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工程研究》Vol.19,No25生物材料选择和应用研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组织工程骨材料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的制备及性能检测目的通过真空复合方法制备出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检测材料的理化性能、抗菌性和细胞相容性。方法将猪椎骨经复合焦磷酸钠两次低温煅烧制备双相陶瓷骨,将双相陶瓷骨置于壳聚糖/补骨脂素复合溶液中,制备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扫描电镜观察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的表面形貌,并检测其抗压强度;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将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l共培养4,8d,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与增殖。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应用于节段性骨缺损修复目的探索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在阶段性骨缺损修复中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生物活性玻璃组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组,均构建动物桡骨损伤模型后,分别予以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修复。骨水泥联合唑来膦酸修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60-86岁,椎体骨折部位包括T12-L4,均进行椎体成形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治疗,并于骨水泥注射后4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mL∶5mg)抗骨质疏松治疗,30滴/min,1次/年,连续给药2年。定期影像学检查2年,观察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情况。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及环形外固定架修复骨髓炎后胫骨缺损目的分析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后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1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0岁,积极清创骨断端坏死感染组织,以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牢固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移植骨缺损处修复,同时在缺损处放置含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支持,随访观察骨折骨性愈合时间、膝关节和踝关节评分情况。丙烯酸树脂骨水泥复合材料对软骨下骨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影响目的观察丙烯酸树脂骨水泥复合材料替代软骨下骨后诱发兔膝骨关节炎的特点。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5组,实验A、B、C、D组在刮除右侧膝关节胫骨平台内侧软骨下骨后,均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剂/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空白对照组仅暴露左侧膝关节胫骨平台内侧骨膜。实验组A、B、C、D组分别在软骨下骨刮除后3,6,9,12周处死动物,切取复合材料上方1.5mm处的软骨下骨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分析,同时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水平。骨科金属内固定物置入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目的观察骨科内置物置入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骨科年10月至年10月收治的例安置金属内置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置入髓内钉,34例置入人工关节,30例置入固定钢板。根据置入后是否感染分为两组,无感染组52例,感染组48例。内置物置入后第1,3,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同时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切口情况以及患者体温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总结并分析疾病进展情况,为抗生素合理应用提供可靠依据。硫酸钙骨替代材料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恢复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目的观察硫酸钙骨替代材料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恢复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的效果。方法纳入42例T12-L3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1-57岁,均实施硫酸钙骨替代材料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置入治疗,治疗后12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情况。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腰椎融合中的效果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兔腰椎中的融合效果。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后路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在L5-6横突间植入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同种异体骨复合物),植入后6周,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冻干处理犬同种异体下颌骨:满足重建的强度、外形及支持能力目的对犬下颌骨进行冻干处理,使其满足同种异体骨支架重建下颌骨缺损的需要。方法获取12只比格犬下颌骨,去除骨膜、软组织、软骨等,用裂钻将颊侧皮质骨制造出直径为1mm的孔隙,孔隙间距为1.0-2.0cm。清洗干净后,先放入-4℃的冷库中,12h后逐渐降至-80℃保存,1周后将冷冻骨放入干燥机内,使骨组织内剩余水分降低到5%以下,然后进行无菌包装,辐射灭菌后,置于无菌真空器中常温保存。