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患者,男,58岁。
主诉:右面颊溃疡2年。
现病史:自诉2年前右面颊因外伤后出现一溃疡,无自觉症状。未予重视,未给予治疗,溃疡缓慢扩大。
病程中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发热、乏力,腹痛、腹泻、关节疼痛等其他症状。患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既往体检,无特殊。
体格检查:全身体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腹(一)。
皮肤专科情况:右面见一核桃大小溃疡,其上结痂并有少许分泌物,边界形态不规则,中央凹陷,周边稍隆起,有浸润感。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
您的诊断?
讨论分析病例简介:患者,男,58岁。因“右面颊外伤后溃疡2年”入院。发病部位曾有外伤史。
查体:有面见一核桃大小溃疡,其上结痂并有少许分泌物,边界形态不规则,中央凹陷,周边稍隆起,有浸润感。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
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皮损初步考虑:肿瘤性疾病(鳞状细胞癌)?感染性疾病(分枝杆菌?孢子丝菌?)
结合组织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与基地细胞癌的鉴别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病因
长期日光暴晒;
长期接触X射线;
长期饮食含砷水、食物;
疤痕、某些错构瘤
紫外线照射;
长期接触化学试剂(砷、焦油、沥青);
癌前皮肤病:AK、砷剂角化病、放射性皮炎;
疤痕、外伤、寻常或红斑狼疮、慢性溃疡、LP;
免疫抑制。
临床特征
50岁以上老年多见,30岁以下很少见,男=女;
好发部位:头皮、面;
皮损特点:浅表性皮疹。光亮周边隆起的珍珠样的圆形斑片。
转移:一般不发生转移。
50-60岁为发病高峰,40岁以下少见,男女;
好发部位:头皮、面、颈、手背暴露部位;皮损特点:很少发生于正常皮肤。
早期:浸润性硬斑。
中晚期:斑块、结节、疣状损害,皮损迅速增大,表面菜花状增生,或中央破溃形成溃疡,或呈乳头瘤样或呈火山口
样。
转移:易经淋巴道转移。
组织病理
瘤块可与表皮相连,瘤块由基底样细胞构成,瘤细胞在瘤块周边排列成栅栏状。细胞核大,呈长形或卵圆形,胞质少,细胞间无间桥。
癌组织自上向下生长,突破基底膜带进入真皮,由正常鳞状细胞和非典型鳞状细胞组成,细胞胞体较大,胞质丰富,部分胞质透明呈空泡化,有细胞间桥,
常见角珠及角化不良细胞。
治疗
X放射为主,必要时手术切除或做Mohs外科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切除范围,至少外方0.5-2cm,足够深。
适应症:1.肿瘤较小;2.分化良好;
放射治疗:X线治疗和镭治疗。
适应症:1.手术禁忌;
2.年老体弱;
喜欢,那就加入我们
白点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