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微生物试卷

畜牧微生物习题

一、填空(20*1=20)

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 微生物世界 。

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法国的巴斯德,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在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和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德国的柯赫,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建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和提出了柯赫法则。

3.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1.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生物。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3.细菌的一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特殊构造又有鞭毛、菌毛(或性菌毛) 、荚膜和芽孢等。

4.细菌的染色方法有①简单染色法、②鉴别染色法、③负染色法,其中②又可分为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和姬姆萨染色法。

5.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分为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和番红或品红复染,其中关键步骤为酒精脱色;而染色结果G-为红色、G+为紫色,如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

6.G+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肽聚糖和磷壁酸;前者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葡萄胺相连构成,这一双糖单位易被溶菌酶水解,而导致细菌细胞壁“散架”而死亡。

7.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而糖被的主要成份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为主。

8.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L型细菌、原生质体、原生质球(或球状体)和支原体。

9.芽孢具有很强的抗热、抗酸碱、抗辐射、抗渗透压和抗化学药物等性能,芽孢的萌发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三个具体阶段;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的耐热性最强的菌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10.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其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类型。

11.真核微生物具有的三种主要特征是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能够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质中存在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其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真菌。

12.酵母菌细胞形态有球状、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梨形等多种,其繁殖方式有(1)有性繁殖和(2)无性繁殖,其中(2)又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无性孢子。

13.霉菌的无性孢子有分生孢子、孢囊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和游动孢子,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和子囊孢子,其有性繁殖过程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14.病毒是侵害各种生物的分子病原体,现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而亚病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15.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脂类和糖类,病毒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16.毒粒的形状大致可分为球状、杆状和复杂形状等几类,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螺旋对称壳体、二十面对称壳体和双对称结构。

17.烈性噬菌体以裂解性周期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将其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三个时期。

18.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它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合成和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碳源___、__氮源__、__能源__、___无机盐___、__生长因子__和___水___。

2.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提供碳素来源__和__能量来源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糖类_、___有机酸_、__脂类_、__烃__、__CO2及碳酸盐__等。

3.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__蛋白胨__和__牛肉膏__等,无机氮源有__硫酸铵__和_硝酸钠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__豆饼粉__等作为有机氮源。

4.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是__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_、__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_____、_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__和_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_。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__光能无机自养型__、__光能有机异养型__、_化能无机自养型和_化能有机异养型_。微生物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_提高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_。

6.生长因子主要包括_维生素_、__氨基酸_和__嘌呤及嘧啶_,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__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_、_维持微生物正常生长_、_为合成核柑、核苷酸和核酸提供原料__。

7.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__调节培养基的pH值___。

8.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__单纯扩散__、__促进扩散__、_主动运输__和___基团移位_。

9.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___主动运输__方式运输乳糖,大肠杆菌又是通过_基团移位__方式运输嘌呤和嘧啶的。

10.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是_营养物质本身__、__微生物所处的环境__和___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___。

11.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四种类型。

1.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它包括__分解代谢__和___合成代谢___;由于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因此,__能量代谢__就成了代谢中的核心问题。

2.在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_有氧呼吸_;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_无氧呼吸_;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发酵_。

3.糖酵解是__生物体内将葡萄糖氧化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__,主要有EMP途径_、_HMP途径_、___ED途径___和_磷酸解酮酶途径_四种途径。

4.EMP途径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__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释放的准备阶段_,只生成两分子__甘油醛-3-磷酸_的主要中间产物,第二阶段为_氧化还原阶段__,合成_ATP_并形成两分子__丙酮酸_,EMP途径可为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提供__ATP_和__NADH_,其中间产物又可为微生物的合成代谢提供_碳骨架__,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逆转合成_多糖__。

5.HMP途径的一个循环结果是一分子葡萄糖转变成一分子_甘油醛-3-磷酸_,三分子_CO2_和六分子NADPH;且一般认为HMP途径不是产能途径,而是为生物合成提供大量的_还原力_和__中间代谢产物__。

6.ED途径一分子葡萄糖最后生成两分子_丙酮酸、ATP_,一分子_NADH_和_NADPH_。

7.乳酸菌进行同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MP途径,产物为乳酸,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异型乳酸发酵时通过ED途径,产物为乳酸、酒精和CO2。

8.异养微生物的_能量ATP_和_还原力_均来自_有机物_的生物氧化,而化能自养微生物在无机能源氧化过程中通过_氧化磷酸化_产生ATP。

9.乳酸细菌可利用葡萄糖产生乳酸,根据产物不同,乳酸发酵可分为_同型乳酸发酵_、__异型乳酸发酵_和__双歧发酵_三种类型。

10.兼性需氧微生物具有两套呼吸酶系,在有氧时能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呼吸,在无氧时以代谢中间产物为受氢体进行发酵作用。

