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网优发知网优先发表201861

万寿菊(TageteserectaL.)

??

.6.1-6.30期间

本刊共有53篇论文完成知网优先出版

??

1

放线菌对茄子、圣女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琪、李春强、王斌、郭鑫、彭明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3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4华中农业大学植物技术学院

摘要:放线菌(Streptomycesmmicroflavus)又称细黄链霉菌、泾阳链霉菌,因其具有解钾、解磷、抗病、促生等功能,曾被用作生防菌和肥料,但对其功能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为了深入研究的促生作用及其在茄科植物上的应用,本研究以茄子和圣女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酵液及粉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线菌发酵液和粉剂对茄子和圣女果种子萌发影响很小,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包括对根系发展、根部及地上部重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幼苗根尖细胞生长都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但的使用剂量有一定的范围,浓度过高时反而有抑制作用。本研究将对应用于茄子和圣女果的生产实践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放线菌;泾阳链霉菌;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茄子;圣女果

2

珍稀树种庙台槭不同组织DNA高效提取方法分析

李萌、李翔、庞晓明、李颖岳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与花卉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讨庙台槭不同组织DNA的高效提取方法,分别以叶片和果实为材料,以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浓度的β-巯基乙醇和不同浓度的PVP作为预处理,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提取后对基因组DNA进行浓度、分光光度值的测定以及PCR扩增,综合各项指标选择出效果最好的预处理方法,并进一步以CTAB法进行验证,之后应用于不同个体庙台槭的DNA提取中。结果发现:以庙台槭果实为材料,不需要预处理,提取的DNA即可满足下游实验需要;以叶片为材料,用0.5%β-巯基乙醇和1%PVP预处理能有效提高提取的DNA浓度和质量,经验证发现该预处理方法适用于CTAB法,且能够极显著地提高DNA提取的浓度和质量;进一步应用于所有个庙台槭个体的总DNA提取,获得的DNA均能满足后续实验要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庙台槭遗传多样性等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为槭属其他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庙台槭;多酚;组织;DNA提取

3

皂荚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基因表达分析及miRNA调控的鉴定

陈慧、李奕文、霍晓薇、王延伟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皂荚是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研究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是分子改良植物的重要前提,而目前对皂荚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探究皂荚荚果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本研究基于皂荚荚果两个不同发育期(7月,9月)的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合成类胡萝卜素关键前体番茄红素的合成酶基因(CrtQ)在皂荚荚果成熟早期被显著抑制,而负责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的合成酶基因(AAO3)被显著诱导;另外,研究发现miR-3p可调控类胡萝卜素途径中合成番茄红素的前体的酶基因(CrtB)。本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途径中色素合成过程被miR-3p抑制进而诱导脱落酸的合成从而在皂荚荚果成熟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会反馈促进次生代谢物皂苷的生成。研究首次鉴定了皂荚荚果发育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模式,并揭示了miRNA的调控,该结果可为提高皂荚抗逆性或遗传改良荚果内重要次生代谢物皂苷含量提供分子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皂荚;荚果;类胡萝卜素途径;脱落酸;miRNA

4

杨树10种miRNA的低氮胁迫差异表达及靶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包海、孙丰硕、徐千惠、王延伟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树木花卉育种与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为了探讨miRNA在杨树受低氮营养胁迫不同时间段的差异表达模式以初步鉴定参与低氮胁迫响应的miRNA,本研究以重要乡土树种毛白杨为材料,进行不同时间段的低氮胁迫处理,分别提取长度在nt以下的小片段RNA,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毛白杨在低氮胁迫后10种miRNA的差异表达模式。结果显示,miRNA的表达在低氮胁迫下有显著变化,部分miRNA的表达呈现动态反应。在低氮胁迫下,miRNA的表达呈现四种模式,大部分miRNA的表达在处理1d后受到显著抑制。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进一步鉴定到10个miRNA的靶基因,功能注释表明靶基因共分为6大类,降解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miRa对靶基因的切割。该研究初步表明,miRNA在杨树对低氮营养的胁迫响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

关键词:毛白杨;低氮营养胁迫;microRNA;靶基因;差异表达

5

金花茶边缘种群及变种小果金花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路雪林、陈海玲、梁雪雁、唐绍清

