌溉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田间发病率2%~8%,个别地块可达60%~70%,减产损失很严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发病原因

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

土壤带菌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2-3年,玉米播种后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发芽,在玉米4叶前都可以侵入,并达到生长点,随着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然后产生大量的冬孢子越冬。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的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量地块易发病;沙漠地和墒情好的旱地发病轻。

其次是粪肥,再次是种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二、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一旦发病,通常是全株颗粒不收。一般在出穗后显症,有些是在苗期就会显症,在4-5叶上升1-4条黄白条纹;另一种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还有兼具前两种症状或6-7片叶显症。

发病植株一般比正常植株稍矮且细。多数病株雌穗发病较多,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细,近似纺锤形,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包。初期苞叶一般不破裂,黑粉也不外露,后期苞叶破裂,散出黑粉。病株多矮化,分蘖增多。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杂交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

2、土地轮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适当迟播,提高播种质量。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施用净肥,有机肥要充分堆沤发酵。

3、药剂防治。坚持在播前用药剂处理种子,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是按药种1:40比例药剂拌种或选用含防治丝黑穗病药剂包衣的种子。

4、拔除病株和摘除病瘤。早期发现病株、病瘤,在病穗白膜未破裂前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彻底拔,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减少病菌源。

以上就是对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种植户们要引起重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l/1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