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坦培拉作品的特性使然,导致坦培拉艺术品是霉菌高发的一类作品,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将会从三个方面来为大家讲解坦培拉作品如何预防作品感染霉菌以及如何简单处理已经受到感染的艺术品。希望能对各位将要创作坦培拉作品的画家以及有坦培拉作品的画家,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大致了解一下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合适的温度,适宜的水分,足够的营养供给以及必要的空气。那么不难看出,在完成坦培拉作品的绘画过程中,正好提供给了霉菌生长的完美条件。排除不可干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的条件唯有足够的营养供给和必要的空气;那么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两方面入手,来解决一直困扰着各位画家的疑惑:绘画作品如何防腐?
再综合一些热心朋友提供的发霉作品和放大镜观测图片,高频率出现的霉菌大部分为放线菌属。
霉菌污染的危害:大部分微生物在艺术品的表面上生长。在古代蛋彩画的防护涂料中,树脂清漆和某种程度上的清漆会受到霉菌和细菌的影响。微生物对大多数硬质树脂(柯巴,虫胶)呈惰性,而软质树脂(达玛,马蒂和松香)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感染。通常,在旧作品的覆盖层中会存在着细微的裂缝,而空气中始终存在霉菌孢子。微生物深入到艺术品中,破坏了其结构,衍生了其新陈代谢的产物:主要是有机酸和一些有色物质。后者导致颜料层变形,而有机酸则会促进酸水解,在有机酸的影响下,一些有机颜料的颜色会改变。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诸如茜素,骨黑,含有氧化铁的棕色和红色颜料等色素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影响,而锌,钛和铅白对它们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至于蛋彩画颜料,鸡蛋的蛋黄在分解时很容易被微生物吸收,黏合剂(特别是阿拉伯胶,经常用作黏合剂)作为植物来源的碳水化合物不包含氮源,因此含量更多。慢慢地受到微生物的影响。另外,对艺术品的损坏程度取决于颜料层的物理性质:柔软的图画表层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影响。渗透到基底中的霉菌和细菌利用了基底黏合剂:鱼胶,兔胶以及增塑物质(譬如:甘油和蜂蜜)。鱼胶和兔胶的主要成分是复合蛋白物质胶原蛋白。微生物使用蛋白水解酶水解粘附蛋白,该粘附蛋白首先变成蛋白ept,然后变成容易被微生物吸收的氨基酸。由于微生物利用粘合剂,基底会碎裂,并且会出现色层的膨胀和皲裂。在基底填充剂中,白垩和石膏具有一定的的抗真菌作用,但是并不完全有效。了解完特性后,我们将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当然,也不完全所有的霉菌都是这类属,这里选取个例为大家进行展示,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
且可以发现,大部分霉菌生长在作品表面,只有极少数从内部开始腐败。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行处理。处理办法我们首先讲解在坦培拉作品创作期间如何进行:制作基底,制作绘画乳液媒介。
制作基底的时候,在熬制鱼胶或者兔胶的时候,添加五氯酚钠,可以有效抑制霉菌在作品内部的生长。添加比列为干胶质量的1%(99克干胶;1克五氯酚钠)。或者在制作好的基底表面覆盖一层五氯酚钠乙醇溶液,比列为五氯酚钠1%+乙醇溶液70%+水29%,制备方法为五氯酚钠先在水中溶解后再添加入乙醇溶液。从内部抑制霉菌生长,可以较好的应对在各种环境中保存的坦培拉作品。其二是在制作坦培拉绘画乳液媒介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蒎烯+吗啡啉的组合溶液来抑制。比列为蛋黄水乳液(1颗蛋黄混合等比例重量的水)1份+蒎烯1份+吗啡啉0.01ml(1颗蛋黄的量)。制备方法为:将蛋黄与蒸馏水充分搅拌混合后,静止至泡沫消失后,缓慢搅拌加入蒎烯和吗啡啉。通常制作完成后,应当立即使用,也可冰箱密封冷藏一夜,第二天继续使用,但不建议使用时间超过3天。当然,在进行创作的绘画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不在工作室内吃东西,杜绝食物残渣的产生。
当然在更大多数的情况中,都是已经产生了霉菌的情况,接下来就为大家继续讲解:当我们发现作品出现霉菌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的进行处理,预防二次生长。
在我们将藏画拿出来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画面表面长有霉菌菌斑,首先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检查其余藏画是否被感染长有霉菌,然后我们需要将已经生长有霉菌的作品单独隔离出来,接下来,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自己尝试去清除霉菌,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自己简单清除霉菌。(仅限于表面生长霉菌)
准备工具包括:清除液,脱脂棉,竹签,手术刀,酒精灯(或者蜡烛),无水乙醇,橡胶手套,口罩。
1:配戴好相关防护设备。
2:将长有霉菌作品平放至干燥的工作台,使用火焰炙烤后的手术刀将菌落凸起部分刮除。(该步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保持手臂水平平稳操作)
3:将脱脂棉缠绕至干净的竹签上,沾取无水乙醇清理菌落。(在进行这步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脱脂棉不可反复清理霉菌部分,当有菌落被清理下来后,需要及时更换,以免二次污染)
4:稍微干燥后,使用脱脂棉沾取清除液,采取画圈方式,从菌落部分四周向内部清理残余部分(在进行这步操作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一点,即尽量使清除部分从大到下,在大范围操作的时候尽量少量多次清理)
最后,在清洁完成后,静置一夜,待清除液残留挥发后,覆盖一层保护层即可。
友情提示:霉菌是人类各种真菌疾病的原因(肺部肉芽肿性坏死和空腔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化脓,皮肤和指甲的皮炎)。鉴于艺术品的微生物组包括许多病原体形式的细菌和霉菌,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在处理被霉菌感染的作品时,需要注意双手:如果手指,手掌或者手臂有新的伤口,则应该使用医用绷带小心地将伤口包裹后再进行工作,以防止被霉菌感染。最好的停止工作。
2.在处理完成受霉菌感染的作品后,需要用肥皂洗手3-5遍并脱下工作服清洁。
3.严禁在受感染的工作场所附近吃东西或存放食物。
4.工作环境必须保持通风,且无杂物堆积。
其实不难发现,大部分产生霉菌的艺术品保存环境都在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如若在无法改变保存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房间消毒灭菌处理,常规的医用消毒剂可以消除大部分霉菌,但是经过检测发现,使用常规消毒液过后,艺术品如果使用过动物胶作为黏合剂,部分则会出现皲裂和剥落,少部分不稳定的颜料会发生变色。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毒性相对低,且市面上常规能购买到的溶剂进行喷雾使用。我们可以使用含有:二甲基烷基苄基氯化铵(苯扎氯胺)的溶液对蛋彩画(坦培拉)进行消毒。它是粘稠的棕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醇。当前以活性物质含量为45-50%的浓缩水溶液的形式获得。对于去除霉菌残留,建议使用酒精或3-4%的水-酒精溶液。应将6-8%浓度的溶剂溶解在50ml乙醇中,然后添加50ml水稀释。(上篇文章中提过的季胺盐也可以在此处使用)未阅读过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连接阅读:??????
绘画基底防蛀防腐(了解预防及处理)
以上操作步骤需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且佩戴好相应工具的情况下可以自主操作。
特别感谢提供参考照片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和观看,有疑惑或者寻求帮助的画家,可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