11.在自然界引起元素硫和无机硫化物氧化的真细菌主要有:硫化细菌、丝状硫细菌和绿色及紫色硫细菌。

1.影响微生物代时的主要因素有_菌种_、_营养成份_、_温度_和_营养物浓度_。

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_营养物质_、_水的活度_、_温度、_pH_和_氧_等。

3.实验室常见的干热灭菌手段有热空气灭菌和_火焰灼烧;而对牛奶或其他液态食品一般采用_超高温_灭菌,其温度为_~℃_,时间为_2~6秒_。

4.通常,放线菌最适pH值的范围为_7.0~8.0_,酵母菌的最适pH范围为_4.0~5.8__,霉菌的最适pH范围是_3.8~6.0__。

5.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__温度__、_辐射作用__、_过滤__、__渗透压__、_干燥和___超声波__等。

6.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__延缓期_、_对数期__、_稳定期__和__衰亡期__四个生长时期。

7.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有__抑制细胞壁合成__、_破坏细胞质膜__、__作用于呼吸链以干扰氧化磷酸化__和__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__。

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__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__、_T2噬菌体感染实验__和__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__;而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又是_变量实验_、__涂布实验_和__影印实验__。

2.不同碱基变化对遗传信息的改变可分为__缺失_、__添加___、__易位___和__倒位__四种类型,而常用的表型变化的突变型有__营养缺陷型__、__抗药性突变型__、_条件致死突变型_和_形态突变型___等

4.根据F质粒的不同情况可有__F-菌株__、__F+菌株__、__F`菌株___Hfr菌株_四种菌株。

6.细菌基因转移的三种方式为__接合__、__转导___和___转化___。

7.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_干燥_、_避光_、_缺氧_、_缺乏营养物质__和_低温_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8.菌种可保藏在_-__℃的液氮或__-70__℃的干冰低温冰箱中。

1.在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_细菌___,种类最多的是__放线菌___。

2.能在高温、低温、高酸、高压等极端环境中正常生长繁殖的极端微生物有__嗜热菌__、__嗜冷菌__、__嗜酸菌___、__嗜碱菌___、__嗜盐菌___、__嗜压菌___和__抗辐射菌_。

3.地衣是由__菌藻__共生或__菌菌___共生的最典型例子,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生活在一起是___互生___关系。

4.发光细菌是一类___G-___、长有极生鞭毛的__杆菌__或___弧菌____,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能发出波长为___~__nm的荧光。

5.硝化作用是一个严格 好氧 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则需要在 厌氧 条件下进行。

6.生物固氧所必备的四个条件是 固氮酶 、电子供体 、电子载体 、能量   。

7.在自然界引起元素硫和无机硫化物氧化的真细菌主要有: 硫化细菌 、 丝状硫细菌和 绿色及紫色硫细菌 。

8.根瘤菌的三性是指 感染性 、 专一性 和 有效性 。

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呼吸道感染__、___消化道感染____、__创伤感染__、__接触感染__和_____垂直传播___。

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吸附和侵入能力__、__繁殖与扩散能力___和_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__三方面组成。

3.病毒感染的特点为__活细胞内寄生__和__基因水平感染__,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___杀细胞感染___、___稳定状态感染___、___整合感染__三种类型

4.真菌的致病方式有__致病性真菌感染__、__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__、__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__和__真菌性中毒___。

5.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__表面屏障__、___局部屏障__和__共生菌群___。

6.干扰素都有__抑制病毒增殖活性___、免疫调节活性、细胞分裂抑制活性、抑制肿瘤生长活性和改变细胞膜生物学特性等功能。

7.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__红__、__肿__、___痛___和___热___等。

8.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获得性____、__高度特异性___和___记忆性___。

9.免疫系统包括___免疫器官___、___免疫细胞___和___免疫分子___。

10.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淋巴细胞__、__粒细胞__、__肥大细胞__和__树突起细胞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功能造血的__干细胞__。

11.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__抗体__、__补体___和__细胞因子_;而__补体__和__抗体_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份。

1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感应阶段___、__反应阶段__和__效应阶段__三个阶段。

13.抗体是由__B细胞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1.9年R.H.Whittaker将生物界分成了五界,分别是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

2.细菌的分类单元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由上而下依次为__界___、__门__、___纲__、__目__、___科___、__属___、__种___。

