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2.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情况,球菌分(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3.螺旋状的细菌有三类不同形态,若螺旋不满一周者称(弧菌),小而坚硬,螺旋数在2-6环间者,称(螺菌),而螺旋数多,体长而柔软者,则称(螺旋体)。
4.细菌的一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特殊构造有(鞭毛)、菌毛、(性菌毛)和(糖被)等。
5.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成分是(肽聚糖),外层称外膜,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若干(外膜蛋白)。
6.在革兰氏阳性细胞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中,肽包括(肽桥)和(肽尾)两种,聚糖则包括(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两种糖。
7.G+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磷壁酸),G-细胞的则是(外膜)。
8.G-细菌的鞭毛是(基体),以及(钩形鞘),(鞭毛丝)3部分构成。
9.细菌的鞭毛具有(运动)功能,菌毛具有(附着于物体表面)功能,性菌毛具有(传递遗传物质)功能。
10.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三部分组成。
11.人为去尽细胞壁的细菌称为(原生质体),未除尽壁的细菌常称为(球状体),在实验室中发生自发缺壁突变的细菌被称为(L型细菌),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稳定型无壁原核微生物则是(支原体)。
12.能与非豆科植物根部进行共生固氮的放线菌是(弗兰克氏菌属)。
13.细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是裂殖,包括(二分裂)、(三分裂)和(复分裂)三种形式,少数细菌还能进行(芽殖)。
14.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类型。
15.蓝细菌细胞有多种特化形式以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如执行固氮功能的(异形胞);如执行抵御不良环境功能的(静息孢子);执行繁殖功能的(链丝段)和内孢子等。
16.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之间的最小型原核生物,其中有一类专门感染植物的支原体,称为(类支原体或植原体)。
17.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G-的原核生物。
18.具有感染力的衣原体细胞称(原体),而无感染力的细胞则称(始体)。
选择题
1、在下列微生物中,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的是(C)。
A、真细菌B、放线菌C、古生菌D、蓝细菌
2、在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形态的原核生物中,最多见的形态是(B)。
A、球状B、杆状C、螺旋状D、分支丝状
3、在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D)。
A、肽聚糖B、磷壁酸C、类脂质D、蛋白质
4、在G-细菌细胞壁中缺乏的化学成分是(B)。
A、肽聚糖B、磷壁酸C、类脂质D、蛋白质
5、用溶菌酶水解G-细菌的细胞壁通常可获得一种称为(D)的缺壁细胞。
A、支原体B、L型细菌C、原生质体D、球状体
6、G-细菌的LPS是内毒素的物质基础,其毒性位于(A)上。
A、类脂AB、核心多糖C、特异侧链D、脂蛋白
7、除支原体外,能形成“油煎蛋”状菌落的细菌还有(C)。
A、原生质外B、球状体C、L细菌D、衣原体
8、异染粒在细菌中的生理功能是(D)。
A、碳源贮藏物B、氨源贮藏物C、能源贮藏物D、磷元素贮藏物
9、细菌芽孢的抗逆性是多方面的,但是突出的是(A)。
A、抗热B、抗干旱C、抗化学药品D、抗辐射
10、棕色固氮菌等固氮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会浓缩成一个圆形的称为孢囊的休眠体,它的主要功能是(D)。
A抗热B抗化学药物C抗辐射D抗干旱
11、在某些蓝细菌中,会分化出一种能固氮的特殊细胞,称作(D)。
A、静息孢子B、链丝段C、内孢子D、异形胞
12、以下四类微生物中,有一类可形成微小的、特征明显的“油煎蛋状”的菌落种类,它是(A)
A、支原体B、立克次氏体C、衣原体D、螺旋体
13、肽聚糖种类的多样性主要反映在(A)结构的多样性上。
A、肽桥B、黏肽C、双糖单位D、四肽尾
14、磷壁酸是(D)细菌细胞壁上的主要成分。
A、分杆杆菌B、古生菌C、G—D、G+
15、在G—细菌肽聚糖的四肽尾上,有一个与G+细菌不同的称作(C)的氨基酸。(m-DAP)
A、赖氨酸B、苏氨酸C、二氨基庚二酸D、丝氨酸
16、苏玉金芽孢杆菌主要产生4种杀虫毒素,其中的件孢晶体属于(D)。
A、α毒素B、β毒素C、毒素D、δ毒素
17、固氮菌所特有的休眠体构造称(A)。
A、孢囊B、外生孢子C、黏液孢子D、芽孢
名词解释:
1.横割分裂:
2.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3.脂多糖(LPS):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外膜蛋白。
4.荚膜:
5.L型细菌: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自发缺壁突变)
6.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7.聚β—羟丁酸(PHB):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
8.异染粒: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分子呈线状,具有贮藏磷元素和能量以及降低细胞渗透压等作用。
9.孢囊:是棕色固氮菌等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细胞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
10.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11.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12.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13.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成为伴胞晶体。
14.H抗原:
15.基内菌丝:当放线菌的孢子落在固体基质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
16.气生菌丝:在基内菌丝上不断向空间方向分化出颜色较深、直径较粗的分枝菌丝,这就是气生菌丝。
17.始体:原体经空气传播,一旦遇合适的新宿主,就可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其生长中转化成无感染力的细胞,称为始体。
18.异形胞:是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的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数目少而不定,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
19.静息孢子:是一种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
20.原体:具有感染力的细胞。
简答题:
1、从结构和成分两方面比较G+细菌G-细菌细胞壁的异同?
2、革兰氏染色分为哪几个步骤及其机制?
3、什么是芽孢?试述芽孢研究意义及抗逆性机制。
4、四种缺壁细菌的形成原因,制备方法、程度等方面的比较,并举出实例?
5、放线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还是阴性细菌?它的主要繁殖方式是什么?一般分布在哪?
6、简述蓝细菌细胞的几种特化形式?异形胞静息孢子链丝段内孢子
7、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的主要特征比较?
任老师赞赏