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瓜病害防治秘籍让你的苦瓜高产健康无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s://m.39.net/pf/a_4580350.html

近些年来,苦瓜已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苦瓜具有清热消暑、养血益气、补肾健脾、滋肝明目等多重功效,对治疗痱子过多、痢疾和中暑发热结膜炎等病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在栽培苦瓜的过程中,苦瓜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使其品质受到影响,同时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为了防治病虫害,盲目使用大量药剂,使得苦瓜农药残留加剧,极大的影响了苦瓜的品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防治苦瓜病害吧!

苦瓜

白粉病

症状表现:其主要的表现为叶片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的白粉斑,白粉斑的直径约为4~6mm,之后连接成片,导致叶片发黄,最后产生干枯现象,植株的生长衰弱,结瓜的数量减少,生育期极短。白粉病成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单丝壳白粉菌和瓜白粉菌。冬季当病原菌滯留在病残体,到第2年就会进行初侵染,发病后期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感染,引起病害蔓延扩展,等到气温回升时,病菌更是大肆蔓延,等到温暖湿闷的天气,如施用氮肥过多,植株生长过旺或生长不良时发病更加重心。

苦瓜白粉病症状

预防措施:一是科学轮作。选用优质的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和土壤消毒,选择土质较好、排水通风方便的地方进行耕作,同时要注意不能与同一类别的蔬菜同耕作。二是合理密植。在进行耕种时要控制好耕种的密度,一般m2植~株为宜,及时整治打叶,保证作物通风,以此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确保高产。三是及时排涝。在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要保证排水清沟,田间地面没有积水,防止因土壤水分过多而导致涝害。

治疗白粉病

四是药物防治。可采用国际上防治白粉病最先进的药剂晴菌唑与乙嘧酚磺酸酯完美组合,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直接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故耐雨水冲刷。施药后持效期10~14天,具有用量少、高效、低毒,对白粉病的根治有特效优点。

猝倒病

症状表现:猝倒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产生枯萎现象,植物的株茎基部及根部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软化萎缩甚至产生腐烂。该病的成因是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金黄尖镰孢菌,病原菌在土壤和肥料中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飞溅,从地上部分的伤口侵人,进行再侵染。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地势低洼的地方,会直接导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

猝倒病

预防措施:第一,进行适时的播种,因为苦瓜的播种需要具备一定的季节条件,苦瓜喜温,因此不宜在温度过低的时候进行播种,要等到温度适宜的时候方可进行播种。第二,要选用抗猝倒病能力较为强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后再进行播种,播种结束后在土壤上层覆盖层营养土,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的病发率。第三要进行药物治疗,当病害发生后可喷洒72.2%普力克水剂倍液、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或可湿性粉剂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倍液进行药物防治。

蔓枯病

症状表现:蔓枯病主要危害茎蔓部分,对叶片和果实也产生一定的危害,在前期阶段,茎蔓病处为显现为梭形病斑,后期发展为不规则形状,叶片呈现褐色,病斑处会开裂,严重时全株全部枯萎病死。蔓枯病的成因是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泻根亚隔孢壳菌,当病菌残体附在种子或土壤中越冬,到第2年病菌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人,导致病菌的蔓延致使叶片的死亡。

蔓枯病危害的茎蔓发黄后变干

预防措施:第一,要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第二,要进行浸种,选用40%福尔马林和50%的双氧水浸泡种子,时间控制在30min之内;第三,在播种之前,在对应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选择良好的天气对土壤进行翻耕,结束后适当晒田,在使用草木灰进行撒播,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防止病菌生长;第四,要使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当病害发生之际,要及时发现病原,并且找到病株,及时进行根治,可在发病初期,用针对性药剂(啶酰菌胺+腐霉利)+新高脂膜倍液喷雾防治,将新高脂膜喷施在植株叶面,给叶片穿上保护衣,以便来隔绝病菌的感染,提高植株的抗病毒能力,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每周大概2~3次,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obaogd.com /bzsjhl/1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