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猛一看,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体制问题,是下游的弊端不断传导,最终压倒了药企廉价药虽然物美价廉,但是,在“以药养医”的环境下,利润空间不大,药店不愿意卖、医生也不愿意用虽然现在药品最高限价放开了,但是,面对这两个关卡——医保支付、政府主导下的药品招标,廉价药的价格还是提不起来
对病人来说,比“无药可医”更悲剧的,是“有药可医,却已断货”近日,多位患者家属及医生发布消息称,一种名为“放线菌素d”的廉价化疗药断货,令部分肿瘤患芽生菌病者陷入困境(8月24日《长江商报》)
要想拯救不断消失的廉价药,需要政府下力气拉一把,并且,政府只在一个环节上用力是不行的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同样遭遇过药品断供的美国,除了建立药品储备库之外,还筹建了非盈利性药厂以保障廉价药品的供应;药品一旦成了廉价药,可以不参加招标,甚至可以提价,以免遭逆向淘汰
廉价药并不意味着药效也是廉价的,相反,有的药效非常好按理说,价格低、效果好,应该热卖才对,但是恰恰相反,廉价药正在逐渐消失不光是新闻里说的“放线菌素d”,像红霉素、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等廉价药,就经常“断供”当然了,断供的原因是,生产成本高,药价太低,药企没钱赚
杨亚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