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定义
孤立性肺结节指被肺实质完全包围的单发小病灶(≤30mm)。
通常边界清晰,患者通常无症状,通常不伴有其他影像学特征(如肺门淋巴结增大、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等)。
02
评估重点
结节为恶性的概率,以及筛选需要行CT扫描监测、非手术活检或手术活检的患者。
03
病因
恶性病因:
支气管源性癌: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
转移性癌:乳腺、头部和颈部、黑色素瘤、结肠、肾、肉瘤、生殖细胞肿瘤及其它
肺类癌、结外淋巴瘤,其他如浆细胞瘤、神经鞘瘤等
良性病因:
感染性肉芽肿: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肺结核、非典型分枝杆菌、隐球菌病、芽生菌病
其他感染:细菌性脓肿、犬恶丝虫、包虫囊肿、蛔虫病、耶氏肺孢子虫、曲霉菌病
良性肿瘤:错构瘤、脂肪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
血管:动静脉畸形、肺静脉曲张、血肿、肺梗死
发育性畸形:支气管源性囊肿
炎症:肉芽肿性血管炎(韦格纳)、类风湿性结节、结节病
其他:淀粉样瘤、圆形肺不张、肺内淋巴结、包裹性积液、黏液嵌塞
04
初步评估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来评估。
临床特征:
患者高龄和存在基础危险因素。
然而,年轻及无危险因素不能排除恶性肿瘤的诊断。
危险因素:有吸烟史的患者,特别是当前吸烟的患者,其结节为恶性的概率更高。
影像学检查:
大小:结节大小(通常以结节的最大直径为指标)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节小于5mm:低于1%
结节为5-9mm:2%-6%
结节为8-20mm:18%
结节大于20mm:高于50%
密度:根据结节的密度,将其分为实性和亚实性。
亚实性结节包括纯磨玻璃密度的结节(磨玻璃样或非实性结节)和含磨玻璃密度及实性成分的结节(部分实性或半实性结节)。实性病变更常见,但部分实性病变的恶性可能性更高。
小于8mm的实性结节(也称为“亚厘米级”结节)不太可能为恶性,且活检难度大、功能显像不能可靠地显示其特征,更可能通过CT扫描监测来随访。相反,不小于8mm实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较高、通过功能显像能更可靠地显示其特征,更易通过活检而成功诊断。
磨玻璃形态结节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以及微浸润性腺癌。
CT筛查研究表明,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可能性更高,这些研究发现,在亚实性病变中发现实性成分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
生长情况:
CT是诊断和处理中用于评估结节生长或稳定性的经典手段。
若连续的影像学检查显示SPN明显生长,则其恶性风险高,往往有必要进行组织取材诊断。
相反,保持稳定2年的实性结节和保持稳定5年的亚实性结节很可能为良性,可以避免立即行组织活检。因此,对于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应尽可能获得以往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最好是CT。
边缘:
边缘光滑的恶性风险较低(20%),边缘不规则的恶性风险较高。
边缘呈细小深分叶的扇贝形边缘(分叶征)(60%)、毛刺征(90%)以及放射冠征(95%)。
钙化:
如果结节出现不对称钙化,也称为“偏心钙化”,应警惕恶性病变,特别是发生于陈旧性肉芽肿性病变的癌(即,“瘢痕”癌)。
钙化类型为爆米花样、板层状(同心性)、中心性和弥漫性/均匀性,可能提示为良性病变。
虽然特定的钙化类型与良性或恶性病因相关,但都不具有诊断意义。
部位:
虽然恶性结节可见于任意肺叶,但是上叶结节的恶性概率更高。
05
处理策略
有既往影像学资料:
生长的结节:恶性可能行高,应切除或取活检以行病理学评估。
稳定结节:实性结节2年内无变化,或亚实性结节5年内显示无变化,无需进一步诊断评估或延长CT监测时间。
无充足既往影像学资料:
大于8mm的结节:
恶性概率低(5%),连续CT扫描监测(3-6m、9-12m)。
恶性概率中等(5-65%),PET检查评估。
恶性概率高(65%),最好切除术。
6-8mm的结节:
连续CT扫描随访。
小于6mm的结节:
无需常规随访,或对某些可疑结节,在2年和4年时进行随访。
纯磨玻璃样结节:
不小于6mm:连续CT扫描监测,如过5年后观察为增大,无需进一步随访。
小于5mm:无需常规CT随访,但对于某些可疑结节,可在2年和4年时进行随访。
参考资料:uptodate
七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