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户如何处理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关系才能避

长按   

  有些时候它们的区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我们上述提到的条件致病菌,在正常的生态条件下它是有益菌,只是条件恶化,菌群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它就变成了有害菌,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同一种细菌,如上述弧菌或链球菌,也不是所有的类型都是致病菌,有的菌株有毒力,而其他菌株则没有毒力,无毒的菌株也极可能作为有益菌而存在。

  

  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益菌和有害菌会达到平衡,相互制约,但一旦受到人为的或大自然的影响,这种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变为优势菌。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人工干预,通过添加有益菌制剂来恢复其平衡。

  

  但有益菌的使用要看准时机,如温度、气候、水质、营养等条件,还要避开药物的使用期,要注意有益菌的选择、使用方法、剂量、剂型等等。在这里,我建议养殖户在使用有益菌的同时应该结合疫苗的使用,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有害菌的侵袭。但不提倡使用药物来制菌,尤其是有益菌的使用过程中绝对不能同时应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

  

  不当使用微生态制剂,是否会致病?

  

  微生态制剂正确的选择与使用,包括各个环节。目前市场上微生态制剂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甚至缺乏政府的管理与监督,这样选择商品化的制剂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我们首先应该选择具有良好信誉、产品质量稳定、具有从业资质的较大型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到具体养殖环境微生态自身的特点与构成、以及寄主与环境的关系等,事先要明白微生态的失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引入哪些菌种,它们对寄主与环境有没有较大的影响。微生态制剂中的菌种最好是土著菌株,或是针对具体环境而分离纯化的相应菌株,自己研制的制剂效果肯定要好于商品化的。

  

  客观上讲,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就像我们就医一样,要做到单独就诊,单独开处方,不能多人共用一个处方,但在水产业上可能难以做到这一点。还有如上所述益生菌的使用还要注意使用条件、剂型剂量、养殖生物的营养与免疫水平,并不能同时使用药物。

  

  益生菌的安全性也不可忽视,人工投放菌株肯定会影响到环境菌群的构成,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非土著菌与进口制剂的使用,将导致与生物入侵相关的问题,因此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论证与安全性实验。

  

  益生菌作用机制的研究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使用,如对使用的指导作用等。不同的制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但对具体的制剂,其作用机制是建立稳定的微生物区系为主,还是以净化水质、或是以促进免疫水平、或是以生物夺氧等为主,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了解还很不够。

  

  养殖环境的复杂性,也影响到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一般很难达到与实验室条件下同样的效果。产品的剂型、稳定性、活菌的比例、先进的包装技术等都是我们在研制过程中要考虑与改善的问题。

  

  虽然我们对问题中所提及的微生态制剂的品牌等信息无从了解,但如果从微生态制剂的研制、生产、流通与使用各环节实行了严格把关,则可以排除其致病的嫌疑。相反我们也能找到其使用不当的环节,这对微生态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与使用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知识只能代表过去,见识才能预见未来,

请长按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
昆明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z/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