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牛常见上、下颌骨出现界限明显的坚硬慢性肉芽肿,这种病变进程缓慢,一般经6~18个月。有时发展很快,牵连头、颈、颌下等部位的软组织。初期压迫有痛感,后期无痛觉。肉芽肿发生在咽喉和舌部时,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咀嚼障碍。肿块有时化脓破溃,流出浓汁,形成瘘管,长久不愈。乳房患病时,呈弥散性肿大或有局限性硬结,乳汁粘稠,混有脓汁。
预防:为了防止本病的发生应避免在低湿地放牧。防止皮肤黏膜发生损伤,有伤口及时处理。舍饲牛最好在饲喂前将干草、谷糠等浸软,避免刺伤黏膜。
治疗:应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不同治疗方案。硬结较大且影响呼吸和咀嚼时,可用外科手术摘除,伤口撒布等量混合的碘仿和磺胺粉,然后缝合。其他一般不经治疗,预后良好。硬结小者,可内服碘化钾或静注碘化钠,于硬结周围注射青霉素,每日一次,连用5天为一疗程,有显著效果。骨质的放线菌病由于骨质的改变,既不能摘除,又不能自然吸收,往往转归不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