3.生物分类的传统指标为___形态学特征___、___生理特征___和___生态学特征___。

6.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特征包括__基因型特征__和__表型特征__,其中__基因型特征___对鉴定微生物的系统发育有决定性作用,而___表型特征___可作为判断亲缘关系的参考而且对以实用为目的的分类鉴定仍有重要价值。

7.年,Woese等提出新的生物分类概念,根据16SrRNA的碱基序列将生物清晰地划分为三原界,即真细菌原界、古细菌原界和真核生物原界。

8.对微生物命定学名的表示方法分双名法与三名法两种。

二、选择题(25=25*1)

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B)

A 螺旋菌 B 杆菌 C 球菌

2、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A)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C)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4、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D)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5、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作(B)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6、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D)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C)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8、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9、下列微生物中鞭毛着生类型为周生的是(C)

A 红螺菌 B 蛭弧菌 C 大肠杆菌 D 反刍月形单胞菌

10、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A 基内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

11、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B)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12、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C)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13、产甲烷菌属于(A)

A 古细菌 B 真细菌 C 放线菌 D 蓝细菌

14、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C)。

A.美蓝和刚果红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C.结晶紫和番红D.刚果红和番红

15、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D)。

A 肽聚糖和甘露聚糖B葡聚糖和脂多糖 C几丁质和纤维素D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16、霉菌中的(B)分别是具有假根和足细胞

A.米根霉和桔青霉B米根霉和黄曲霉C.高大毛霉和黑曲霉D黑根霉和红曲霉

17、下列光合作用微生物中进行的是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是(C)

A 甲藻 B 绿硫细菌 C 蓝细菌 D 嗜盐细菌

18.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B)

A 5:1 B 25:1 C 40:1 D 80:1

19.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20.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D)培养基

A 基础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21.E.coli属于(D)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2.培养亚硝酸细菌时,要以(D)为唯一能源,接种少量不含有机质淤泥,加富培养。

A N2 B 亚硝酸盐 C 硝酸盐 D 铵盐

23.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24.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B)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25.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D)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26.蓝细菌属于(A)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7.硝化细菌属于(C)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28.硝酸细菌依靠(B)方式产能。

A 发酵作用 B 有氧呼吸C 无氧呼吸 D 光合磷酸化

29.下列微生物中同时具有固氧、氧化无机硫化物、氧化亚铁为高铁能力的是(D)

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B 着色菌属Chromatium C贝氏硫细菌属BeggiotoaD 氧化亚铁硫细菌 ferrooxidans

30.厌气条件下降解果胶的细菌为(C)

A 多粘芽孢杆菌 B 枯草杆菌 C 费新尼亚浸麻梭菌 D 软腐欧氏杆菌

31.腐败梭菌Clos.putrificum能同时利用(D)作碳源、能源和氮源,进行氧化还原脱氨作用。

A 果胶质 B 脂肪酸 C 葡萄糖 D 氨基酸

32.巴斯德效应是指(D)

A 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 B 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 C 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D 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

33.根瘤菌处于植物所形成的根瘤内,它属于(A)型微生物。

A 好氧 B 厌氧 C 兼性厌氧 D 耐氧

34.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是(A)

A 链霉素 B 青霉素 C 利福平 D 两性霉素

35.发酵工业上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经常在(C)放罐以提取菌体或代谢产物。

A 延滞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末期 D 衰亡期

36.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D),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 BOD B COD C NOD D SOD

37.在化学消毒剂中,通过凝固蛋白作用杀菌的是(C)

A.新洁尔灭B.乙醇C.甲醛D.拮抗

38.化学消毒剂(D)是能损伤细菌外膜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A.福尔马林B.结晶紫C.漂白粉D.新洁而灭

39.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是(D)

A 利福霉素 B 四环素 C 两性霉素 D 青霉素

40.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损伤细胞膜的是(B)

A 井冈霉素 B 短杆菌素 C 氯霉素 D灰黄霉素

41.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干扰病原蛋白合成的是(C)

A 井冈霉素 B 短杆菌素 C 链霉素 D灰黄霉素

42.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阻碍核酸合成的是(A)

A 利福霉素 B 四环素 C 两性霉素 D 青霉素

11.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C)

A℃-℃,5-15秒 B 72℃、15秒 C ℃,20分钟D ℃,5小时

43.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 D )

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   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C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 D排尽锅内冷空气 

三、判断题(15=15*1)

1.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 )

2.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 )

3.菌落边缘细胞的菌龄比菌落中心的细胞菌龄长。( × )

4.所有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 )

5.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 )

6.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 × )

7.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原核生物。(√)

8.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9.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和抗静水压的能力,同时具有繁殖功能。(×)