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2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利用10对SSR引物对南宁地区5个金花茶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金花茶边缘种群及变种小果金花茶的遗传多样性,为金花茶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小果金花茶平均等位基因数(A)、有效等位基因数(Ae)、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4.40、2.、0.和0.,表明小果金花茶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STRUCTURE聚类分析显示,5个金花茶种群按照两变种分为2个组。AMOVA结果和遗传分化系数(FST)均表明两变种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位于平果县坡造乡的金花茶边缘种群具有最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PPB=50%,A=1.70,Ho=0.),与主分布区种群间存在很大的遗传分化。基于以上结果表明,小果金花茶和平果县坡造乡边缘种群应当作为独立保护单元保护起来。

关键词:小果金花茶;金花茶;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边缘种群

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苗期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农保选、秦碧霞、夏秀忠、杨行海、张宗琼、曾宇、刘驰、蔡健和、谢慧婷、崔丽贤、罗群昌、邓国富、刘丕庆、李丹婷

1广西大学农学院

2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4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5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由白背飞虱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给水稻的生产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开展SRBSDV抗性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可为有效防治水稻SRBSDV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人工接种方法,对份广西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进行SRBSDV苗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其SRBSDV苗期发病率变异范围为6.11%~%,平均值为84.80%,抗性变异系数为23.29%。利用个高质量SNPs对水稻SRBSDV苗期抗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共检测到10个与水稻SRBSDV苗期抗性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可解释7.84%~18.30%的表型变异。在所有的显著性关联SNP位点中,共检测到8个抗病基因(R基因),分别位于第1、第5及第11染色体上,可能参与SRBSDV苗期抗性的调控。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抗SRBSDV分子育种和抗SRBSDV基因克隆提供基础信息。

关键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核心种质;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

7

海南黄瓜新炭疽病病原的鉴定

肖敏、曾向萍、严婉荣、王会芳、何舒、符美英、芮凯、赵志祥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海口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为了解海南葫芦科蔬菜炭疽病原菌的种类,从海南澄迈金安镇一黄瓜地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炭疽病菌株HCJ-31和HCJ-32,经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ITS和Bt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truncatum)。初期病斑淡黄色,后逐渐变黄褐色,后期凹陷萎缩。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菌丝稀疏,紧贴培养基生长,开始白色,后期淡灰色,背面开始为白色,逐渐变为红褐色,培养过程中有些菌落变扇形;刚毛黑褐色,1~4个隔,分生孢子无色,新月形,无隔膜,两头钝尖,中间有油滴,含褐色椭圆形附着胞等,具典型的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sp.)特征;序列分析中,经扩增、测序得到bp和bp的ITS基因序列,以及bp和bp的Bt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与平头炭疽菌相似性达%。根据97%序列相似性水平,确定为同一个菌,证实了黄瓜炭疽菌株HCJ-31和HCJ-32的病原为平头炭疽菌,这是国内黄瓜平头炭疽菌的首次报道。通过对黄瓜平头炭疽菌的种类鉴定,明确了黄瓜为平头炭疽菌的新寄主,为预防和控制该病原菌为害黄瓜,从而促进黄瓜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炭疽病;病原鉴定;序列分析

8

甘蔗与河八王杂交后代染色体传递及河八王血缘在后代中的遗传

刘昔辉、张荣华、李海碧、张革民、周会、桂意云、韦金菊、杨荣仲、宋焕忠、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探明甘蔗野生基因在杂交过程中的遗传情况,提高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利用染色体计数法及AFLP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了甘蔗与河八王杂交的染色体传递和亲本特异位点在杂交种中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河八王组合的F1染色体传递行为有n+n和n+2n方式,BC1是n+n方式;利用AFLP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开展了河八王野生基因在F1、BC1后代中的遗传分析,并利用24对AFLP引物组合对4个河八王F1后代、9个BC1后代及其双亲进行了扩增,共检测到总条带数个,其中多态性条带个,多态性检出率为95.26%,各引物组合多态性变幅为87.04%~%。进一步分析表明,母本桂糖05-的特异位点传递给F1后代的比例是63.92%~71.65%,父本广西河八王1特异位点传递给F1后代的比例是8.66%~12.85%。母本崖城94-46特异位点传递给BC1后代的比例是35.19%~48.50%,父本T6-3特异位点传递给BC1后代的比例是33.97%~59.33%;广西河八王1特异位点传递到BC1后代时,比例仅为1.12%~3.35%。另外,F1、BC1的特异位点保持了较高水平。本研究说明了河八王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过程中,其野生基因在后代中丢失严重,在BC1已处于很低水平,建议前期将河八王作为母本杂交利用,可能会聚合更多有益的河八王野生血缘,从而改良甘蔗的抗逆性。

