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白粉病治疗方法详解发病后适宜喷施醚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6.html

“草莓白粉病治疗方法详解:发病后适宜喷施醚菌酯等药剂”

药剂防治:在花前及发病前,用2%武夷菌核净水溶液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防治,间隔1~2个星期喷洒1次。在发病初期,每7~10d喷1次50%醚菊酯水分散剂倍液,或4%四氟唑水剂倍液。

农业防治:采取合理的轮作制,选用具有较高抗病性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采收后及时清理田间枯枝、病叶,结合深翻翻耕。

I.草莓白粉病的治疗

1)疾病征候

(1)草莓白粉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花部、花部及果实,对匍匐茎的危害较小。

(2)叶部发病初期,先在叶背上出现薄薄一层白丝,随病情发展呈斗形,出现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后期病斑扩展,在叶背上出现薄霜状的白粉,严重者多点连成一片,危害极大。

(3)侵染引起的花蕾、花的颜色变淡,不能再开花。当病菌侵染时,小果不能正常膨胀和干燥。

2.发病率成因

(1)草莓白粉病菌是一种低温、高湿度、15-25℃的病害,分生孢子产生并侵染的最适温度为20℃,相对湿度大于90%。

(2)在秋末到早春,若持续阴雨、雨雪天气,光照不足,气温较低,湿度较高,利于孢子繁殖及多次侵染,造成病害爆发。

(3)大棚连作的草莓发病早,发病严重,发病期较新建大棚早1个多月。前一种病多发生于10月中旬,而后一种病的中心直到11月中旬。

(4)肥料的施用与病害的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施用偏多的氮肥会使草莓长势旺盛,叶片又大又嫩,容易发生白粉病。如适时适量施氮,增施磷肥和钾肥,发病轻。

3.治疗

(1)花期初期,没有使用保护性药剂的二次预防时,可用2%武夷霉素水溶液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隔7~14天喷一次,交替用药效果最佳。

(2)一旦发生,要选择有保护性、治疗性的药剂进行防治,可用50%水分散性醚菊酯倍液或4%水性四氟醚唑倍液,7~10天喷1次,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二、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1.流行病的形式

(1)中国南部地区该病原寄生于草莓上,春季和秋季通过空气传播。

(2)发病初期多在走道及幼苗期,以设施种植最为严重,其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20℃左右为适发温度,80-%常在高湿度下发病高峰期,遮阴能促进产孢。

2.预防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选育出无病苗木;

(2)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减轻病害的发生;

(3)对老叶、病叶、落叶及时进行清理,搞好田间环境卫生。

(4)适时灌水,加强大棚内的湿度,减轻病害的发生。

(5)适当控制施氮量,增加P、K、P.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z/1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