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之所以会出现发烧症状是当病毒侵袭人体之后,破坏到了脑袋中的恒定机制,这时候来了中的免疫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从而引发发烧后果。因此发烧并不是指只有身体免疫力低的人身上才会出现有一些身体免疫力水平比正常人高,许多的人也容易出现发烧。但是发烧真的会是免疫力过强的一种症状表现吗?
一定程度上讲,发烧是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主动发起的一场“自卫战”,是人体免疫力的反应。
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退烧药,或是进行输液的人不在少数。其实,感冒发烧多是由于病毒感染,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乱用可能会增加耐药风险和输液不良反应。退烧药可视情况使用,但也要警惕不良反应。
发烧,简单来讲,就是体温的升高,就是我们用手触摸身体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皮肤温度的升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体温的升高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烧。
皮肤的温度实际上是由阳气的聚集来维持的,就是说皮肤能有温度,是因为阳气聚集在皮肤,所以才会有温度,包括我们正常的体温,是一种良性的,持续的阳气的存在状态,正式因为阳气的持续存在,所以才能够让我们的皮肤保持一定的温度。
这个阳气聚集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体温的升高,造成皮肤温度的上升,怎么样来理解呢?
不一定是发烧的时候,比如说你静静的坐在这里,你摸一下自己的手臂,会感觉到一定的温度,然后你在室内做一些运动,比如说仰卧起坐,哑铃操,跳跳健身操,或者去外面跑几圈回来,你会感觉到手臂发热,他为什么温度会上升呢,就是因为阳气向皮肤聚集造成的。
为什么呢?因为你在运动的时候,阳气就会从你的肺脏蔓延到皮肤从而造成皮肤温度的升高,这是肺主皮毛功能的一种表现。中医里面有一种说法叫“肺主皮毛”
什么才叫“肺主皮毛”呢?
完整的解释就是说“皮肤的阳气是由肺脏所管理的,同时皮肤的阴液也是由肺脏来管理的”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所以说“肺主皮毛”也必然有两个方面。
一来是肺脏能管理皮肤的阳气
二来肺脏也能同时管理皮肤的阴液或者叫阴气
气液本身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他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统一的称为肺也可以管理皮肤的阴,那另一面是肺可以管理皮肤的阳。
正是因为皮肤的阳气来自于肺脏的“输布”,“输布”的意思就是输送和布散。从肺脏出来以后去往全身的皮肤。我们全身的皮肤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皮肤互相连接,是没有缝隙,从而维持了我们皮肤所有的温度,当肺脏的阳气向皮肤运送过多的时候,就会造成皮肤温度的增高;如果阳气输送的过少,就会相应会造成皮肤温度的下降。
中医里面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肺主宣发,这个里面讲的是肺脏的功能,主要功能是向外透散宣发。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肺脏的阳气要经过皮肤外面的腠理宣发透散,透出去,散出去,这样才能维持保证我们的肺脏功能的正常。
皮肤是会呼吸的,实际上讲就是阳气向外持续的疏散。
讲到这里,就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当我们受凉的时候,着凉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晚上睡觉,开个窗户,冷风吹进来。开个空调,温度太低了,晚上冷空气吹进来,或者很多小孩子晚上睡觉被子没盖好,早上起来就出现发烧。
发烧分为体温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正在发烧时,我们往往冷得打寒战,这是中枢神经这个“司令部”将体温调高“应战”的表现。此时可以盖被子缓解,不宜用酒精擦拭,或是洗温水浴。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司令部”的指令,反而让人觉得更冷。而当体温上升且稳定了,就不宜再把身体捂得严严实实,建议用酒精擦拭,能温水浴更好,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密集的地方可重点擦洗。