10.链霉菌和毛霉都呈丝状生长,所以它们都属于真菌中的霉菌。(×)

11.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和光合细菌同属一类。(×)

12.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13.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14.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15.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0.5—1.0%.( × )

1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17.被动扩散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18.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19.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20.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21.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22.光合叶绿素和高等植物中的叶绿素具有相类似的化学结构。(√)

23.化能自养菌以无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24.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25.通常一种化合物在某一浓度下是杀菌剂,而在更低的浓度下是抑菌剂。(√)

26.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在MM与CM培养基中均能生长。( × )

27.饰变是生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表型变化,它是生物自发突变的结果。(×)

28.用青霉素浓缩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原理是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因生长而致死,缺陷型因不生长而存活,从而达到浓缩目的。(√)

29.当基因发生突变时,由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必然发生改变。(×)

30.土壤、水域和空气都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

31.条件致病对人体或动物体一定具有致病性。(×)

32.好氧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主体,尤其是其中的拟杆菌类、双歧杆菌类和乳杆菌类等更是优势菌群。(×)

33.地衣是菌藻共生或菌菌共生的典型例子,冬虫夏草是真菌寄生于昆虫而形成的一种名贵中药。(√)

34.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

35.具有相同G+C含量的生物表明它们之间一定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

36.G+C含量的比较主要用于分类中否定。(√)

37.菌株是微生物分类和研究工作中最基础的操作实体。(√)

38.目前种是生物分类中最小的分类单元和分类等级。(√)

39.湖水的“水华”或海水中的“赤潮”是由于水体中可溶性磷酸盐的浓度过高,造成水体的富集营养化而出现的一种大面积环境污染现象。(√)

40.在各种污水处理方法中,最根本、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处理法。(√

四、简答题(20=5*4)

五、问答题(20=10*2)

1.灭菌:指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灭菌后的物体不再有可存活的微生物。

消毒:指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与革兰细胞壁在结构及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答: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比较厚,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此外还有磷壁酸、多糖、蛋白质,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的特有成分。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薄,其结构与成分比较复杂,有外模与周质间隙组成,无磷酸。

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具有什么功能?

荚膜:包围在菌体外面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1.荚膜可以帮助细菌抵御干燥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2.荚膜可以帮助细菌黏附在机体的表面,有利于内部的增殖3.荚膜也有储存养分,排除废物的作用

芽孢:含水量少,折光性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休眠性,可以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普通菌毛有利于细菌牢固的吸附于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性菌毛可作为质粒传递的通道。

鞭毛:菌体表面长出的蛋白质线状物,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当有规律地收缩时,可引起细菌运动。

4.为什么革兰氏染色能将细胞分为两大类

革兰染色菌能将细胞分为两类的主要原因在于两者细胞壁结构的不同,革兰阳性菌细胞在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后细胞壁被染成紫色,酒精脱色时由于肽聚糖结构复杂,较厚,酒精脱水使网孔变小,结晶紫—碘复合物不能被洗脱下来,尽管品红溶液复染,革兰阳性菌仍成紫色。而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成分相对较薄,结晶紫—碘复合物被洗脱下来,故经品红复染后细菌呈红色。

5.细菌的营养类型有哪些?呼吸类型有哪些?

试述细菌的营养类型,并举例说明?

营养类型:化能自养、光能自养、光能异养、化能异养

呼吸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兼性呼吸

光能自养:微生物具有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以水为供氢体,还原二氧化碳代表类群:蓝细菌,光合细菌

光能异养:以简单有机物为供氢体,还原二氧化碳,代表微生物:非硫微生物

化能自养:硝化细菌、硫化细菌

化能异养:放线菌、真菌

6.细菌生长曲线的确定?有何意义?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延缓期:此时期内细菌逐渐适应环境,细胞合成增加,体积变大,但数量并不增加。

对消毒剂和较高的敏感性.在生产上应该缩短该时期,如用对数期的菌种接种。

对数期:此时细菌的生命力旺盛,繁殖速度快,细菌数目呈级数型增长。该时期内病原菌致病力最强,适合留作种子。

稳定期:此时期内新生菌数与衰亡菌数基本相等,因营养物质的消耗,毒素等代谢废物增加。以获取细菌代谢产物为目的的,应适当地调节其PH值,更新培养基

衰亡期:细菌开始大量死亡,细菌常出现自溶,染色不一致。

7.真菌与细菌、放线菌形态结构的异同?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细胞组成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层次

