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丝绸之路研究
关于中亚的丝路音乐研究:
基础资料篇(上)
孙可臻王小盾
内容提要
中亚音乐文化研究是中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深入展示中亚民族关系的历史底层,因而是不可忽视的领域。中国的中亚音乐研究有三大主题:一是丝绸之路音乐研究,二是新疆各民族音乐研究,三是敦煌音乐研究。近七十年来,中亚音乐研究在这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其中的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注重考察音乐交流的阶段性和音乐文化的区域性,建立起综合使用考古学、图像学、民族学方法的乐器学分支;其中的新疆区域音乐中的木卡姆研究则注意将活态材料与汉文历史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并在广阔背景中认识包括维吾尔族木卡姆在内的世界木卡姆现象,表现了较鲜明的学术特点。接下来的中亚音乐文化研究应在全面而丰富的资料基础之上继续推进。其一利用国内外文献编成《中亚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目录》;其二采用“综述、综合、分类”三步走的方式编写《中亚音乐文化研究史料导论》,用为培养新人的教材;其三逐步编成《中亚音乐文化研究资料汇编》,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细致处理文献(包括文书和乐谱)、文物(包括载于文物的图像)、遗存(田野音乐记录)等三类史料,其意义则是支撑起比“丝绸之路音乐研究”更广大、更深远的学术版图。关键词:中亚音乐文化研究;过去和未来;资料基础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研究(下)——双簧乐器的东渐与西渐周菁葆
内容提要
关于丝绸之路上的复合簧管乐器,我国学术界还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研究。复合簧管乐器在我国一般称为“唢呐”,目前学术界只了解唢呐是从波斯阿拉伯传入的,但是,究竟双簧乐器是在什么地方产生的,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入中国的,都需要更多探讨。双簧乐器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是在公元前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之后传入埃及,然后传入希腊、阿拉伯。我们现在看见的“唢呐”,是在波斯发展完成的。伴随着丝绸之路东渐南亚、中亚、东南亚和东北亚。
关键词:丝绸之路;双簧乐器;东渐;西渐
南亚戏剧在跨喜马拉雅贸易线上的传播(上)[孟加拉]赛义德·贾米尔·艾哈迈德著张伯瑜译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南亚戏剧的两条传播路线来探究跨喜马拉雅贸易路线如何促进南亚戏剧(包括含有许多剧目的戏剧艺术和其他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其起源地传播到了新历史时期的和新民族文化的植入地,在此,戏剧在整体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关键词:南亚;戏剧;丝绸之路;跨喜马拉雅山;传播路线
音乐历史与创作分析
对中国歌剧创作几个问题的看法姚亚平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了中国歌剧这个概念,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包容性、多元化的概念;中国歌剧大致可以分成戏唱式、歌唱式、咏唱式三种类型,服务于不同的时代和审美对象;论文还对目前中国歌剧创作的几个重要问题———宣叙调、戏剧性以及现代主义歌剧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歌剧;民族歌剧;宣叙调;戏剧性
音乐家“生命史”的历史表述田可文
内容提要“生命史”理论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其可追溯到20世纪初人类学家对印第安人及移民等异文化的研究。年,“生命史”理论和方法被介绍到国内后,对我国社会学等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命史”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传记写作与口述史等的研究,强调研究对象于其所处之时空脉络下的特殊“生命历程”,人类学、社会学、史学等领域都借鉴其研究方法。文章提出音乐史学利用“生命史”理论进行研究的可能性。关键词:生命史理论;传记;口述史;音乐史学;音乐家;个体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创建初期的五位指挥(上)宫宏宇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就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焦点话题。但中外学界所聚焦的大多是梅百器(MarioPaci)年接手后的工部局公共乐队,对梅氏的几位前任及其事工却大都语焉不详。本文将视野投向工部局公共乐队草创时期的五位指挥,意在考察清末民初西洋专业乐人在沪的经历,重构晚清上海西洋音乐图景。
关键词:上海工部局公共乐队;指挥;雷慕萨;维拉;斯特恩伯格;瓦兰扎;柏克
超越调性:申克分析理论的发展与延伸——写在萨尔则《结构听觉》译校后姜蕾
内容提要萨尔则的《结构听觉》()是英文世界中公认的第一本申克理论教本,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体系化的申克理论思想,而且在系统诠释申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富有成效地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论与教学法,并进一步拓展了申克所没有完成的超越调性的音乐风格运用,其价值与意义无可估量。因种种原因,此书中译本在国内迟至年才最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完整出版,但这本全球公认的权威著作,仍然是申克学习者无法逾越的经典参照。关键词:萨尔则;申克分析方法;结构与延长;调性女性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歌曲研究——郑苏《女英雄和多变的爱人:中国近代歌曲中似是而非的女性身份》导读与翻译郑苏著
孙焱导读、翻译
内容提要
郑苏《女英雄和多变的爱人:中国近代歌曲中似是而非的女性身份》一文于年发表于北美学界第一本专门致力于国际语境中女性历史研究的期刊《女性历史杂志》,该文是最早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和性别研究方法对中国近代歌曲进行分析研究的英文成果。本文通过对其导读和全文翻译,希望为中国女性主义音乐研究领域展现性别视角下有关近代学堂乐歌、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和流行歌曲的早期研究案例。
关键词:郑苏《女英雄和多变的爱人》;女性主义;学堂乐歌;群众歌曲;艺术歌曲;流行歌曲
世界音乐与文化
文本资料与田野考察手册(二)——供民族音乐学家使用(第二版)T.C.FabrizioJ.Farrington等著
王竞维刘勇译
民族音乐学理论(上)[美]蒂莫西·赖斯(TimothyRice)著魏琳琳译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