关键词:河八王;染色体传递;遗传;AFLP;毛细管电泳

9

万寿菊烟草多样性种植对土壤肥力相关的菌群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吴文涛、薛美静、张靖、许姗姗、吕德芳、胡艳芳、聂裕芳、王扬

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曲靖市沾益区生物资源开发技术推广站

摘要:为了探索万寿菊烟草多样性种植对烟草土壤肥力相关的菌群和土壤酶活的影响,本试验采取了万寿菊连作、烟草连作、烟草-万寿菊轮作和万寿菊-烟草轮作4种种植模式,研究了根际土壤肥力相关的菌群和酶活性的变化动态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主要分为两部分:烟草与万寿菊轮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自生固氮菌、无机磷细菌等有益功能菌群的数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万寿菊、烟草轮作模式下的土壤中脲酶、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同时期烟草连作模式下的各种酶活性,可以有效的保持土壤酶活性。说明在烟草、万寿菊轮作条件下有效的保持了土壤的酶活性以及土壤的肥力以满足不同时期烟草生长的养分需求,为实现烟草的高质优产给予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烟草;多样性种植;土壤肥力相关菌群;土壤酶活

10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野地瓜茎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石登红、王继玥、刘燕、杨秀群

1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贵州省山地珍稀动物与经济昆虫重点实验室

摘要:野地瓜又名地果、地枇杷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食用、药用、观赏等多种用途。为探索野地瓜代谢过程的分子机制,采用IlluminaHiSeqTM测序平台,对从贵州省六盘水采集到的野地瓜茎、叶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取了个读段,组装、过滤后获得个Unigenes,其总长度为bp,平均长度为bp,N50为bp,GC含量为41.09%。通过比对到7大数据库(NR,SwissProt,KEGG,COG,GO,PFAM,InterPro),共注释了个Unigene,注释率为70.23%。在野地瓜茎叶转录组中共预测到个CDSs序列,共检测到个InDel位点以及个SNP位点。茎中检测到InDel和SNP位点总数以及8种不同类型的SNP位点数均明显多于叶片。通过比较野地瓜茎、叶转录组,共检测到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有个,下调表达基因有个。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分属于15个细胞组分,12个分子功能以及19个生物学过程。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共涉及条代谢通路。本研究为后续发掘野地瓜物质代谢合成途径相关功能基因提供依据。

关键词:野地瓜;转录组;差异表达;代谢过程

11

MAS聚合Pi9和Pi49位点改良水稻两系不育系创5S稻瘟病抗性

张菊萍、郝明、曾盖、曹志、降好宇、黄湘桂、肖应辉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油菜抗病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为了改良水稻两系不育系创5S的稻瘟病抗性,分别以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Pi9位点(Pi9/Pigm/Pi2-1)的75-1-、谷梅4号和天津野生稻以及携带Pi49位点的魔王谷为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了包含单一抗性位点的创5S抗病单基因系;在此基础上,采用聚合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了包含两个抗性位点的创5S抗病双基因聚合改良系。结果表明:携带单一抗性位点的改良不育系稻瘟病抗性显著增强,苗期发病级数显著低于受体亲本创5S;聚合2个抗性位点的改良系,较携带单一抗性位点的不育系稻瘟病抗性进一步增强、抗谱拓宽;部分改良不育系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柱头外露率等农艺性状与创5S有显著差异。改良的系列抗病单基因系,可望用于配制稻瘟病抗性增强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改良的抗病双基因聚合系,可在单基因系丧失抗性后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

