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不只是科学研究的好伙伴,通过它,我们还可以目睹微观世界惊艳的一面。日前,温州医院检验科医生吴庆、陈栎江发到网络上的一组显微镜摄影照片引起热议,照片的主角并非风景也不是美女,而是平时肉眼看不见的真菌。
看起来“花开一色”的真菌,不少是致病菌种吴庆医生昨天出差在外,记者见到了这组照片的另一位作者陈栎江。陈栎江是八零后,浙江诸暨人,温州医科大学毕业后,留在温州工作。从医学检验系学生到检验科医生,他已经和微生物打了多年交道。
作医院,温医大附一院检验科每天要收到近份微生物化验标本,所有的标本都需染色涂片。每个化验物标本要在染色后用显微镜读片,但是把这些片子跟现实中的事物结合起来,是最近的事。“前段时间,我经过院区的小花坛,拍了一张正在怒放的豆科紫荆花,刚好那天化验到申克孢子丝菌,忽然觉得这种真菌和花朵很像。”可能就是因为这不经意的联想,陈栎江开始把手机对准显微镜的目镜,拍下被显微镜下放大了倍的真菌,显微镜下的菌类看起来“花开一色”:毛霉菌长得像蒲公英;马尔尼菲青霉菌如扫帚;曲霉菌常侵犯支气管和肺,但看起来像小雏菊一样可爱;短帚霉菌像一颗颗令人馋涎欲滴的糖葫芦,作为一种腐生性条件致病真菌,它通常引起灰指甲等甲真菌病。
微生物检验医生通过显微镜判定被检验标本中存在的致病菌种,继而判断这些菌到底“害怕”什么药物,这样才能给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建议。
显微镜下揪出元凶,“肿瘤”病人很快痊愈这个世界上,已被发现的病毒有种、细菌有种,真菌的队伍则更为庞大,有种,天天和这些小东西打交道难免枯燥,那到底是什么让陈栎江越做越有味道呢?他想了想,嘴里蹦出三个字——成就感。通过对样本化验,抽丝剥茧一般,抓出引起发病的真凶菌种,继而控制它,打败它,这一切让陈栎江很有成就感。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名女病人从年开始咳嗽,反反复复,一直没治好。病人曾经去医院求诊,差点被诊断成肺部恶性肿瘤。但在温医大附一院检验科显微镜底下,“真凶”终于被揪住了——原来是一种名为“裂褶菌”的病菌。它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造成的症状和肺部肿瘤极为相似。”
找到元凶,经过对症治疗,这名女病人很快痊愈了,这个消息让微生物检验科的医生都极为开心。“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陈栎江这样说。
拍下真菌照片,为了和全国各地同行交流“微生物检验是个良心活,虽不在临床一线,我们的压力一点也不比临床医生小。”多年来,陈栎江一直牢记科主任周铁丽的这句话。“虽然不直接和病人打交道,但我把每一张片都与病人联系在一起。”陈栎江说,检验科医生拍下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菌并不是为了好玩,他们经常把这些照片放到业务交流群,大家探讨如何对付这些“小坏蛋”。
“我们微生物检验室的医生加入了很多微生物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