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4的答案是巴西副球抱子菌「Coccidioidesposadasii」,你答对了没?”
01
—
案例分析「case34」
皮肤刮片10%KOH和派克墨水染色直接镜检查见球孢子菌的特征性球细胞和其内的内孢子。查见球细胞与内孢子可以直接诊断球孢子菌病。
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在沙堡弱琼脂25度培养的菌落最初是湿润且无毛的,但是迅速变成绒毛状,灰白色,菌落背面是棕褐色至棕色,注意分离培养其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有变异。
显微镜检查显示典型的单细胞,透明,矩形和桶形,交替的关节孢子,大小2.5-4×3-6微米,由分隔细胞彼此分开。这种关节产孢类型已被分类为畸枝霉属,并且与许多非病原性土壤真菌类似,如裸子囊菌属的某些种。
一看到病史强调美洲疫区接触旅游史,当时就想是粗球孢子菌,看到特征的球孢子就更确信了,一看没有粗球孢子菌,只好选巴西副球孢子菌。
警告: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是RG-3病原体「可以感染人类引起严重疾病」,在实验室培养有可能引起工作人员感染,操作必须很小心,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进行防护并全程在适当等级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是双相真菌,在体内呈酵母相,主要是球细胞和内孢子,在环境中呈霉菌相。
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还可以通过检测抗原来鉴定,主要通过免疫扩散的方法来鉴定。
6.总结:粗球孢子菌目前分为两个种:粗球孢子菌和巴西副球孢子菌,一般形态学上不易区分,需要基因检测才能区分。一般通过区域来区分,粗球孢子菌地理分布局限于加利福尼亚的圣华金河谷地区和墨西哥,而巴西副球孢子菌在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得克萨斯州,墨西哥和南美洲均有分布。实验室操作建议采用免疫和基因遗传方法来尽量避免工作人员不必要的暴露。
看到病史那么强调疫区接触旅游史,加上组织病理的球细胞,就知道是粗球孢子菌了,结果只有巴西副球孢子菌的选项。球孢子菌病是地方性疾病,随着全球一体化话和人员流动,国内输入性的病例还是时有报道。
02
—
案例「case35」
病史
一名53岁的农民左眼5天前被干损伤,出现疼痛,发红和刺激症状。对患眼进行裂隙灯检查发现角膜溃疡,边缘不规则。通过无菌刀片从角膜溃疡的基部和边缘取材进行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检查查见分隔真菌菌丝的存在,并培养分离出下面所示真菌。
培养菌落
显微镜下结构
以上;
所有的图均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真菌网站。
题图来自网络,另一种常见真菌:蘑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