12

流式细胞术测定苎麻基因组大小

何鑫玺、钟启、钟英丽、揭雨成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目前非常重要的纺织原料,有着广泛的开发前景。为了更好的研究苎麻基因组信息,拟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苎麻基因组大小。本研究以水稻(Oryzasativa)日本晴为内标,湘苎3号为待测样品,分别分离水稻和苎麻叶片细胞的细胞核,PI染色,用流式细胞仪对水稻和苎麻样品的PI发射荧光强度进行测定。通过比较水稻和苎麻样品的荧光强度的倍数关系,计算得到苎麻基因组大小。并且采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同时进行测定和计算。以水稻日本晴为外标,苎麻3号为待测样品,测得苎麻基因组大小为.5Mb,而用内标法得到的苎麻基因组大小为.5Mb,相比之下内标法测定的变异系数更低,更为准确。苎麻基因组大小的测定为苎麻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及其基因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苎麻;基因组大小;流式细胞术;水稻

13

不同品种烟草响应低温胁迫生理生化差异分析

肖玉洁、李泽明、易鹏飞、朱咸鑫、向世鹏、李洋洋、胡日生、张先文

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

3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为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烟草品种的影响,我们选择了低温耐受型烟草品种NC和低温敏感型品种台烟8号,对其6~8叶期幼苗进行了(10±2)℃低温胁迫处理。随后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温胁迫处理24h后,两个品种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均有明显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的酶活力以及游离脯氨酸(PRO)、脱落酸(ABA)和丙二醛(MDA)等分子的含量均有显著上升,但只有MDA在台烟8号中的含量显著高于NC,其他指标在NC中的水平都要显著高于台烟8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OD、POD、CAT酶活水平以及PRO、MDA和ABA的含量在低温胁迫处理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些指标鉴定结果分析为选育烟草耐低温的品种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烟草;低温胁迫;低温耐性;表型鉴定;方差分析

14

烟草β-微管蛋白基因NtTubB的克隆及逆境响应分析

李琦瑶、周培禄、王树声、刘光亮、杨银菊、曾文龙、陈志厚、郑璇、陈爱国

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3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岩分所

4福建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所南平分所

摘要:为明确烟草NtTubB在烟草中的生物学功能,在烟草K中同源克隆到1个TubB蛋白基因NtTubB,并对其基因结构、生物信息学预测、进化关系以及逆境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tTubB基因cDNA全长为bp,其中开放阅读框bp,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亲水蛋白。NtTubB蛋白序列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序列高度保守,尤其是N端序列,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GTPasedomain和C-terminaldomain),均属于Tubulin/FtsZfamily家族。高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进化分析表明,普通烟草NtTubB的氨基酸序列与林烟草NsTubB高度同源。逆境响应分析表明,NtTubB基因受脱落酸(ABA)、水杨酸(SA)、赤霉素(GA)、茉莉酸甲酯(MeJA)、过氧化氢(H2O2)、高盐、低温和高温诱导,暗示烟草NtTubB基因参与了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

关键词:烟草;β-微管蛋白;基因克隆;逆境响应;表达与分析

15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寄生植物格局分析

刘娇、于旭东、袁浪兴、蔡泽坪、章毅、罗佳佳、王亚荣

1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要:为了解寄生植物对校园的危害,本研究运用数据统计、格局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种桑寄生的寄主植物有27科39属49种。在4个调查区域中,感染率最高的为主干道18.80%;其次为宿舍区15.15%、教学区13.54%、居民区9.20%。对寄生植物格局进行分析显示,大多数区域的寄生呈聚集分布,只有少数为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此外,广寄生Taxilluschinensis(DC.)Danser偏向于感染黄葛树Ficusvirens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Willd.等,而鞘花Macrosolencochinchinensis(Lour.)VanTiegh.偏向于感染波罗蜜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和香樟。本研究不仅可以有效了解校园寄生植物的分布情况,还能为其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调查;寄生植物;格局分析;海南大学

16

拟南芥隐花色素CRY光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李仕铭、周增、涂敏、叶肖肖、林辰涛、左泽乘

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福建农林大学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

摘要:隐花色素又称蓝光/紫外光A受体,是调控植物光形态发育以及动植物生物钟的一类光裂解酶。隐花色素最早在拟南芥中发现,后来广泛地发现于其他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中。拟南芥隐花色素CRY1(Cryptochrome1)和CRY2(Cryptochrome2)作为植物感受外界光信号的光受体,主要参与调控了植物光形态建成和光周期开花过程。目前对于拟南芥隐花色素的遗传学功能、光化学特性及其相关蓝光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最近,随着隐花色素光敏原初反应相关分子机制的解析,如:CRY2蓝光特异的二聚化和磷酸化等,为最终揭示蓝光信号传递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借此有望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解析隐花色素调控植物生物钟等重要生物进程的相关分子机制。

