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放线菌
海洋放线菌菌体为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最简单的为杆状或具原始菌丝。
?特点
?菌丝直径与杆状细菌差不多,大约1微米。细胞壁化学组成中亦含原核生物所特有的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几丁质或纤维素。革兰氏染色阳性反应,极少阴性。
注:海洋中的放线菌多半来自土壤或生存在漂浮海面的藻体上
分类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丝和孢子丝三种。
营养菌丝营养菌丝又叫初级丝体或一级菌丝体,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营养物,故亦称基内菌丝。营养菌丝一般无隔膜,即使有也非常少;直径0.2-0.8微米,但长度差别很大,短的小于微米,长的可达微米以上。气生丝气生菌丝又称二级菌丝体。营养菌丝体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间的菌丝为气生菌丝。孢子丝孢子丝当气生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又名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孢子丝的形状和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随菌种而异。?用途
?1、海洋放线菌是适应性非常强的分解菌,能够耐高温、高压、高盐、低营养的作用,无毒副作用。
2、分解水中难以转化的有机质,保持水体中菌藻的平衡,分解,裂变迅速,2-5分钟繁殖一代,分解同时,起到净水功能。
3、抗菌作用靶点对肿瘤细胞和耐药致病菌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
4、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解毒、抗肿瘤、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5、降解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并转化为藻类需要的养分,提高有益藻类光合作用,增加溶氧量,稳定PH值,营造肥、活、嫩、爽水色。
6、该菌株进入养殖动物肠道,他产生外酵素能提高饲料利用率20-35%,同时能提高动物的肠道消化功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