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中“虫患”均从口入
要抵御食源性寄生虫,最关键就是别忽视饮食卫生首先是不要生吃海河鲜,不要吃没有洗净的水果和被粪便污染过的蔬菜瓜果同时,在处理肉类时,要注意刀具、砧板的消毒和清洗,不要导致交叉感染对付寄生虫最好的办法是煮热加温,一般的寄生虫在70℃左右就被杀灭了许多市民以为冰箱冷冻可以杀灭寄生虫其实不然,专家指出冰冻只会延缓寄生虫的繁殖速度,并不能杀灭寄生虫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对抗“病从口入”的最佳方法,防御隐孢子虫等寄生虫侵袭最关键的地方也在于此
对其了解不多很难检测
据专家介绍,食源性寄生虫的宿主是犬、猫、猪以及鱼、螺等生物,而且也会存在人畜的粪便中一旦我们在饮食时不注意卫生,尤其是在生吃这些肉类或被粪便污染过的蔬菜、瓜果时,这些寄生虫就会传染给人类
据专家介绍,今年3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对全市6个行政区域的生食蔬菜、水果、直接饮用水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在23份草莓样品中检出蛔虫卵1份,17份生菜样品中检出蛔虫卵和贾第鞭毛虫各1份,9份西红柿样品中检出蛲虫卵1份更令人关注的是,工作人员还在青瓜、洋葱、包心菜以及直饮水及生产用水中检出隐孢子虫,这是国内首次在食品中检出隐孢子虫
专家告诉我们,隐孢子虫和肺吸虫、肝吸虫等寄生虫一样,都属于食源性寄生虫而食源性寄生虫病就是指人们通过食物或饮水摄入含有感染阶段寄生虫或其虫卵而使人体罹患的寄生虫病由于这类疾病是近年来才较多发生的寄生虫病,所以临床医生对其了解不多,多数医院还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往往容易造成错诊、误诊、漏诊,因此极容易造成影响病患身体健康的巨大风险
“病从口入”,此话一点也不是危言耸听疾控中心的专家告诉我们: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寄生虫也在换着花样向人类侵袭食源性寄生虫是通过饮食感染的寄生虫随着农田不再大量使用人类粪便施肥而改用化肥后,寄生在人类粪便中的土源性寄生虫诸如蛔虫、鞭虫等对人体的感染率大幅下降可饮食多样化以后,“日本料理”、“鱼生”的普及,导致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不断上升最常见的有华支睾吸虫、颚口线虫、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绦囊虫等5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