关键词:隐花色素;光形态建成;光化学反应;蓝光信号转导

17

西洋参水提物对8种作物的化感效应

余妙、蒋景龙、李丽、孙旺、焦成瑾、杨玲娟、徐皓

1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2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3天水师范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

4天水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摘要:研究西洋参水提物对8种作物化感效应的影响,为西洋参连作障碍机制研究和建立合理轮作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25g/mL,0.g/mL,0.g/mL和0.g/mL)的西洋参水提物处理8种作物(小麦,萝卜,白菜,黄瓜,玉米,绿豆,黄豆和豌豆)种子,通过测定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茎长、根长和鲜重等指标,综合评价西洋参水提物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与对照组相比,0.25g/mL西洋参水提物对萝卜、白菜、黄瓜和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茎长、根长和鲜重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小麦和绿豆的发芽率及发芽指数无显著抑制作用。随着西洋参水提物浓度的降低,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对白菜幼苗茎长及根长、小麦幼苗根长及鲜重、玉米和豌豆幼苗鲜重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不同作物种子化感效应指数,得到综合化感效应依次为:小麦>白菜>绿豆>萝卜>豌豆>黄豆>玉米>黄瓜。西洋参水提物对黄瓜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小麦、白菜和绿豆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弱,因此,在西洋参重茬地选择小麦、白菜和绿豆更适合作为西洋参的轮作作物。

关键词:西洋参水提物;化感效应指数;萌发率;连作障碍;轮作

18

用于克隆及分子标记分析的甘蔗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刘俊仙、熊发前、刘菁、罗丽、丘立杭、刘丽敏、吴建明、刘红坚、刘欣、卢曼曼、何毅波、李松

1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2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摘要: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其遗传背景复杂,基因组庞大复杂。但基因组测序尚未完成,严重制约了甘蔗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构建成熟完善的甘蔗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四种改良CTAB法提取甘蔗基因组DNA,先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提取所得甘蔗基因组DNA的质量,再使用8对转座子保守区同源克隆扩增引物和8种基于单引物扩增反应的分子标记技术的78条单引物对提取的甘蔗基因组DNA的质量进行扩增验证。结果表明:(1)结合甘蔗基因组DNA的质量数据以及甘蔗转座子保守区同源克隆扩增和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的验证结果来看,四种改良CTAB法的DNA提取效果表现依次为: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二方法一,但方法三和方法四均使用到强腐蚀性的平衡酚而不安全环保,而方法二和方法一则分别使用了二次和一次氯仿抽提,根据样品的实际状态,本研究认为后两者中的一种可作为甘蔗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2)建立了甘蔗6类转座子保守区同源克隆和8种基于单引物扩增反应的分子标记技术的扩增体系。本研究为以后开展甘蔗转座子的克隆鉴定利用和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甘蔗;同源克隆;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组DNA;转座子

19

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估计

马文清、郭强、秦昌鲜、黄珍玲、闭德金、彭崇、施泽升、莫周美、唐利球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为了探讨甘蔗常用亲本的遗传特点,采用混合家系遗传参数估计法对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糖分、蔗茎产量和含糖量6个甘蔗主要性状的遗传力、育种值等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15个母本中CP70-1和CP89-的蔗茎产量、含糖量的育种值皆较高,可作为高产高糖母本;15个父本中粤糖84-3、桂糖92-66、粤农73-、ROC22的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的育种值皆高,可作为高产高糖父本,作为父本应该重点加以利用。20个家系中CP89-×粤糖84-3和CP70-1×桂糖92-66蔗茎产量和甘蔗蔗糖分遗传值皆较高,可作为选育甘蔗新品种重点家系,建议降低茎径的选择强度,避免优良单株漏选。本研究为“中国糖都”崇左蔗区甘蔗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甘蔗;遗传力;育种值;家系评价

