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啥做个养生大保健,我耳朵感染了脚

据新浪新闻客户端微博报道,湖北武汉的吴先生在采耳后竟然患上了「脚气病」。

图源:新浪微博

据报道介绍,现在一些足浴等养生场所,足疗技师和采耳技师是同一个人,这就意味着刚刚摸了别人的脚和摸你脸的是同一双手。

手作为传播的媒介,就可能把别人的「脚气病」就传到你的耳朵上了。

图源:soogif

耳朵感染「脚气病」?这真的挺匪夷所思。

看到这个新闻,作为医生必须得站出来辟谣一下!

01

「脚气病」不是传染病!!

脚气病是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导致的,所以又称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因病从脚起,故而得名脚气病。和我们平时说的脚痒、脚臭的「脚气」可不是一回事。

脚气病可出现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干性脚气病和以心力衰竭表现为主的湿性脚气病。以下肢强直,缓纵不随,腿足软弱无力、麻木为主要症状。

脚气病主要是由母乳喂养、慢性疾病、代谢等原因导致的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

敲钟点!!!脚气病不是传染病!所以,吴先生在采耳后是绝不可能「感染」脚气病的!

02

脚气病不是传染病,但「脚气」可以传染!

脚气就是足癣的俗称,是一种极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发生于足跖部、趾间皮肤,会导致瘙痒、水疱、脱皮、霉烂等症状。

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除了足癣,真菌还可感染其他浅部部位,导致头癣、体癣、股癣等。

脚气的的确确是一种传染病,皮肤癣菌可通过接触传染,不论男女老少,只要反复接触患者均有可能被感染。好发于夏秋季节,入冬后癣菌生长繁殖减慢,症状略有好转,且易反复感染,所以很多人脚气反反复复老不好。

03

耳朵也会感染「脚气」吗?

答案是会的!

脚气除了在不同人群之间传染,也可在不同部位传染,如果脚气患者是个抠脚大汉,抠抠脚又爱挠挠头,摸摸脸,抠抠耳朵,那么勤劳的双手就可以把癣菌播种到全身各处,野蛮生长。

假如养生所的技师给前一个病人做完足浴后又给另外一名客人采耳,前面的客人如果有足癣,技师干完活没有洗手,后面客人的耳朵表面皮肤是可能通过技师的手间接接触到前面病人的癣菌,就有可能导致耳朵感染「脚气」(足癣真菌)的。

图源:新浪微博视频截图

新闻中的小伙儿耳道感染的真菌,经医生诊断恰巧与其足癣真菌一致!

多项研究表明不当掏耳行为、习惯性洗耳等可破坏外耳道耵聍腺,降低其对真菌抑制作用;同时还易引起外耳道皮肤损伤,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如果再加上用具不清洁(技师摸过脚气的手未清洁到位就进行采耳服务),真菌被代入,天时地利人和,真菌就可以在外耳道狂欢繁殖啦,引起的外耳道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从而导致外耳道真菌病!

易引起外耳道真菌病的常见菌属主要有曲霉菌、念珠菌、假丝酵母菌和青霉菌等,也有研究表明少数外耳道真菌病也可由皮肤癣菌引起,皮肤癣菌也是足癣的主要致病菌。

上述方式只是耳部感染真菌的一种方式,不能断定「技师给前一个病人做完足浴后又给该小伙采耳导致他耳道感染真菌」的必然性,还需经过进一步检测对比。

04

「脚气」还能跑到肺里导致深部真菌感染?!

曾有新闻报道男子爱闻臭袜子致肺部感染真菌。

图源:新浪微博

通常脚部有真菌感染的人,袜子和鞋子都容易滋生真菌,经常鼻子贴近袜子闻,就有可能将真菌带入呼吸道甚至肺里,当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确实可能引发侵袭性感染。

但有一点值得商榷,肺部真菌病是深部真菌,常见是曲霉菌,再次是隐球菌、肺孢子菌,少见的是毛霉菌、念珠菌。这与足部浅表感染的真菌类型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所以遭到了读者的无情吐槽:

图源:丁香园论坛

所以这个小伙是不是由闻袜子导致的肺部真菌感染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真菌同源性鉴定。毫无疑问闻袜子导致肺部真菌感染这绝对是一种低概率事件,但是防范于未然还是不要总是闻臭袜子了。

05

浅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浅部真菌感染主要依赖病原学检查。

图源:倪语星,尚红主编临床微生物检验配图

1.显微镜检查

预处理:皮屑标本用10%KOH液制成湿片,指甲用25%KOH或25%NaOH含5%甘油处理,也可加入5%Parker墨水或氯唑黑E以增加阳性率。

镜检:镜检可见透明、有隔,常有分枝的菌丝及成链的关节孢子。

2.分离培养与鉴定

皮屑、甲屑和病发标本,先用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合液内处理5分钟,在用生理盐水洗3次,然后接种沙氏琼脂斜面或平皿(培养基中加入0.05%氯霉素,加或不加0.05%放线菌酮),25℃培养,每周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直至第4周。

3.药物敏感性

皮肤癣菌除对咪唑类药物如咪康唑、酮康唑、联苯苄唑、克霉唑、益康唑等敏感,同时对特比萘芬、阿莫洛芬、利拉萘酯及环吡酮胺等药物敏感。临床治疗时常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结语

脚气病与脚气绝不能混为一谈。脚气病不是传染病,是由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脚气感染是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导致的传染病,可以接触传播。

最后提醒大家,真菌感染,可大可小,抠脚掏耳一时爽,全身蔓延火葬场,养生不成,最后反而伤身可就得不偿失了。

题图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推荐阅读1.李荣浩跨界做贡献!「撞脸小狗梗」成了医药大学免疫学经典案例!2.年卫生资格考试这些地区需「出示核酸证明、自备一次性乳胶手套」!

3.年卫生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这些问题千万要注意!

4.史上最清晰!卵巢功能检测指标解读!

长期征稿/waitting/

欢迎分享检验实验干货、业界动态、经典案例、检验日常等稿件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投稿邮箱:biosmart

dxy.cn

参考文献:

[1]袁飞飞,陈官芝,王宗岭,苏磊,刘珂,张嘉莉.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种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56(04):-.

[2]黎淑贞.脚气也会全身「跑」吗[J].解放军健康,(02):33.

[3]吕斌.「脚气」也会全身「跑」留意症状可预防[J].老同志之友,(10):42-43.

[4]谢怡,赖卓凯,赵云峰,钟文伟.外耳道真菌病的病原学特征以及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8(02):-.

[5]吴娇娇,吴国民,潘兆虎,余素飞,胡信,郑晶琼.外耳道真菌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03):-.

[6]石禹,乔进,陈霞.临床药师在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实践及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36):-

[7]方秀玲,林功标,林伟,吴小波,林昶,易自翔,程金妹.例外耳道真菌病的诊疗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17(05):-.

[8]朱一元,孙云仙,赵美珠.耳真菌病42例及其病原菌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1(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yw/12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