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0·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感染后导致的一种传染病。HIV能攻击并大量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当其他病原体入侵时,人体便丧失了抵抗能力,进而引发多种感染疾病和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被HIV感染后,感染者要经过数年乃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三条途径传播,一般的接触如一起吃饭、握手等不会传染艾滋病。主要预防措施包括:第一,洁身自爱,尽量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第二,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第三,不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修眉刀等私人用品;第四,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第五,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精液、血液、乳汁等体液接触。
测试题·单选题
①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传播
测试题·判断题
②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HIV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
③和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也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毒。()
④艾滋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数年。()
①D
②√
③×
④√
Q11·
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简称,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为肝功能正常、转氨酶水平正常,并没有发展为肝炎。严格意义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属于乙肝病人。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第一,血液传播。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及其他血制品可以引起乙肝的传播。第二,母婴传播。孕妇携带病毒会通过产道对新生儿进行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会感染胎儿。第三,医源性传播。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第四,体液传播。含有乙肝病毒的唾液、泪液、汗液、精液、血液、乳汁等体液具有传染性。
测试题·单选题
①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
A.医源性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传播
测试题·判断题
②含有乙肝病毒的精液、血液、乳汁等具有传染性。()
③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乙肝病人。()
①D
②√
③×
Q12·
我们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可以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发机体产生抗体,预防传播性疾病。一般我国儿童需要接种的疫苗包括: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制剂、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并不是所有的疫苗接种一次就一劳永逸了,有的只需要接种一次,有的需要多次接种才可以达到免疫效果(例如乙肝疫苗和狂犬病疫苗)。此外,疫苗的时效性也是有限的,比如流感疫苗的作用可以维持1年左右,而肺炎、卡介疫苗的作用则是3~5年,乙肝疫苗的作用一般在10年。
测试题·单选题
①乙肝疫苗的作用一般在()年。
A.3
B.5
C.10
D.20
测试题·判断题
②接种疫苗可以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发机体产生抗体,预防传播性疾病。()
③乙肝疫苗接种一次就可以了。()
①C
②√
③×
Q13·
人畜(禽)共患病有哪些?
人畜(禽)共患病是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人畜(禽)共患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大类。常见的人畜(禽)共患病有狂犬病、肺结核、流行性乙型脑炎、禽流感、血吸虫病、口蹄疫、鼠疫、霍乱、天花、破伤风等。人畜(禽)共患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通过唾液传播。第二,通过粪便传播。第三,通过呼吸道吸入患病动物打喷嚏和咳嗽时带出的飞沫传播。第四,被携带病毒的蚊、蝇等昆虫叮咬传播。第五,直接或间接接触含有各种病原体的动物皮肤垢屑和被毛传播。
测试题·单选题
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禽流感不是人畜(禽)共患病
B.被患有狂犬病的猫、狗咬伤时,病毒可能随唾液进入人体内,引发狂犬病
C.和动物同吃同睡更加容易染上人畜(禽)共患病
D.一些人畜(禽)共患病是通过粪便传播的
测试题·判断题
②只有人类会患肺结核病。()
③吸入患病动物打喷嚏和咳嗽时带出的飞沫可能感染疾病。()
①A
②×
③√
Q14·
微生物会影响人体健康吗?
微生物是指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以及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等。微生物个体微小,数量庞大,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总称,虽然噬菌体是病毒,但是它们对人体并非都有害,如果人体的有益菌感染了噬菌体引起死亡,那它就是有害的。反之,它引起人体内病菌死亡,那它就是有益的。此外,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都可以引起一年四季发生的普通感冒,通常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一周内即可自愈。流感病毒是流感的元凶,流感多在冬春季节发生,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测试题·单选题
①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D.蚂蚁
测试题·判断题
②一些微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
③作为病毒的噬菌体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④流感如没有并发症1周即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
①D
②√
③×
④×
Q15·
细菌对人类健康都有害吗?
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细菌身体微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常见的细菌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三种形态,其中以杆状最为常见,球状次之,螺旋状较为少见。说起细菌,人们都会联想到食物发霉腐烂或者感冒生病的场景,其实生活中大多数细菌对人类生活是有利的。如甲烷菌可以产生沼气,酸奶、泡菜的制作需要乳酸菌,根瘤菌可以为豆科植物固氮从而提供营养。我们身体内外也有很多细菌。人体的口腔、鼻腔、皮肤、肠道、外阴通常有较多的细菌。人体有三类菌群:对人体有益的(如双歧杆菌、乳酸菌)、有害的(如导致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中立的、敏感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
测试题·单选题
①下列哪种细菌对人体有益?()
A.双歧杆菌
B.沙门氏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测试题·判断题
②细菌对人类健康总是有害的。()
③人体口腔、鼻腔、皮肤、肠道和外阴的细菌相对较多。()
④我们制作酸奶和泡菜需要乳酸菌的帮助。()
①A
②×
③√
④√
Q16·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以及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虽然抗生素在维护人体健康上起了很大的功效,但是超时使用、超量使用和不对症的滥用,往往会适得其反,使得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产生对大部分抗生素均有强大耐药性的“超级细菌”。由于病毒并不具备细胞结构,因而抗生素对治疗“病毒感染”是没有用处的。特别是在治疗常见的病毒性感冒过程中,使用抗生素通常是有害无益的。当然,抗生素的用量并非越少越好。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药性。此外,在接受青霉素治疗前,病人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病人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遵照医嘱。
测试题·单选题
①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抗生素只能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B.病人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当严格遵照医嘱
C.不对症滥用抗生素可能使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耐药性
D.使用青霉素之前应先做皮肤过敏试验
测试题·判断题
②抗生素用量越少越好。()
③抗生素可以杀死病毒。()
①A
②×
③×
Q17·
生病就需要输液治疗吗?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ml以上)注射液。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一些人误以为“不输液治不好病”,实则不然。一般来说,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需要输液:第一,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或难以口服药物时。第二,使用青霉素等不适宜口服的药物时。第三,使用胃肠反应大的药物时。第四,只有当患者体温高于38.5℃且高烧不退,或者严重脱水导致体液电解质紊乱时。
测试题·单选题
①下列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输液?()
A.患者体温38.2℃
B.患者出现神志不清
C.患者需要使用不适宜口服的药物
D.患者严重脱水
测试题·判断题
②发烧就必须输液。()
③世界卫生组织主张的用药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①A
②×
③√
Q18·
为什么要进行健康体检?
体检主要分为医疗性体检(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社会性体检(即入学、入职、出国、入伍或从事某种特殊行业所进行的体格检查)、健康体检(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三大类。健康体检是在医院或专门的体检中心对整个身体进行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潜在的疾病,以便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治疗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定期的健康体检就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不同年龄段的人,体检的频率有所不同。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建议每1~2年检查一次。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的中老年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除此以外,体检频率还应当考虑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因素。
测试题·单选题
①对于患病率明显增加的中老年体检间隔时间最好是()
A.一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测试题·判断题
②健康体检是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
③身体没有明显患病症状的人可以不用体检。()
①B
②√
③×
你都答对了吗?
欢迎参与下一期问答,更多内容请长按进入下面“科学素质学习”小程序学习
来源:文昌科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