人的免疫力分为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两种。如果把病菌比作强盗,人体的免疫力就好比防盗门。常年不发烧说明防盗门特别牢固,即非特异性免疫力较高,但特异性免疫力可能较低。由于缺乏“作战”经验,一旦“强盗”入侵,有可能会输得更惨,病得更重。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一些人的身体确实很好,没有必要故意去感染某些疾病。不管怎样,发烧是可以避免的,平时可以在保健品商城购买保健提高免疫力,只有免疫力上来了,不发烧的身体才是好身体。
一、中医对于头痛的分类
1、风寒头痛:
此种头痛最常见。系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起病较急,头痛为重,以前额及太阳区为主,常牵连颈项部拘紧感,遇风寒时头痛即刻加重,由于风寒束表毛窍闭塞,而头痛无汗,影响肺气宣降可伴有咳嗽、喷嚏、鼻塞或流清涕等。重者伴有发烧、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2、风湿头痛:
感受风寒湿邪,留滞于头部经络,气血痹阻,遂致头痛。若风寒得解,则其痛停止,但因湿邪内伏,每遇阴雨风寒天气则复发,故俗称头风。症见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左右交替发作,或全头痹痛、头重如裹、头胀痛、刺痛或搏动性疼痛,伴四肢沉重、胸胁满闷、全身困倦酸痛或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滑。
3、风热头痛:
主要症见:起病急、头痛重,伴有头沉和灼热感,常有发烧、头中觉热、喜凉风,热重时口渴咽干痛、小便赤黄、大便秘结、鼻流浊涕或有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
4、肝阳头痛:
情志郁怒,气郁化火,肝阳偏亢;或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上僭,风阳旋扰而头痛。本型头痛多有高血压病史。头角抽痛,多偏于一侧搏动样跳痛,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而涩、颈项拘紧感、性急易怒、面红口苦咽干等。舌质红,脉弦。
5、痰浊头痛:
素来体质肥胖,偏嗜甘肥,湿盛生痰,痰浊阻遏经隧,清阳不展而致头痛。症见:头痛较重,头额昏痛如裹,伴有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多痰,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6、血虚头痛:
久病体虚或失血之后,血虚不能上荣脑髓,络脉空虚而为头痛。主要症见:头昏,头部隐隐作痛,痛势绵绵,休息痛减。记忆减退、伴有头晕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劳动时加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无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有久病及失血病史。
7、瘀血头痛:
头痛日久,久痛入络,络脉瘀滞,或因跌仆损伤,脑髓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均可形成瘀血头痛。此种头痛多有外伤史。其特点是头痛较剧烈、如刺,经常发作、痛处固定不移,治疗比较困难。重者伴有视物花黑,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减退等。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沉细或涩。
8、肾阳虚头痛:
主要症见:头痛头晕、健忘、腰腿酸痛、四肢发冷、小便频数,重者伴有阳痿等。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尤以尺脉为甚。
9、肾阴虚头痛:
主要症见:头痛较轻、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记忆减退以及腰酸遗精、多梦失眠、心悸气短等,重者有盗汗、低烧。舌质红,脉细数。
10、火热头痛:
此种头痛多为阳明经证,气分热邪炽盛所致,如乙型脑炎等有较剧烈的头痛,伴有呕吐及高热、大汗出、口渴喜冷饮、心烦神躁、面红、小便短赤等。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二、中医对于头痛的预防
中医对头痛的预防主要体现在以下的生活调摄、药物服法、饮食宜忌等方面:
1.避免诱因、谨守病机,因于风邪头痛者,“临卧温服”、“避风”;因痰浊者“忌猪肉、冷水”、“慎风、冷、猪、鸡、鱼、蒜、醋”。痰热者,“忌动风发热之物”。
2.注意病位,以利驱邪:有上焦风邪者,“食后下”;痰浊者“食前热服。”“右偏(头痛)右卧,左偏左侧卧,两边皆痛仰卧少倾”。
3.注意宜忌:中病乃止;服温热药后,“忌热物少时”;吐法后“忌生葱、生菜”等。
4.食忌:头痛病人不宜吃巧克力、奶酪和喝酒,对含亚硝酸盐较多的腌制食品也不宜吃,远离高脂食品,避免冷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