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皮肤病11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皮肤病(11)

医院

余音,阎衡,冯林,张颖,郝进,刁庆春

51岁男性,左小腿红斑、结节、溃疡20+年

PE:

左小腿多发增生性结节、溃疡,表面脓性分泌物。

您的诊断?

1

深部真菌病?

2

皮肤结核?

3

其他?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角化过度,表皮显著向下增生肥厚,形成假上皮瘤样;真皮内可见坏死、中性粒细胞性脓肿、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及混合炎细胞浸润。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化脓区域可见厚壁的棕色孢子,即硬壳细胞。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肉芽肿区域可见厚壁的棕色孢子,即硬壳细胞。

真菌培养鉴定:(裴氏)着色芽生菌。

着色芽生菌病

指一类由暗色真菌所致的感染,该病的特征是在组织中可以找见暗色的硬壳细胞。

临床表现上,感染者多为成年男性,多见于农业工作者,感染主要发生于外伤部位,好发于下肢远端及足部,为进展缓慢、迁延不愈的斑块和疣状结节,继发感染时可见溃疡及分泌物,通常不侵犯皮下组织或远处播撒。

着色芽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裴氏着色霉。以硬壳细胞(硬壳小体)为特征,硬壳细胞为圆形或卵圆形、棕色、厚壁的真菌细胞,不出芽,是介于酵母细胞和菌丝之间的一种表型,具有横向和纵向分隔。硬壳细胞的存在也是疾病慢性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

组织病理下,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特征性的混合性(真菌性)肉芽肿,在巨噬细胞内或外可以找见硬壳细胞,具有诊断意义。另外也可见到暗色的菌丝、表皮排除真菌现象及真皮内纤维化。真菌培养为诊断的金标准。

着色芽生菌病:53岁男,右小腿疣状斑块7年。

鉴别诊断

1

皮肤结核

2

其他深部真菌及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皮肤结核

本病需要与接种性的皮肤结核进行鉴别。后者开始为质硬小结,表面疣状角化,其后缓慢发展成匍行性不规则的红棕色疣状斑块,质地坚实,也可见渗出,迁延不愈。

病理下可见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具有诊断意义,不可见孢子(硬壳细胞)可与着色芽生菌病鉴别。

皮肤结核

右大腿的浸润性红斑30年,增大伴破溃1年。

组织病理:表皮不规则增生,真皮中上部可见淡染的上皮样细胞区域和深染的致密炎细胞区域。

组织病理:高倍镜示结核性结节,部分结节中央有轻微的干酪样坏死。

其他深部真菌及非典型分支杆菌感染

如孢子丝菌、毛霉、曲霉病、鸟分枝杆菌等,也可表现为类似的结节、斑块、坏死、溃疡。固定型的孢子丝菌病可表现为缓慢进展的疣状斑块,毛霉病通常病程迅速,曲霉病及分支杆菌感染通常好发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微生物的辨认和鉴定尤为重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及病原学检查结果。与本病的区别在于:孢子丝菌在传统染色下不易发现,PAS染色下可见较小的圆形和卵圆形的孢子;毛霉在HE下常能见到粗大的菌丝,不分隔,呈90°分枝;曲霉菌丝纤细,分隔,且为规则的锐角分枝;分支杆菌感染在抗酸染色可找到短棒状杆菌;而着色芽生菌常常在HE下就能找见特征性厚壁棕色孢子。

毛霉菌病

腿部的多发溃疡性皮损,伴剧烈疼痛,表面结黑色痂壳。本病常进展迅速。

毛霉菌病

在HE染色和真菌特殊染色下均能看到粗大的菌丝,不分隔,呈90°分枝,常侵犯血管。

孢子丝菌病

右手腕红斑、溃疡、结痂4月,加重伴疼痛1月

孢子丝菌病

表皮不规则增生肥厚,真皮全层见密集的混合炎细胞浸润,可见上皮样细胞团块及多核巨细胞。

PAS染色:肉芽肿区域内见较小的圆形、卵圆形孢子。

结语

着色芽生菌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为进展缓慢、迁延不愈的斑块和疣状结节,可有破溃及分泌物渗出,病史常以年计。组织病理下在混合性(真菌性)肉芽肿内找见硬壳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生物学培养和鉴定是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准确的依据。手术切除为早期、局限性皮损的首选治疗方法,广泛分布的皮损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的抗真菌药物联合物理治疗证实有效。

Thankyou

大美重庆欢迎你

欢迎大家一起学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w/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