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三综合防治

#三分钟讲知识#

食用菌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较难处理,而且损失已经造成。因此,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更强调“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并尽量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以避免对食用菌产生药害和造成污染。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4大类。

物理防治

在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上,物理防治措施应用最广泛,具体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过滤除菌、灯光诱杀、人工防治、阻隔法防治害虫等

1、热力灭菌

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热力灭菌。热力灭菌简便易行,是最普遍采用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有高压蒸汽灭南法、常压蒸汽灭菌法、火焰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等

蒸汽灭菌洗利用高温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常用于食用南菌种生产中对培养基的灭菌,它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

菌菇高压灭菌柜

辐照灭菌

电子束辐照灭菌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对物质进行辐照,破坏微生物的生命结构,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其原理在于电子束的穿透能力,能够深入物品内部杀灭难以接触的微生物。电子束辐照灭菌效果显著,能够杀灭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与传统的灭菌方法相比,其灭菌效果更为彻底。

其优势在于处理速度快、灭菌效果好且操作简单。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设备成本较高,对某些特殊物品的灭菌效果可能受限。电子束辐照灭菌设备通常包括电子加速器、辐照室、控制系统等。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全和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对辐照区域进行隔离,避免非专业人员接触。电子束辐照灭菌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但需注意设备的能耗和废弃设备的处理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子束辐照灭菌技术将在菌菇领域得到应用,并不断优化提高灭菌效率和安全性。

电子束工作

化学剂消毒灭菌剂在培养基预处理中的作用

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基的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一过程中,化学剂消毒灭菌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或干扰其生命活动,有效地降低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负载。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如果其中存在过多的微生物,不仅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因此,在培养基制备初期,使用化学剂消毒灭菌剂对其进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消毒灭菌剂种类繁多,包括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醛类、醇类等。它们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微生物种类、培养基成分以及实验条件来决定。同时,使用化学剂消毒灭菌剂时也需要注意适当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以确保既能有效灭菌,又不会对培养基的成分造成不良影响。梵通生物开发研究的食用菌消毒剂,具有环保、无残留,对菌菇没有影响,杀菌效果好的特点。

梵通菌菇消毒剂

生物发酵消毒灭菌

培养料主要由碳源(如木屑、秸秆等)、氮源(如麦麸、豆饼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组成。这些成分提供了香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如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协同作用,将培养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利于香菇菌丝的吸收和利用。

发酵过程包括糖化、酸化和酒精发酵等阶段。培养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等单糖;随后,在酸性条件下,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有机酸;最后,部分有机酸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温度是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0-60℃,既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又能防止杂菌的繁殖。

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有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同时,适当的通风可以确保培养料中有充足的氧气供应,促进发酵过程的进行。

发酵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菌丝的生长和产量。优质的发酵培养料具有营养丰富、透气性好、菌丝生长快等特点。发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培养料的组成、温度、湿度等因素。一般来说,发酵时间为7-14天,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hl/1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