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大斑病因症状及防治

白癜风学术高峰论坛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426/5333207.html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叶枯病、玉米条斑病,是玉米叶部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

一、发病原因

1、病菌越冬

玉米大斑病病菌以其休眠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成为下一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由于玉米大斑病的病菌会以菌丝及孢子形式残存在病残株上,可以越冬第二年发病,许多农户在玉米收获环节,只把玉米穗收获,植株则弃于田中,有的连秆收获,但是一些玉米残茬及病叶仍会留在田中,这样大量的病残体会成为大斑病的传染源头。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遇适宜温度、湿度条件萌发入侵,经10-14天,便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重复侵染。

2、生长环境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除了与玉米品种感染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生长环境条件相关。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玉米连片种植的地区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连作,这也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连片的玉米田,通风性、透光性都较差,一到雨季田间的湿度较大,为孢子的分生提供了气候条件;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

二、病害症状

1、在大田种植地块,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棱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

2、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花丝或雄花颖苞上也生灰黑色霉层。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减少菌源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玉米下部叶片,拔除严重发病株减少病原菌;大斑病发生严重年份,在玉米收获后,需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处理或堆肥高温发酵处理病菌,特别严重地块应轮作其他作物。

3、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早播可以使玉米提早抽雄避开雨季;增加农家肥、磷肥、锌肥使用量,使植株生长健壮;采取合理的密植技术,使植株通风、透光,降低田间的湿度,能有效地控制和减轻发病危害。

4、喷施药剂

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防治。

(1)喷施40%的福星2-3毫升/亩,已发病地块按病情适当增加用药量。

(2)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w/14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