20

桃儿七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初步探究

郭生虎、陈虞超、朱永兴、关雅静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以桃儿七种子胚培养获得7d生的无菌苗,切取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作为外植体,通过调控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诱导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利用愈伤组织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观察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分析不同激素配比对桃儿七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从而建立桃儿七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体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是MS+0.2mg/LNAA+0.1mg/LGA3+1.0mg/L6-BA,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转化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1.0mg/L6-BA+0.1mg/LNAA+0.1mg/LGA3+mg/LCH+40.0g/L蔗糖,培养基MS+6-BA0.5mg/L+GA30.1mg/L+NAA0.01mg/L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增殖和萌发。

关键词:桃儿七;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

21

黄山地区马尾松和黄山松基于SSR标记的基因渐渗

翟大才、宣磊、周琦、徐立安

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摘要:本研究以采自黄山地区海拔~m的马尾松群体、黄山松群体及其渐渗群体的个个体为材料,利用筛选的10对SSR引物研究了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群体间的渐渗。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共37个,各位点等位基因数(A)的范围为2~7个,Shannon指数(I)平均为1.;按16组海拔高度来分析,10对SSR引物扩增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约为2.4个,Shannon指数(I)平均为0.。根据16组海拔高度内松树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及16组海拔区间群体的遗传距离和海拔差进行Mantel检测分析,发现黄山松基因向渐渗群体渐渗的强度高于马尾松。以上结果显示黄山松群体与采集的个个体中大部分个体亲缘关系较近,这说明黄山松在不同海拔松树群体的基因渐渗中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马尾松;黄山松;SSR引物数量;基因渐渗

22

马尾松PmCOMT基因的克隆及实时定量表达分析

吴晓刚、陈佩珍、韦蔷、武星、季孔庶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摘要: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caffeicacid-O-methyltransferase,COMT)在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本论文以马尾松幼苗作为材料,并通过PCR技术以及RACE技术从马尾松材料中克隆出PmCOMT基因的cDNA全长。该cDNA全长为bp,其中预测完整ORF全长为bp,可编码个氨基酸的蛋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1.81kD;等电点(pI)为5.03,总平均亲水性为-0.。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表明,PmCOMT基因具有典型的甲基转移酶的保守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COMT基因在马尾松的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新梢中的表达量最高,树皮中表达量最低。

关键词:马尾松;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2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水淹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张健、唐露、张雅洁、冉启凡

1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2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水淹胁迫是植物遭受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全面解析植物的耐涝机制,对选育耐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其数字化信息、高灵敏度、广泛的检测范围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体的多种功能研究。目前在水稻、玉米、油菜、黄瓜、大豆等多个物种中,已有从转录水平分析植物对水淹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报道,这对于深度解析植物耐涝的分子响应机制和加快作物耐涝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水淹胁迫应用方面的综述。因此,本研究着重综述了植物水淹胁迫测序组织及时间点选择、各阶段基因表达水平、GO功能富集、小RNA的功能特征几个方面,并展望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抗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植物水淹胁迫;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

24

基于种子植物区系比较分析的贵州梵净山生态孤岛效应

游美玲、容丽、熊康宁、陈浒、李高聪、周玉文、高香琴、林丹丹

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2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摘要:梵净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子使其产生有别于周边喀斯特环境的特殊生态现象,谓之生态孤岛效应。由此形成的特殊的生态过程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梵净山能够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与同一生物地理省内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典型山地(神农架,黄山,武夷山,峨眉山)进行自然环境因子和种子植物区系的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产生的独特生态孤岛效应,发掘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价值。结果表明,梵净山具有独特的地质演化历史、地形地貌、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因子,共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陆地岛屿生态环境;与典型山地对比,梵净山留存多样且独特的裸子植物和特有植物,裸子植物数量均高于4处对比地;梵净山的种子植物区系与其生态孤岛特征相适应,呈现温带性质稍强、热带性质独特,交汇性、过渡性显著,起源古老、分化特化明显的特征。本研究讨论了梵净山的生态孤岛效应对岛屿生物地理学、生态型研究和适应性进化等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其对物种多样性和特有物种保护的科学意义,凸显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贵州梵净山;生态孤岛效应;种子植物区系;对比分析

25

日本蛇根草糖基转移酶基因OjGT1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威、林建、申欢、马玲、鞠志刚、乙引