单细胞

单细胞

单细胞

多细胞

细胞分化

分化不明显

菌丝分化,分化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等

分化不明显

分化程度高

菌落大小

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营养类型

自样或异养

异养

异养

异养

8.酵母菌、霉菌和藻类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芽殖、裂殖、子囊孢子的形成,酵母菌主要以无性生殖为主,在无性生殖中又以芽殖为主,少数是裂殖,酵母菌一般不产生孢子,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产生孢子。霉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主要形成节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胞囊孢子、后垣孢子。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卵孢子

单细胞藻类以二分裂法增殖,多细胞藻类一般以产生游动孢子和配子的方法增殖。

8.试比较病毒与细菌的形态、大小、结构、繁殖、培养、对抗素的敏感性等

病毒是一类最小的、非细胞结构的,仅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值的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

比较内容

细菌

病毒

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

球状、杆状、丝状等复杂结构

大小

细菌的大小以微米为计数单位,球菌的大小以直径表示0.5-2.0UM,杆菌与螺旋菌的大小以长和宽来表示,一般长为2-8微米,宽为0.2-2微米。

病毒的大小以纳米为计数单位,最大的以上,最小的17纳米左右。

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结构:荚膜、芽孢、

包括核衣壳、囊膜

繁殖

以二分裂法增殖

在活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增殖

培养

在无活细胞的培养基内生长

需依赖活细胞生长

对抗素的敏感性

对抗生素敏感,对干扰素不敏感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9.试述病毒的复制过程

吸附:病毒吸附在易感细胞上。这一个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病毒在钙离子、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随机吸附到细菌体的表面,第二步,病毒通过受体特异性的吸附在细菌的表面。

侵入:病毒吸附在细菌表面后,进入到细胞内。

脱壳:病毒在进入到细胞后,迅速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脱去衣壳,释放出核酸,

生物合成:在病毒基因的严格控制下,多数DNA病毒在细胞核中合成DNA,而多数RNA病毒在在细胞质中合成RNA,而蛋白质均在细胞质中合成。

装配与释放:病毒DNA与蛋白质合成后,多数DNA病毒在细胞质中合的成蛋白质,进入到细胞核内与合成的DNA装配在一起形成核衣壳,多数RNA病毒在细胞质中完成核衣壳的装配。再通过细胞膜或细胞核膜获得囊膜。最后以宿主细胞破裂的方式释放出来。

10.什么叫烈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各有什么作用

烈性噬菌体:在宿主菌体中增殖,使细菌裂解的一类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一些噬菌体,在宿主菌体中不复制,也不使细菌裂解,而是将自身的核酸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随细菌的增殖而复制,若干代后,使细菌裂解。

温和噬菌体可用于细菌之间DNA片段的转导。

10.人工培养病毒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与用途?

人工培养病毒的方法有鸡胚培养法、细胞培养法,实验动动物培养法

鸡胚培养法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的特点,既可以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也可用于抗原或疫苗的制备。

细胞培养法:比鸡胚培养法更经济,效果更好,可用于多种病毒的分离,增殖,抗原与疫苗的克隆,克隆纯化等。

实验动物法: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可用于病毒抗原的测定,疫苗的生产。

几乎所有的细胞受到细胞侵染后,都会产生一种小分子糖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干扰细胞复制的作用。这种小分子蛋白质称为干扰素。

干扰素产生后随血液扩散至全身细胞,诱导细胞另外一种干扰病毒复制的蛋白质分子,阻止病毒MRNA的翻译,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增殖。

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后,能够产生抑制其他病毒感染的作用,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发生的原因:干扰病毒抢先占据或破坏了易感细胞上的受体,或者在复制时抢先占领了代谢与复制的重要部位,使干扰病毒不能利用,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正常的病毒越来越少。

11.灭菌:杀死物体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芽孢、霉菌孢子等)。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防腐: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无菌: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微生物。

12.何为基因突变?细菌基因重组有几种方式?与高等动物相比有什么特点?

基因突变:微生物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

细胞基因重组的方式有:(1)接合供体菌与受体菌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2)转化受体细菌可以直接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工体细菌的游离DNA,从而在受体菌中实现遗传信息的整合与重组。(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细菌的遗传信息转移给受体菌

重组的特点:参与重组的细胞有供体受体的区分,地位不对等,仅小部分基因发生重组。

13什么叫做免疫?

免疫是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防御和清除体内抗原,维持机体稳定地生理功能。

14.什么叫完全抗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T细胞与B细胞表位有哪些不同?

分子质量大、结构复杂的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这类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1.异物性对于免疫动物而言,完全抗原应是非自身的物质,与免疫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免疫原性就越强。

2.大分子通常完全抗原的分子量在00u以上

3.化学组成、结构复杂化学组成,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就越强。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zl/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