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诺卡菌致女性前臂皮肤溃疡1例

近期,美国Piette教授等介绍了1例巴西诺卡菌致前臂皮肤溃疡的患者,发表在近期JAMADermatology杂志上,现介绍如下。

基本病史

患者女性,50余岁,患有细菌性肺炎,因前臂溃疡2周就诊皮肤科,发病前曾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住院治疗。心衰治疗后数天,患者右前臂远端疼痛性溃疡形成,溃疡位置邻近住院期间外周静脉导管置管处。

体格检查示:患者右前臂溃疡性斑块伴红肿结痂(图A所示),右侧肘窝红色结节,大小1-2cm。另外,患者称住院期间曾回家打扫过鱼缸,接触过宠物猫,修整过仙人掌,否认近期有过出游,无免疫抑制剂用药史。

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及真皮层可见明显中性粒细胞炎症浸润,伴组织坏死(图B所示),革兰氏染色示多处丝状革兰氏阳性菌(图C所示),Ziehl-Neelsen氏抗酸染色、费特(Fite)氏抗酸染色、高碘酸-Schiff染色结果均为阴性,细菌培养示巴西诺卡菌阳性。

图.患者皮损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诊断

巴西诺卡菌皮肤感染

治疗

甲氧苄氨嘧啶mg,联合新诺明mg,1日2次,3周随访内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学习

原发性诺卡氏菌皮肤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巴西诺卡菌,多见于继发皮肤外伤,尤其是创口伴植物或土壤污染。

临床表现分为3种类型,第1类为放线菌性足菌肿,典型表现为足部受累、化脓性结节破溃伴窦道形成,组织学检查可见硫磺样颗粒。第2类为浅表性皮肤病,感染仅局限于表皮层。第3类为淋巴管炎,典型表现为创口周围红肿或化脓性结节,并蔓延至邻近淋巴结,潜伏期为1-6周。

临床上需要鉴别诊断的致病菌主要有申克孢子丝菌、海分枝杆菌、利士曼原虫,其他还包括土拉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类鼻疽杆菌、炭疽杆菌、地方性真菌以及牛痘病毒等。另外,上皮样肉瘤等肿瘤也会有类似表现。

星状诺卡氏菌或可导致皮肤感染,但在美国以全身性疾病更为常见,尤其是免疫抑制的人群,首先表现为肺部疾病,随后为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受累。

诺卡氏菌属为一类分支丝状的革兰氏阳性菌,少部分抗酸染色呈阳性,因此诊断可依据组织活检及细菌培养结果。一线治疗药物包括复方新诺明,1个疗程至少为期3个月。其他药物包括阿米卡星、二甲胺四环素、亚胺培南、三代头孢、利奈唑胺等,通常预后较好。

编辑:罗妍

赞赏

长按







































鍖椾含甯備腑鍖荤櫧鐧滈鍖婚櫌
鍝鐧界櫆椋庤兘娌绘剤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w/6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