1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

2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西南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糖基转移酶(GTs)是花色苷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修饰酶之一,其在花色苷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日本蛇根草为材料,依据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成功克隆得到OjGT1基因完整的cDNA序列,随后对OjGT1的功能结构域、生理和化学参数、亲/疏水性、信号肽,二级结构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OjGT1基因完整的CDS长度为bp,翻译形成蛋白的分子量为52.kD,等电点为5.12,编码形成亲水性蛋白质,不含信号肽。同时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分析显示,OjGT1蛋白结构主要以不规则卷曲为主,其次是α螺旋,延伸链所占比重最小。OjGT1基因的成功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将为后续研究茜草目其它植物糖基转移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日本蛇根草花色苷的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日本蛇根草;OjGT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26

中介因子复合体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

罗骏、巫燕飞、盛锋、杜雪竹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中介因子复合体是真核生物转录装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介因子复合体在转录过程中起着连接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Ⅱ的桥梁作用,参与调控生物体内基因表达,使各种生物信号得以传递。研究发现,植物中介因子复合体由保守的特定亚基组成,其功能是与转录因子结合来调节各类反应。本综述概括了关于植物中介因子复合体的最新进展和其在植物生长发育、防御、应对非生物胁迫和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此外,还介绍了与中介因子复合体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

关键词:中介因子复合体;转录因子;生长发育;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27

杜仲EuDREB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玲玲、王磊、赵德刚、赵懿琛

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贵州省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3贵州大学茶学院

4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本研究在课题组已构建的杜仲基因组数据库注释的信息基础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杜仲转录本中克隆得到一个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CDS),将该基因命名为EuDREB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uDREB1基因的CDS序列全长为bp,共编码84个氨基酸,包含1个AP2结构域,且该结构域的第14位氨基酸为缬氨酸(V),符合DREB类转录因子的蛋白序列特征,推断EuDREB1基因属于该类转录因子基因。分析可知,转录因子EuDREB1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9.41kD,理论等电点pI为5.66,含有磷酸化位点但不具有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其二级结构中含有4个ɑ-螺旋、1个β-折叠及6个无规卷曲;其三级结构以ɑ螺旋及β折叠为主,符合AP2结构域的模型特征。本研究通过克隆EuDREB1基因并进行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探明杜仲DREB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关键词:杜仲;EREBP基因家族;EuERDB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28

油茶种子油酸合成积累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吴波、阮成江、熊朝伟、韩平、张莞晨、阮东

大连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研究所

摘要:油茶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但其种子油富含油酸的多基因协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以高油酸品系‘MY’和低油酸品系‘MY’的不同发育期(6月2日,7月4日,8月5日,9月3日)种子为材料,利用三氟化硼—甲醇法对样品进行甲酯化,采用GC-TOF/MS方法测定所提取油茶种子油的脂肪酸组份及不同组份的相对百分比;采用qRT-PCR方法分析油酸合成积累相关基因KAR、HAD、EAR、KASI、KASII、FATB、SAD、FAD2等的表达模式,并分析油酸合成积累上下游基因表达对油茶种子富积油酸的影响。结果显示:品系‘MY’和‘MY’种子油中共检测出6种主要脂肪酸,其中油酸为主要组份,分别占总脂肪酸的82.51%和76.64%;种子发育期间,油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硬脂酸和花生烯酸含量变化不明显。HAD、EAR和KASI基因协同高表达为油酸合成前体C16:0-ACP合成提供基础;FATB基因下调表达减弱C16:0-ACP向棕榈酸的转化,而KASII基因持续高表达为油酸合成提供充足原料。SAD基因持续高表达及FAD2、FAD3、FAD7、FAD8和FAE1基因协同低表达,既加快油酸的合成积累,同时也降低了油酸的去饱和作用,这种上下游多基因的协同调控促成和保证了油茶种子油酸的高积累。本研究可为后续开展油茶种子油酸含量遗传改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油茶;油酸;qRT-PCR;基因表达;协同调控

