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例丨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患者信息:患者男,76岁

病史资料

1现病史:

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前臂伸侧出现数个红色结节样损害,无痛痒感。此后皮损逐渐增多,逐渐发展到腕部,并相互融合,形成斑块,表面凹凸不平。2个月前病情明显加重,皮损面积明显增大,有时破溃有少量脓液流出。

2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3体格检查:

右前臂及右手腕部环绕一周红斑,多处呈浅表性溃疡,露出鲜红色肉芽面,呈颗粒状,中央有黑点,边缘不清,附有渗出性痂皮,腕部活动自如(图1)。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图1

4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未见异常。真菌检查:取多处皮损痂皮真菌镜检,可见大量散在或群集的棕黄色圆形厚壁孢子(图2)。小钢圈培养后镜下提示:分生孢子壁薄,呈烧瓶或椭圆形,成团聚集犹如花朵,符完全符合瓶状疣霉(图3)。

图2

图3

诊疗经过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治疗:予以伊曲康唑胶囊每日2次,每次0.2g,服药1个月后红斑稍有减退,服用2个月后部分溃疡愈合,斑块、痂皮明显减退,治疗效果较好。持续按原剂量服药,随访中。

病例分析

1.主诉症状:

有前臂及右腕出现红斑、破溃7个月,加重2个月。

2.诊断结果与诊断依据:

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培养检查结果,诊断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

3.处理方案及理由:

该病主要以抗真菌治疗为主。

要点讨论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以疣状增生、化脓、瘢痕性挛缩为特征的慢性深部真菌病,通常病程较长,可引起严重皮损。其病原菌可为裴氏着色霉、紧密着色霉、卡氏支孢霉、瓶状疣霉。本文病例真菌培养镜下特点符合瓶状疣霉,结合标本直接图片发现大量散在或群集的棕黄色圆形厚壁孢子,可以明确诊断。该病治疗主要以抗真菌药物为主。

推荐文献

EsterreP,Queiroz-TellesF.Managementofchromoblastomycosis:novelperspectives[J].CurrOpinInfectDis,,(5-6):-.

Queiroz-TellesF,SantosDW.Challengesinthetherapyofchromoblastomycosis[J].Mycopathologia,,54(4):-.

声明重金征稿

本篇专题由医途用户

张颂楠提供,所有内容经编辑加工且已注明出处,转载或版权问题请先联系医途用户

张颂楠获得其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医途达人之病例秀重金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其它医途用户投稿,投稿邮箱medcase

medimage.cc,欲知活动详情请







































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w/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