冻干处理后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纳米生物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目的制备不同组成比例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结构及性能。方法通过气流-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10%、20%、30%的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羟基丁酸酯纤维支架,检测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基团组成、晶相分布、热学性能及表面润湿性。静脉注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在大鼠腋窝淋巴结的积聚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在SD大鼠腋窝淋巴结的积聚作用,并评价其对血液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2mg/kg,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1mL/kg,3次/周,设定7,60,90,d(d为给药90d后停药30d)共4个周期,每个周期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采集腹主动脉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腋窝淋巴结变化,采集实验组d淋巴结标本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对烧伤后瘢痕的影响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的效果及对瘢痕的作用。方法纳入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于创面表面,并以纳米银敷料覆盖;对照组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于创面表面,并以普通无菌纱布覆盖。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细菌阳性率、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组织工程口腔材料钛锆铌锡合金和镍铬合金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及安全性目的观察钛锆铌锡合金和镍铬合金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牙体缺损患者87例,其中男43例,女44例,年龄22-41岁,其中43例采用钛锆铌锡合金进行修复,作为观察组;44例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作为对照组。修复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口腔修复情况、修复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IPSe.maxPress全瓷冠用于前牙修复:边缘适合度及颜色匹配随访目的分析IPSe.maxPress全瓷冠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边缘适合度及颜色匹配等情况。方法纳入前牙美容修复患者52例(颗牙),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18-45岁,前牙缺损62颗,牙外伤46颗,畸形小牙30颗,分为2组修复,治疗组(n=26)采用IPSe.maxPress全瓷冠和传统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对照组(n=26)采用传统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修复后1周复诊,调查患者满意度;修复后随访6个月、2年,评估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度、牙龈健康状况及颜色匹配等情况。生物活性玻璃抑制酸蚀后不同时间牙釉质的刷牙磨损目的比较生物活性玻璃牙膏和含氟牙膏对牙釉质酸蚀后不同时间点刷牙磨损的影响。方法制备56个牛牙釉质片,树脂包埋并暴露大小约6mm×6mm的釉质平面,表面制备沟槽并充填银汞合金,磨平抛光后随机均分为7组,模拟酸性饮食后刷牙的过程,其中6组分别用普通牙膏、含氟牙膏、生物活性玻璃牙膏在雪碧酸蚀后即刻和酸蚀后30min两个时间点以牙刷磨刷,另1组不酸蚀,只用普通牙膏磨刷,为无酸蚀对照组,过程循环60次。以银汞合金为参照,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样本磨刷后的表面磨损量。钴铬合金表面镀氮化锆涂层对细菌黏附性能的影响目的验证钴铬合金表面所镀氮化锆薄膜是否可以改善义齿金属材料的细菌黏附性能。方法应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在钴铬合金材料表面镀氮化锆薄膜,制备钴铬合金镀膜组试件(实验组),以未镀膜的钴铬合金试件为对照组,分别将变形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黏液放线菌接种在两组试件的测试面上,待培养结束时进行菌落计数。3M自锁托槽与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比较目的探讨3M自锁托槽和传统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纳入轻、中度拥挤的安氏一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11-19岁,例患者选择采用3MSmartClipTM自锁托槽矫正器治疗,为观察组;另例选择奥杰MBT直丝弓托槽矫正器治疗。比较两组磨牙间宽度、尖牙间宽度、上前牙凸度及矫正疗程。L-Cu抗菌不锈钢种植体中Cu离子的抗菌活性目的评价新型L-Cu抗菌不锈钢种植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性能,并检测L-Cu抗菌不锈钢的Cu离子溶出行为,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医学证据。方法以医用L不锈钢为成分基础,添加3.5%-4.0%的Cu元素制成L-Cu抗菌不锈钢。将其按0.1cm2/L表面积对容量比置于模拟体液中,在37℃震荡水浴中浸泡1-10d。采用石墨炉原子吸光光度计每天测定浸提液中的铜离子含量。通过覆膜法抗菌实验及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评价L-Cu抗菌不锈钢的杀菌性能。结果与结论:L-Cu抗菌不锈钢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10d后的Cu离子溶出量远高于普通医用L不锈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L-Cu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逐步提高,10h时杀菌率已达%。L-Cu抗菌不锈钢作用3h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菌体形态即出现明显的变化,6h后菌体出现明显的裂解,9h后材料表面绝大多数细菌即崩解为碎片。