29

矾根品种‘花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

束晓春、滕文静、李乃伟、秦亚龙、王忠、王爱东

1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沭阳西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摘要:为建立矾根组培快繁体系,以矾根品种‘花毯’的花序轴为外植体,本研究对其组培快速繁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适宜矾根‘花毯’建立无菌系的接种时间为4月上旬;初代诱导培养基为MS+6-BA0.6mg/L+IBA0.02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增殖系数达9.1倍;生根培养基为MS+IBA1.0mg/L,生根率98.05%;生根苗移栽驯化基质为泥炭土:蛭石体积比3:1,成活率达85.11%。本研究中发现,矾根以MS基础培养基添加IBA1.0mg/L和2.0mg/L的生根培养基中,根长、根数和生根时间差异均不显著。这说明矾根自身分化能力较强,生根培养所需外源激素较低,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添加一定量的MS培养基可作为“花毯”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本研究为建立矾根组培快繁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矾根;花序轴;组培

30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马铃薯NBS-profiling反应体系

王颖、卢丽丽、周福仙、李先平、隋启君、潘哲超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农业部云贵高原马铃薯与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自来洋芋为实验材料,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马铃薯NBSprofiling体系稳定性的7个主要因素:PCRbuffer体积、dNTP浓度、Taq酶活力、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引物接头浓度及稀释倍数,进行4水平设计,选用L32(47)正交表,以PCR产物的多态性为评价标准进行优化试验,从而建立多态性最高的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马铃薯NBSprofiling体系的优化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体系中,10×PCRbuffer体积为2.5μL、dNTP浓度为μmol/L、Taq酶活力为0.02U、DNA模板浓度为ng、引物浓度为30μmol/L、引物接头浓度为20μmol/L,并将第1次PCR产物稀释10倍,该优化体系可有效提高NBS-Profiling的多态性。NBS-Profiling技术在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病基因挖掘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优化NBS-Profiling反应体系,确定多态性最高的反应体系对该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NBSprofiling;正交设计

31

基于RNA-Seq技术的云南榧树转录组分析

张金丽、李靖、周炳江、赵友杰、胥辉、马长乐

西南林业大学

摘要:本研究基于RNA-Seq技术对云南榧树扦插苗叶片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对生物信息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组装分析获得个长度大于bp的transcript,进一步处理得到个Unigene,进一步将获得的Unigene与SWISS-PROT、TREMBL、CDD、PFAM、NR和KOG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共有个Unigene被注释上25种KOG分类。对Unigene进行了KEGG注释,其中有基因共注释上个KO,个基因共注释上个通路。进一步对GO功能分类进行预测,被注释上GO分类的有个Unigene。从个transcript中查找到个SSR位点,并合成对引物进行PCR和毛细管电泳验证,最终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研究结果可为榧树属植物基因的挖掘和后期SSR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云南榧树;RNA-Seq;转录组测序;SSR

32

内蒙古地区长柄扁桃核仁主要成分的遗传变异分析

乌日其其格、王玉、白玉娥、包文泉

1乌兰浩特市园林局

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摘要:本研究对内蒙古地区长柄扁桃核仁主要成分变异程度及变异类型进行评价,分析核仁主要成分与产量、出仁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柄扁桃核仁粗蛋白、粗脂肪、苦杏仁苷含量等性状指标中苦杏仁苷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0.23;根据核仁粗蛋白含量变异将47个长柄扁桃单株分为6个类型,即很低、低、较低、中、较高、高;根据粗脂肪含量变异将分为5个类型,即低、较低、中、较高、高脂肪型;根据苦杏仁苷含量变异将分为4个类型,即低、较低、中、较高苦杏仁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核仁主要成分中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长柄扁桃核仁主要成分指标与产量无显著相关,而粗脂肪含量与出仁率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为长柄扁桃资源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长柄扁桃;遗传变异;核仁成分

33

公益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林帅、闫伟、刘泽昊、贾学文、吴梓宁、白淑兰

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2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局

3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市造林总场

4鄂尔多斯市林业局,林业国际合作援助项目办公室

摘要:生态公益林是林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公益林建设,对其面积及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在建设公益林初期,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林内树种单一、抵抗力差等,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凸现出来,并且影响了公益林效能的显现与发挥,这引起了学者们对公益林健康状态的广泛   址:海南省海口市海秀大道号双岛公寓13B室

邮   编:

电   话:-

投稿邮箱:mpb

hibio.org;molplantbreed

.   址: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白癜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z/9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