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改变思想,可获取知识,可改变命运;阅读,养成学习的习惯,开阔我们的视野!
动物浆膜腔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和阴囊鞘膜腔等。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极少量的液体,与浆液膜毛细血管的渗透压保持平衡。在病理状态下,体液量异常增多时,称浆膜腔积液。
漏出液是因血液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血压增高或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淋巴管阻塞等因机械作用所引起的,如心脏病、肾脏病、心脏代偿性机能减退及静脉循环不良等;
而因局部组织受损伤、发炎所造成积液,称为渗出液。
所以按积液的性质,浆膜腔的非炎性积液称为漏出液;炎性积液称为渗出液。
01—样本的采集和保存临床疑有浆膜腔积液时,可进行穿刺采样,以求确诊液体是否存在,并可用以鉴别其性质。在大量积液的病例,穿刺放液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采样时,应无菌操作,一般用消毒针头和注射器进行穿刺取样。若用套管针取样亦应严密消毒,穿刺时可适当进行局部麻醉。如用18号针头或更小的针头时可不用麻醉。
穿刺时,先将皮肤向一边移动,在肋骨的前缘,将针头以与胸壁垂直方向刺入。当针头缺乏阻力和液体流出时,则表示针头已刺入胸腹腔。
心包腔穿刺取液部位,取左侧3~5肋间,心浊音区。心包腔穿刺要求细心而谨慎,以防发生感染及损伤。
采取浆膜腔穿刺液标本时,应同时取两份,一份须加抗凝剂(3.8%枸橼酸钠与标本量之比为1∶10);一份不加抗凝剂,标本采取后立即送检,以免细胞变性破坏或出现凝块而影响结果。
02—浆膜腔积液的一般现状检查1.颜色
漏出液一般无色或呈淡黄色。渗出液因细胞或细菌因素所致,可呈不同颜色,红色或棕褐色为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动脉瘤等;绿色为绿脓杆菌感染;乳酪色为含大量脓细胞。
2.透明度
一般漏出液较清,渗出液较浊。
(1)清晰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2)微浊呈云雾状,背面衬以报纸时,字迹可辨认。
(3)混浊呈絮状或胶状,背面衬以报纸时,字迹不可辨认。
3.比重
漏出液比重常在1.以下(一般为1.~1.);渗出液常在1.以上。
4.凝块形成
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且含有纤维蛋白原,离体后易凝固,但在少数情况下,纤维蛋白可被溶解而不凝固。漏出液一般不凝。如有多量血液时,因含纤维蛋白原而亦可凝固。
03—浆膜腔积液的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
漏出液细胞数一般较少,可将液体直接滴入计数室内进行计数,但需要注意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渗出液细胞一般较多,可采取用血液细胞计数法。因渗出液中细胞数量较高于漏出液,所以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果穿刺液体为血样红色,则应作红细胞压积测定;如所测定数值与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差不多,则可判断为浆膜腔出血。
2.细胞分类计数
可取沉淀物制成薄片,置37℃温箱内迅速干燥(时间过长,细胞容易皱缩变性,难以识别),用美蓝(亚甲蓝)和瑞氏染色,用油镜分类。各种细胞的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粒细胞
急性感染时大量存在,化脓性细菌所致者最为明显。
(2)淋巴细胞
多见于慢性病,如结核或肿瘤性渗出液中。
(3)嗜酸性粒细胞
一般为2%~5%。在过敏性或寄生虫性疾病,结核性渗出液吸收期以及积液经多次抽取后,嗜酸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4)间皮细胞
在非炎性漏出液中可见。在炎症情况下,此种细胞增多;患癌症时,此种细胞在渗出液中占多数,并有形态上的改变。正常间皮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呈淡蓝到淡紫红色,无颗粒。但有时偶可见到胞浆凝集成的假颗粒。偶见空泡,核呈圆或椭圆形,多数位于中央,核染色质比较细致、分布均匀,有时可见1~2个核仁。有时可见形态不规则,有时呈一团团的,好像腺体的物质,不要认为是癌细胞。
(5)癌细胞
发现有多量形态不规则而体积大小不等,核大,有畸形,染色质粗糙,染色较深,有时不均匀,有空泡,核仁或核分裂等现象的细胞应疑为癌细胞。
(6)组织细胞
比间皮细胞略小,染色较浅,核的大小和间皮细胞相似,但形状常为肾形或长圆形,偏于细胞一侧,这种细胞常见于胸、腹腔发炎的渗出液。
3.细菌检查
取穿刺液离心沉淀物涂片,干燥,固定用革兰氏或抗酸染色,镜检如检查放线菌,则取未离心的标本,直接涂片,加盖玻片镜检。
渗出液常见有细菌,但直接涂片不一定能检出,必要时应作培养检查。漏出液中很少有细菌,一般无需进行细菌涂片检查。
04
—浆膜腔积液的一般现状检查1.李凡他(Rivalta)试验
渗出液中常含有大量浆膜黏蛋白,是一种酸性糖蛋白,等电点总在pH3~5之间,因此在稀酸溶液中可呈白色云雾沉淀,为阳性漏出液。此试验常为阴性。
方法:取蒸馏水mL加于mL量筒内,加冰醋酸2滴,混匀,再加1~2滴,如在下沉过程中显白色云雾状或混浊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要放在光线充足、有黑色背景处观察结果。
2.尿素和肌酐的测定
在大量腹水,未区别是因膀胱破裂的尿液,还是因其他原因引起的渗出液或漏出液时,测定尿素和肌酐有重要意义。
如腹腔穿刺液为尿液,则尿素和肌酐的含量极高。这时如测定血液中尿素是10mmol/L,腹腔穿刺液中尿素是mmol/L,则不必作其他检查,便可肯定为尿液。但因尿素扩散性很强,很快就可进入血液,故如血中和穿刺液的尿素结果一样时,为区别是否为尿液,则需测肌酐。因肌酐的扩散能力很差,如腹腔液为膀胱破裂的尿液时,则此腹腔液的中肌酐浓度必然会
超过血液中肌酐浓度。临床上常见于犬、猫撞伤时,膀胱破裂所引起的腹腔积液。
测定方法同血液尿素或肌酸酐。
区分积液性质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两者鉴别要点见表11-14。
以上各点在鉴别漏出液与渗出液时,尤其是细胞计数价值有限,大约有10%以上的漏出液也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因此,在解释实验室结果时,应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考虑。若为渗出液,则要区别是炎症性还是肿瘤性,此时应进行细胞学和细菌学检查。
免责申明:
本内容不是原创,供大家学习。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