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息:男,62岁。
病史资料1现病史: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颊出现多个散在的红色丘疹,顶端有脓点形成。皮疹逐渐增多、增大,伴明显疼痛感,有脓性分泌物,部分表面结黄色脓痂。有时皮损处伴蚁行感,夜间较明显。病程中患者无发热,无口腔溃疡。
2既往史:
2型糖尿病病史1年,规律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较好。
3体格检查:
心、肺、腹系统检查无异常。双侧面颊、鼻周密集分布粟粒大小红色、紫红色丘疹,伴结节和少量脓疱,部分融合成斑片,境界清楚,表面潮湿,覆较多黄痂,去除黄痂可见脓性分泌物,皮温不高,触痛明显(见图1)。
图1
4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糖、血脂未见异常。皮肤病理活检结果:表皮灶性破溃、坏死,部分棘层增厚,基底层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真皮浅中层见炎性细胞浸润。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见少数散在孢子样结构(见图2)。真菌学检查:取活检组织接种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菌种鉴定为孢子丝菌。
图2
诊疗经过诊断:面部孢子丝菌病。
治疗:予以伊曲康唑每日2次每次0.1g口服,1个月后皮肤表面干燥,皮疹部分消退,黄色脓痂逐渐脱落,脓性分泌物吸收。随访中。
病例分析1.主诉症状:面部皮疹伴疼痛2个月。
2.诊断结果与诊断依据:依据临床表现、真菌培养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面部孢子丝菌病。
3.处理方案及理由:该病主要以抗真菌治疗为主。
要点讨论孢子丝菌病是由双向型真菌申克孢子丝菌病所致的亚急性或慢性感染。孢子丝菌在自然界为腐生寄生菌,广泛存在于柴草、芦苇、朽木等,可通过皮肤表面创口感染人体。病程中患者通常有明显的疼痛,将临床表现与病理检查和微生物培养结合可准确诊断。治疗以抗真菌药口服为主。
推荐文献KauffmanCA,HajjehR,ChapmanSW.Practice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porotrichosis.FortheMycosesStudyGroup.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J].ClinInfectDis,,30(4):-.
ChakrabartiA,BonifazA,Gutierrez-GalhardoMC,etal.Globalepidemiologyofsporotrichosis[J].MedMycol,,53(1):3-14.
声明重金征稿本篇专题由医途用户
张颂楠提供,所有内容经编辑加工且已注明出处,转载或版权问题请先联系医途用户张颂楠获得其许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医途达人之病例秀重金征稿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其它医途用户投稿,投稿邮箱medcasemedimage.cc,欲知活动详情请白巅疯新疆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