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轻松get监测要点糖尿病治疗中有一件很重要的措施,就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学会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它可以使我们掌握血糖的波动情况、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治疗方案,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到最好的程度,从而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增强战胜糖尿病的信心。但血糖的自我监测并不是简简单单测个血糖就好,这里面也是有不少学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给大家做的相关总结吧!
要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你该了解这些表1对应血糖值注:单位均为mmol/L
血糖监测频率: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也可适当增加监测夜间2或3点的血糖,以防夜间发生低血糖,餐后血糖一般在餐后2小时监测(餐后血糖是从吃第一口饭时间开始算)。表2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和血糖达标情况,监测频率也各有不同,打?处即是需要您测血糖的时间点
症状:以下症状出现可能预示着病情发展,请及时就医。心慌、胸闷、胸口痛——心脏病变
头疼、说话不清、手脚麻木——脑血管病变
小腿痛、脚痛、脚肿——下肢血管病变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感到眼胀、眼前有黑影、视网膜病变、脸肿、手肿、眼睛肿——肾脏病变
手脚发麻疼痛、身上像小虫爬——神经病变
膝盖痛、后脚跟痛——骨关节病变
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病变
医院做化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2-3个月一次肝、肾功能、血脂情况——每半年一次血常规——每月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一次眼底——每半年至一年一次心血管功能——每半年一次神经功能——每半年一次HbA1c视为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其能稳定地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医院进行检查,控制目标为<6.5%。如何做监测日记?良好的血糖监测记录应包括:血糖监测的时间
血糖值
饮食摄取量及进食时间
运动量及运动时间
用药量与时间:胰岛素量与注射时间
一些特别事件的记录,如腹泻、发烧等
参考文献:
[1]徐曼音等,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吴强.血糖的监测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5(3):68[3]张广田.糖尿病的自我监测作用[J].临床科杂志,,13(2):38审核专家李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内分泌用药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近年主持国自然、省部级基金5项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多份SCI杂志审稿人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本文作者丨医院内分泌科王少毅本文审核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佳责任编辑丨曹前版权声明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End-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pengsanmeiyxj.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