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粉病,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从大田到大棚,从菜园到果园,可以说有作物的地方,多半有它的身影。作物一旦染上白粉病,发展快、根难除,往往造成严重的影响。
眼下正值春夏之交,各地气温上升较快,昼夜温差较大、栽培环境干湿变化比较频繁,极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抓紧做好预防工作。
这些年,白粉病祸害过的作物
一般来说,不同植物上的白粉病病菌属是不同的。大多数白粉病病菌只能侵染一种寄主植物,只有少数白粉病病菌能够侵染多种寄主植物。但不论是哪一个属,引起的病害在基本症状表现上很相似。
瓜类白粉病
为害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蔓次之,一般不侵染瓜条。
叶片染病初始在叶片背面或正面产生白色粉状小园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霉斑。
随着病情发展,病斑连接成片,布满整张叶片,受害部分发现褪绿和发黄,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的小黑点。
最后白色粉状霉层老熟,变成灰白色。发病严重时,病叶组织变为黄褐色而枯死。
高湿条件下,病菌也可以侵染茎蔓和花器,产白色粉斑,症状与叶片类似,病斑较小。
发病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秋植黄瓜9月下旬至11上中旬也有发生
草莓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在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
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发病盛期:2月下旬至5月上旬;10下旬至12月
葡萄白粉病
为害症状:可侵染葡萄所有的绿色组织。
叶片被害时,呈现大小不等的褪绿斑块,之后产生白色粉状物覆盖在病斑上,后期粉斑下的叶表面呈褐色花纹,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有时在病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幼叶感病后常皱缩、扭曲,且发育缓慢。穗轴感病后组织变脆、易断。
幼果感病,果面布满白粉,果粒易枯萎脱落,有的果面出现黑褐色网状花纹。病果停止生长,畸形、果肉质地变硬、味酸,果粒易开裂引起腐烂。
发病盛期:葡萄开花后至幼果期
苹果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苹果树的嫩枝、嫩叶,也可为害芽、花及幼果。
染病后,顶端叶片和幼苗嫩茎产生灰白色斑块,如覆盖白色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全叶,病叶萎缩,渐变褐色而枯死。
新梢顶端被害后,展叶迟缓,抽出的叶片细长,呈紫红色,顶梢扭曲,发育停滞后,在病斑上,特别是在嫩茎及腋间,生出很多密集的黑色小粒点。
发病盛期:4~6月为主,7~8月高温季节病情停滞,8月底在秋梢上再度蔓延为害
豆类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蔓和豆荚。
叶片发病,初期在背面产生圆形的黄褐色小斑,后扩大为不规则的紫色或褐色病斑,并在叶背或叶面产生白粉状霉层;后期病部霉层老熟,呈灰褐色,霉层间产生黑色小点。
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沿叶脉扩展成粉带,叶面也出现病斑,颜色由白色转为灰白色至紫褐色,并遍步全叶,最后导致叶片迅速枯黄脱落。茎蔓和豆荚染病,产生白粉状霉层,可使茎蔓干枯,豆荚干缩。
发病盛期:5~11月均有发生
辣椒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不久连成一片。
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为灰白色,相对来讲,叶片背面发病更重些。
辣椒白粉病背面产生的是白色粉状物,而不是霉层,并且病斑密布,严重时全叶变黄脱落,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及品质。
发病盛期:6~10月均有发生
白粉病都有些啥特点?
寄生能力强
白粉病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寄主植物的器官表皮越薄嫩,白粉病的发生几率和被害程度就越高。
分生孢子发达
白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特别发达,且大多数分布在被侵染部位的表皮外面,在温湿度和营养条件合适的时候,分生孢子和菌丝萌发形成芽管侵入进寄主表皮细胞之间,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细胞的营养。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寄主植物的表皮层附近分布最多,而在被害部位的深层病菌数量则很少。
分生孢子形成与萌发对环境的需求不同
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萌发的时候则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所以,雨后转晴或昼夜温差较大的闷热天气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此外,保护地栽培时,光照弱、通风差、空气相对湿度偏大,特别是修剪不合理的,白粉病往往发生得比较重。
白粉病防不住问题出在哪?
治疗的时间太迟
在白粉病发生的初期,也就是叶片上的白粉斑点在1~3毫米大小时,要及时跟上药剂治疗,一旦病斑扩大,一方面是大量的白粉孢子已经成熟,会造成快速扩散,二是叶片内细胞的营养已经被白粉孢子榨干,抗病能力大大下降。当病斑扩大或大面积暴发的时候,受大量叶片的阻挡,药剂难喷均匀,防治起来难度就大了。
持续用单一药剂
本身白粉病病菌就很容易产生抗性,而许多农户防治白粉病的药非常单一,往往一种药剂多次使用,这样一来病菌抗药性只会更强。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安全、又高效、还不易产生抗性的产品呢?
药剂推荐
特基灵(40%甲硫·氟菌唑悬浮剂)是浙江新农最新推出的又一优秀产品。
产品信息成分:10%氟菌唑·3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规格:25g/袋、g/瓶
优势基因高效广谱
?氟菌唑、甲基硫菌灵全部采用进口原药,配方唯一;
?预防+治疗解决白粉困扰,对抗性白粉病效果优异;
?良好的内吸向上传导性和渗透性,对作物全面保护;
?双重杀菌,突出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效果,兼治锈病、炭疽等病害;
绿色安全
?不伤果、不伤花;
?对作物生长无抑制,具有良好的作物保健功能;
?抗性风险极低,在不利条件下依然安全性高;
?良好的环境/生态友好性(水性化环保剂型);
未进行多方位综合防治
在适宜条件下,白粉病菌繁殖量大,分布广泛,不易打住。所以药剂防治要赶早,同时在发病前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水肥、及时修剪、改善通风透光等创造一个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发展的环境。而在保护地白粉病发生时,除喷药外还可结合熏蒸,调控好温室度等,来缓解病害的蔓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