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捐助霸州“熊猫血”男童的书画义卖活动,即将于6月25日周六,在市政府大楼宣传部会议室举办。敬请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单位负责人等积极报名参与,一起为救助熊猫血男童而贡献力量!
报名咨询张先生
本活动由霸州市市委宣传部主办,霸州协办
稀罕真稀罕,武将台网友在自家门口菜园里发现一堆“六眼怪物”,谁都没见过。六只橘红色的“眼睛”长在鹌鹑蛋一样的物体内,表面却软软的,又像小蘑菇。过了一天,小怪物里竟冒出一截棱柱状物体,头上伸出几条鲜红的“小舌头”。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的网友应该觉得眼熟,去年8月份,南孟东北岸村一村民就发现了类似物种,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后,终于知道这是五棱散尾鬼笔,一种罕见真菌。没想到,在武将台再次有所发现。
据网友描述,他家门口有个小菜园,种些西红柿之类。6月20日早晨7~8点,网友正蹲在菜园里拔草,突然看到土里冒出一堆儿白色小球,还以为是种鸟蛋。他一边奇怪“怎么会有鸟蛋”,一边靠近扒拉掉上面的泥土,发现并不是蛋类。白色的表皮摸上去有些软,又像小蘑菇。网友好奇心起,小心铲开几个,里面的东西让网友既吃惊又疑惑。
只见小球横切面中,六个橘色条状物集中在一起,称六角星形状,更像六只眯缝着的小眼睛。小球其余空间被一种胶状物质填满,摸起来也是软的,整个一个小怪物。网友从没见过这东西,小心挖出几个小球,从中间片开,里面都有六只橘红色“小眼睛”。把小球整个表皮剥开,出来一整块橘色棱柱状物体,特别像迷你版的杨桃,不过颜色、瓣儿数不一样。
网友给家人、邻居们看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什么。菜园里还有几个这样的小怪物,网友像知道它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就没有都挖出来。第二天,网友又有新发现,小球里长出了“小舌头”。大部分呈淡粉色,头儿上是猩红,整体保持棱柱形状。有的头上的猩红部分张开,开了“花”。这东西还有一股腐臭臭味儿,专门吸引大苍蝇。鲜艳漂亮的颜色配上恶心的苍蝇,也太不协调了。
网友问遍周边的人,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特意将照片发给我们,寻求答案。看到照片时,编辑部有人惊呼“五棱散笔”!原来去年咱就报道过该物种,在南孟东北岸村,就有个相似物种,不过长着五个棱,特别的长相立即被人认出来。根据中科院的科普解释,该物种为棱柱散尾鬼笔,像沾了墨倒立的笔,只是这笔有数个棱,同样为4-5棱,多为5棱(武将台发现的为6棱),通常也被称为五棱散尾鬼笔。我们所看见的“笔”,是其子实体,其中“笔身”实为菌柄;“笔头”为孢体,其中含有孢子。无隔担子菌纲,鬼笔目,笼头菌科,是一种真菌,基本上分布在河南、江苏、四川、浙江等地。
与此同时,廊坊都市报的记者同步进行调查,联系到廊坊市农科院林果研究所。经过查询相关资料,工作人员确定,这是一种真菌,学名白鬼笔,俗称“鬼笔”。白鬼笔的存活时间很短,一般在2~3天。刚刚出土时,它呈圆形或椭圆形,待其生长成熟便会长出菌盖。菌盖呈红色,表面有粘液,也因它形状像笔而得名“鬼笔”。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土菌》(附录)引陈藏器曰:“鬼笔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名朝生暮落花”。关于该物种,有营养价值高及有毒两种说法,《本草拾遗》这样记述它的药用功效: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但据官方工作人员的表示:白鬼笔多生长在南方阴湿处,无毒,靠孢子繁殖,在廊坊并不常见。“很可能是孢子通过某些途径被携带了过来,加上雨后较为潮湿,它便开始生长。”工作人员说,白鬼笔有药用价值,但并不建议市民随意食用。
在武将台发现的这种物种,也算是个稀罕,现在您知道是啥了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