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bacterialmanure)等。所谓微生物肥料,顾名思义,是指含有微生物成分(如:木霉菌,枯草杆菌,溶磷菌,放线菌等等),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料和作用的生物制剂。
2、微生物肥料有什么作用?
(1)增进土壤肥力。例如,固氮微生物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微生物,能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转变为作物容易吸收的磷、钾化合物。微生物还能将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分解成氮、碳等职务容易吸收的养分。
(2)促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微生物在繁殖中能产生大量的植物生长激素,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株生长健壮,促进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3)增强作物抗病和抗逆能力。施入土中的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在与病原菌的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形成优势菌群,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诱导作物产生抗生素,抵御病原菌的侵袭。微生物大量生长,菌丝能增加对水分的吸收,使作物抗旱能力提高。
(4)调理和改良土壤。微生物具有使土壤团粒化的作用,可防土壤板结。微生物还会参与腐殖质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5)提高作物品质。改善作物品质。许多微生物肥料能改善作物品质。根瘤菌固定的氮素能输往籽粒,使得豆科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此外,一些蔬菜施用某些微生物肥料之后,能增加其中的维生素含量,降低叶菜类作物中的硝酸盐含量,提高果菜类作物中的糖分含量等。
(6)减少化肥使用量。由于以上(1)和(2)的作用可知,科学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
微新生物土调素:含有四种微生物3、几种常见的微生物对作物的作用
(1)枯草杆菌
枯草杆菌会与病原菌竞争根系中的养分,进而成为优势菌种,降低病原菌的危害,加上可以产生内生孢子,在逆境下易于存活,且在产孢过程中,可产生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物质。
(2)放线菌
在土壤中添加含有几丁质的物质,如虾、蟹壳粉等,可促进土壤中放线菌的繁殖,藉由放线菌所释放的分解酵素与抗生物质,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或抑制病原菌的活性,从而达到保护植物、预防线虫的目的。
(3)木霉菌
木霉菌抑制或防治作物病原菌害的主要机制,一是可以产生多种对作物病原真菌、细菌及昆虫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防止病虫害;二是竞争作用。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夺取水分、养分、氧气、生存空间等,从而削弱和挤压病原菌的生存空间;三是重寄生作用。木霉菌可以寄生于腐霉菌、疫霉菌、立枯丝核菌、霜霉菌等约18属。它们直接侵入或缠绕在菌丝上,引起病原菌细胞膨大、变形、缩短、变圆、原生质收缩,细胞壁破裂。四是诱导抗性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4)溶磷菌
溶磷菌,又称为解磷菌,为一群原本就存在于土壤中,可以藉由释放小分子有机酸,以提升土壤可溶性磷含量的土壤细菌或真菌。适当的使用溶磷菌,可以提升土壤中有效性磷的含量,减少磷肥使用量,降低肥料的投入。可促进根圈保护的功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根系吸收水分与养分的能力;延长根系寿命;增加植物抗病及抗旱能力;提早开花之特性。
参考资料
《土壤肥料》,李小为,高素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