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陋版微生物笔记

绪论

1、微生物定义:形态微小、数量众多、结构简单。

2、三大类微生物:

(1)非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病毒、朊粒;形体最小,纳米为单位,无细胞器,无细胞核,只有一种核酸(仅为传染性蛋白粒子)。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荔(立克次体)枝(支原体)一(衣原体)裸(螺旋体)放(放线菌)就长细菌(细菌)、破伤风梭菌;只有核糖体,无核膜核仁,微米为单位,DNA和RNA可共存。支原体缺乏细胞壁。细胞壁:肽聚糖;细胞膜:中介体、无胆固醇。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念珠菌、隐球菌、酵母菌)、小孢子菌。有各种细胞器,胞核高度分化,有细胞核,DNA和RNA可共存。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大小与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或称粘肽,肽聚糖---细胞壁特有,肽聚糖β-1,4糖苷键为抗生素作用部位。保持细胞固有形态,维持渗透压。

(2)细胞膜:形成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和细胞呼吸),物质转运,分泌,生物合成。不含胆固醇。

(3)细胞质:质粒为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场所,胞质颗粒多为贮藏的营养物质,异染颗粒用于鉴别细菌。

(4)核质:也称细菌的染色体。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

3、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抗吞噬作用(增强细菌侵袭力),黏附作用,鉴别细菌。

(2)鞭毛:运动器官,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3)菌毛:普通菌毛可促使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而致病;细菌毒力、耐药性等可通过性菌毛接合作用传递;性菌毛---噬菌体吸附于F+菌,并使后者获取致病物质。

(4)芽胞:是细菌的休眠形式,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都是G+菌产生,抵抗力强,耐高温。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通常以杀死芽胞作为灭菌指标。1.05kpa,.3℃,15-20分钟灭除。

炭疽芽孢杆菌芽孢---卵圆形,比菌体小,位于菌体中央

破伤风梭菌芽孢-----正圆形,比菌体大,位于顶端

肉毒梭菌芽孢-------比菌体大,位于次极端

4、细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在医学意义:

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磷(鬼火)壁酸

外膜

脂多糖

外膜蛋白(OMP)

五肽交联桥

青霉素(小青)

敏感

不敏感

革兰染色

阳性(紫色)

阴性(红色)

PG和头孢----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

溶菌酶----可水解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发挥抗菌作用;

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抑制四肽侧链的连结;

磷霉素----抑制聚糖骨架的合成。

5、质粒:是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主要有耐药性R质粒、编码性菌毛F质粒,赋予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

胞质颗粒:又称内含物,用于细菌鉴别诊断。

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鉴别白喉、鼠疫、结核。

6、细菌玻片涂片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复红复染。未被脱色而呈紫色者为G+菌;经乙醇脱色,被复红染成红色的为G-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by/10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