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药中的菌酯嘧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

说到杀菌剂,近几年农药市场上最火的莫过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了,或许很多人对甲氧基丙烯酸酯不太了解,但说到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大家一定不会陌生。那关于菌酯,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好好认识认识“菌酯”这一大家子!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之所以这般引人注目,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仿生杀菌剂,是世界农药界继苯并咪唑和三唑类之后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农用杀菌剂,极具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无致癌和致突变等特点,能有效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由于独特的作用机制、高度的环境安全与超高活性使其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主要就是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其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强烈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

发展历史

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因其分子内含基团的不同分别起了不同的名字。这三种杀菌剂的老祖宗是从一种蘑菇当中提取出来的。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先导化合物——嗜球果伞素A和嗜球果伞素B最早是由德国IBWF的T.Anke和Steglich教授于年首次从嗜球果伞(也有译作附胞球果菌)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这个IBWF就是德国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位于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内。

还有另一先导化合物粘噻唑,由一种黄褐粘球菌产生的。后来发现此类化合物存在于12属34个蘑菇种中。其中,嗜球果伞素、小奥德蘑素、粘噻唑能显著抑制大多数需氧腐生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弱的杀虫活性,没有抗细菌活性。它们的作用方式是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它作用的分子靶点是结合线粒体bc1复合物的氢醌氧化中心。

年,Becker等人的有关此类物质的杀菌活性及机理引起了巴斯夫、ICI这两个化工巨头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by/12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