说明L-Cu抗菌不锈钢能够有效地杀灭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致病菌,同时能够缓慢释放Cu离子,改变种植体周围微环境,说明其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力学性能与不同牙体剩余量的关系目的采用体外应力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牙体残余量对纤维树脂桩核修复体抗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6颗离体人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均分为4组,进行牙根管预备与填充后,A组平齐基准平面横断磨除冠部牙体;B组,牙冠近远中斜形损耗,远端牙本质领圈高度2mm,逐渐减少到近中端时牙本质领圈高度为0mm;C组,牙冠横行缺失,留2mm健康牙本质;D组,保留完整冠部牙体组织。各组常规桩道预备后进行黏结处理,将Parapostfiberlux玻璃纤维桩置入桩道内,采用动态力学加载设备对试件进行加载。材料生物相容性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目的通过对临床上使用的聚乙烯高分子合成输尿管支架和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细胞毒性试验、动物体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致死率等生物相容性方面的比较,为临床上引入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新型材料组细胞采用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材料浸提液进行培养;聚乙烯组细胞采用聚乙烯浸提液进行培养。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生物降解及与宿主的相容性目的探讨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方法制备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浸入胆汁中,浸泡后1,2,3,4,5周,分别取8个实验支架干燥处理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于无菌条件下将实验支架植入大鼠皮下,分别于植入后1,2,3,4,5周,处死2只,将实验支架取出,观察支架外观及实验动物周围肌肉组织情况。观察不同时间的支架大体外观和电镜扫描情况,计算降解率,并了解实验动物肌肉埋植情况和支架情况。合成可生物降解神经导管修复损伤周围神经:生物相容性良好目的探索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3组,自体神经移植组、硅胶导管组和可降解神经导管组。各组动物切除10mm坐骨神经,构建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并分别利用自体神经、硅胶导管以及可降解神经导管进行坐骨神经修复。筋膜成纤维细胞与纤维蛋白凝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兔筋膜成纤维细胞与纤维蛋白凝胶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皮下固有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以胰酶消化法对其进行传代。将第4代成纤维细胞悬液与纤维蛋白凝胶共培养,以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纤维蛋白凝胶表面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共培养5d时,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成纤维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贴附情况。复合支架生物材料体内导管材料设计和创新:利于导管超声实时精确定位技术的应用目的观察几丁糖与聚乳酸复合物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30只SD大鼠,制作单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自体神经、硅胶导管及几丁糖与聚乳酸复合导管修复神经缺损,修复后12周,观察桥接神经外观、表面粘连情况及有无神经瘤生成等,检测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及潜伏期,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坐骨神经桥接物中段神经再生轴突数量及再生神经横截面积,称量大鼠完整小腿三头肌湿质量。生物材料基础实验生物泡沫敷料覆盖封闭负压引流加速慢性创面愈合中活性明胶酶的变化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加速慢性创面愈合的活性形式明胶酶的影响。方法从年4月到年1月,选取湖北医院的96例创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将其分为2组,慢性创面组52例患者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对照组44例患者于乳腺癌切除后第3天的创面引流液设为急性创面对照。慢性创面组将从压疮和乳癌术后皮肤坏死创面收集的渗出液标本分别成为样本A和B;从2例静脉瘀滞性溃疡创面收集的标本分别称为样本C,D;从创伤性皮肤缺损创面收集的称为样本E。综述与专讨钛合金表面抗菌涂层:抗菌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目的综述了钛合金表面抗菌涂层的原理、技术、分类及优缺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年1月至年1月Scopus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Titaniumalloy,Plant,Antibacterial,Coating;钛合金,内植物,抗菌,涂层”。3D打印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与应用目的对3D打印技术制作骨组织工程支架作一综述,对支架的未来优化进行展望。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谷歌学术数据库中,至年关于3D打印技术制作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文章。纳入包含骨组织工程支架结构设计、材料及通过不同3D打印技术制作的支架性能研究文章,排除观点重复和陈旧的文章,最后对37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目的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设计、改性及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文关键词为“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软骨组织”,英文检索词为“chitosan;chitosanderivatives;scaffold;tissueengineering;cartilage”,检索文献时间范围为年1月至年1月。抗感染尿管获中国专利现况目的回顾抗感染尿管获中国专利的现况。方法以Google专利(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白巅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l/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